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人老了以后,虽然通常都是越老越糊涂,但是这种糊涂,往往类似、儿童般可爱。
中国人以孝为大,无论老人有多糊涂,都能得到子孙的包容和孝敬,谁都希望自家的长辈能够长命百岁。
但是,人终有离开的时候,纵有万般不舍,也总会有天人永隔的那一刻。家中老人去世,自然是件令人悲伤的事情,古人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为了怀念逝者,后人往往会留下一些遗物作为念想,但要注意的是,俗话说“遗物三不留,留下害子孙”。
家中老人去世以后,有三样遗物不能留下,到底是哪三样不能留,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一起来聊一聊。
“遗物三不留”,这里的遗物,既是指逝者生前留下的某些物件,比如衣物,同时也包括非物质的东西,比如精神和思想等非实体物质。具体到“遗物三不留”,其中不能留下的第一样,是与亲人之间的恩怨。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恩恩怨怨,特别是亲人之间,比如兄弟姐妹的瓜葛、两辈人间的误会……诸如此类。对于老一辈的人来讲,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有的兄弟不合甚至可以闹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族内部亲人间的恩恩怨怨,谁也说不清楚,道不明白,这些爱恨情仇的事情,人活着的时候没能化解,其实是人生的遗憾。
那么在老人去世以后,儿女后代应该帮逝者了却这份心结,让这些恩怨从此烟消云散。毕竟,逝者已逝,继续纠结上一辈的那些事儿,也再无意义。
遗物三不留的第二样,是与邻居的纠纷矛盾,特别像农村地区老一辈的人为了争点菜地之类的小事儿邻里间也可能闹得像仇人,当然在城市里面邻里矛盾也很普遍,其实都是些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但老一辈人的受限于眼界格局,常常会把邻里间的矛盾上升到仇怨的高度,如果老人去世以后,他的儿女后辈继续为老人生前留下的矛盾和邻居纠缠不休,那就太不值得,一定要记住人死如灯灭,冤家宜解不宜结!
俗话说“人死债消”,其实无论从道德的角度还是法律的角度,这句话都不能成立,比如我们的《民法典》就明文规定,人去世后留下的债务,应由继承人负责偿还,没有继承人的,用其遗产偿还。
老话说“遗物三不留”,其中的第三样,说的就是逝者欠外人的债务。亲人之间的借贷的关系,或许出于亲情可以免于偿还,但是对外人的债务,绝对不能不了了之,这不但是逝者最后的体面,更是子孙做人的担当,不让老人去世之后,还背负“老赖”之名。
都说“一抔黄土万事空”,那么人去世以后,有什么东西值得留下?留下房产?留下财富?我想,真正值得留下并传承的,就是好的精神与思想!
房产终有垮掉的一天,财富也终有消耗殆尽的时候,唯有精神与思想,能万古长存!或许,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