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宝贝前几天发了烧,这几天嘴巴全烂了”
“宝贝前几天嘴巴长小泡泡,现在一吃东西就哭闹,怎么办”...
临床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家长朋友发现自家的小朋友有类似的表现,那就说明咱们宝贝很有可能得了“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是儿童口腔高发的黏膜病之一。相信不少家长和小朋友都受过这个疾病的“摧残”。什么是疱疹性口炎呢,我们又该怎么防治这种疾病呢?
疱疹性口炎由单纯性疱疹病毒I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感染所致。研究显示,全球估计有67%的人口存在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
由于感染或带毒人群庞大,目前尚且没有相应疫苗,孩子一旦接触(食入带毒分泌物)就可能导致原发感染。儿童感染后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疱疹性口炎。
其传播途径通常为接触到含有病毒的疱疹病变、黏膜分泌物或皮肤;传播方式包括口-口、口-生殖器或生殖器-生殖器接触,或者破损的皮肤接触到含病毒的分泌物等。疱疹性口炎临床上以出现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原发性疱疹性口炎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以6个月到2岁最多。
前驱症状较重,可出现发热、头痛、疲乏不适、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均可受累,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以邻近乳磨牙的上腭和龈缘处最明显,先成簇小水疱,破溃形成大面积糜烂面。
由于糜烂带来的剧烈疼痛,孩子可表现为拒食、流涎、烦躁、激惹等症状。低龄儿童常因拒食啼哭才被发现。
单纯疱疹病毒原发(初次)感染确实更偏爱低龄儿童。原发性感染后,病毒会侵入三叉神经节,并潜伏其中直到被再次激活。
日晒、寒冷、创伤、应激或免疫功能减低均可诱发病毒再激活,而发生复发性口炎或唇部疱疹。
所以,大朋友包括成人在免疫功能暂时性降低时单纯性疱疹病毒可能会“卷土重来”,在口唇或接近口唇处出现症状,表现为灼热-起疱-糜烂-结痂的过程。
疱疹病毒是机会致病,即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容易被感染或潜伏病毒激活,做好防护及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预防的关键。
出入人群密集的场所正确佩戴口罩
半岁以后的宝宝因为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抵抗力会有一个下降的过程。
在免疫力低下的时候刚好接触到了这个病毒,就有可能被感染,所以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
注意餐具及饮食卫生
入口的餐具奶瓶等都要做好定期消毒。成年人和小朋友也要注意手卫生习惯,避免因为手部污染导致病毒传播。
孩子尽量使用专用餐具,成年人不要经常亲吻孩子口唇,以免把细菌病毒带入小朋友口中。
提高免疫力
调节情绪,保障睡眠,均衡膳食,增强身体素质,日常生活中还应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虽然防护做得好,但如果不幸中招了,做好口腔护理很重要,注意饮食清淡稍凉,每次进食后需要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降低继发细菌感染的风险。
如果持续发热、精神萎靡、疼痛难忍、或者有脱水表现(尿量减少、眼眶凹陷等),需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绝大多数在7-10天会痊愈。
疱疹性口炎排出病毒时间通常至少会持续1周,因此,病后1-2周均应适度隔离以保护其他未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