伤害宝宝腿部发育的5种行为,很多老人还在做,爸妈别不以为意

莞家妈妈 2023-12-25 20:37:31

到楼下小区花园散步时,见邻居家林奶奶在带孙子。只见林奶奶坐在长椅上,扶着5-6个月大的小孙子站在自己的腿上一蹦一蹦地玩得可欢快了。

小家伙借助奶奶手上的力,蹦得格外起劲。林奶奶也乐得其所,仿佛解锁了一项哄娃开心的技能。我沿花园走了一圈,回来时林奶奶仍在抱着娃蹦,一点也没停下来的意思。

我这人有点“职业强迫症”,见此便走过去跟林奶奶打招呼,并坐到了她身边。唠了几句家常,我“顺嘴”提了一句:“宝宝这么小,腿还没长好呢,一直这样蹦会不会影响发育。”

可林奶奶不以为然,笑着说:“没事,就蹦一会,锻炼锻炼腿骨,以后走路早,不摔跤。”这时旁边另一位老人也搭话:“就是,我们以前带娃,都是3-4个月就教站立了,腿脚多练练才有劲儿!”

不得不说啊,老人家带娃确实尽心尽力,但有时候受一些传统和观念影响,而且认知有限,导致很多带娃方式与习惯与年轻的父母不在一个频道上。

宝宝过早站立和跳蹦,危害不能忽视

老人们有些带娃的习惯看似为了孩子好,但却不经意中对宝宝的发育造成伤害。就比如让几个月大的宝宝长时间站立和跳蹦,虽然宝宝也喜欢这样,但其实真的很“伤腿”!

宝宝正处于快速生长期,他们的骨骼钙化程度低,骨质以软骨为主。而且腿部的肌肉发育不成熟,通常10个月以内,是无法依靠自己下肢力量来支撑整个身体的。

虽说有大人帮扶,但长时间站立或跳蹦,腿部和脊柱承受的压力过大,很容易出现损伤。再者过早站立或跳蹦,还容易造成腿部畸形,如长成O型腿、X型腿等。

我从小看着长大的一个侄儿,今年14岁,从小就活泼好动。我记得他几个月大时,也非常喜欢在大人腿上蹦哒,大一点就在沙发和地上蹦,精力旺盛,也招人喜欢,经常惹得大家开怀。

要说这娃也确实走路走得早,7-8个月能站起来,10个月能自己走,大家都夸长得好。但如今看来,他那一双特别影响身姿的O型腿,跟小时候行为不无关系。

所以,在2岁稳步期之前,我们都需要格外注意宝宝的腿部发育情况。每一个大运动发育里程碑,都需要按部就班,到适当的月龄再去引导宝宝学站立、步行和跳蹦等。

还有这4种行为也“伤腿”,家长要警惕

我们都希望孩子有双笔直的“大长腿”,将来能为颜值加分。而宝宝的腿型发育有基因的作用,也受后天因素的影响。除了不能让宝宝过早站立和蹦跳,以下几种行为也很“伤腿”,日常要尽量避免。

⭐给宝宝绑腿、按压腿

亲眼见过给新生婴儿绑腿、按压腿的习俗,特别是有些地方的老人尤其“执着”。他们认为这样能纠正婴儿的小曲腿,让孩子的腿长得又正又直。

实际上,每个宝宝都是天生的“罗圈腿”,这跟他们出生前在妈妈肚子时长时间蜷缩有关系。出生后会随着月龄增长而慢慢长直,根本不需要绑腿。

宝宝的腿部长时间被束缚,会影响血液循环,对生长发育不利,还容易发生危险。如果说真想为宝宝做点什么,不如帮他做做被动操和抚触按摩吧,能让他的肢体更舒展,发育更好。

⭐使用学步车

著名的育儿专家张思莱指出,婴幼儿长期使用学步车,容易引发感统失调。因为过于依赖学步车的话,会使宝宝接受爬行训练的机会变少。

学步能让家长解放双手,但使用会使宝宝腿部过早负重和频繁用力,容易导致腿骨或膝关节变形,形成足内翻或外翻,或长成O型腿。

⭐不良坐姿未及时纠正

宝宝刚学坐和爬时,容易顺势坐,呈W坐姿或跪坐。此时他们的大腿骨内转、膝关节外翻,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坐姿,可能会导致腿部变形,出现“内八”或姿势控制障碍等。

正确的做法,应当引导宝宝学会正确的坐姿(如图),或让他坐在小板凳上。

⭐宝宝长时间趴睡

宝宝趴睡时,足踝是内翻或外翻的,如果经常保持这样的睡姿,也会对身体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平时应尽量让宝宝以仰卧和侧卧交替的姿势睡觉,这样更有利于骨骼的生长和发育。

想要宝宝腿型发育好,可以多几件事

孩子拥有一双好看的腿型,除了归功于父母良好的基因,还需依靠后天的“塑形”。遵循宝宝生长发育的规律——顺其自然是最好的保护。除此之外,还 3点也很重要:

❤️饮食健康,营养均衡

充足的营养,能让宝宝身体壮,骨骼发育更好,也有利于长成一双“大长腿”。但补充营养也讲究科学配比,确保三餐规律,饮食健康、营养均衡,大补、高热、高糖、高脂类食品要少吃。

❤️保持充足的睡眠

人的生长激素多是在夜间分泌,其中每晚上11点-凌晨2点、早上5-7点是高峰期。所以要确保宝宝每天睡眠时间足够,尤其是两个时间段要处于熟睡状态,保证生长激素正常分泌,才能长得更好。

❤️适当的运动量

适量的运动能促进身体激素分泌,包括多巴胺、肾上腺激素、 皮质醇和生长激素等。这些激素作用于人体,能促进骨骼、肌肉发育,同时促进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在确保睡眠的前提下,宝宝可以适量做运动。比如低月龄宝宝做些蹬腿、抬头、翻身、爬行等练习;大一些的孩子可以行走、奔跑、跳跃等,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结语

民间自古有谚语“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扶、立周会走”,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宝宝大运动发展的规律。总之,在合适的时间,引导宝宝做合适的运动就错不了。当然,如果宝宝稍落后一些也没关系,日常多练一练自然能赶上。

关注健康管理师/家庭教育指导师@莞家妈妈一起科学育儿,智慧养娃。

24 阅读:10340

莞家妈妈

简介:您的育儿方式决定孩子未来,一起加油,做最棒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