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上一条信息被传得莫名其妙,大标题赫然醒目“我们都被骗了,水滴筹在美国上市了。水滴筹上市!是公益!还是盈利!披着慈善的外衣,进行资本操作美国上市,其心可…”蒙了,水滴筹上市?水滴筹只是一项业务板块,怎么独立上市了?非也非也,都搞错了,是水滴公司上市。其实水滴公司早在2021年5月份就已赴美上市。而今,互联网上突然再被炒作一番,令人匪夷所思,又意在何为呢?
网络上所说的水滴筹其实只是水滴公司的一项非主营业务,而关于水滴公司的创始人沈鹏,可能你并不熟悉,但是美团外卖你肯定熟悉,他就是美团外卖的联合创始人。你可能不了解美团的商业模式,但是你一定知道曾经的“补贴大战、烧钱大战、抢用户大战”,这就是资本的加持(关于资本的操作请参阅前期文章)。言归正传,水滴旗下业务包括水滴筹、水滴保险商城等,目前付费用户超过3亿人,按规模保费计算,水滴保险商城已经成为国内排名第二的互联网保险平台。因此说水滴筹只是品牌营销力较强的产业板块,上市的则是水滴公司。
根据水滴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水滴公司全年净营业收入28.02亿元,净利润6.08亿元,相比2021年净亏损15.7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年报显示水滴公司共有三个产业板块水滴保、水滴筹和翼帆医药。其主要收入来自保险相关业务。2022年,公司保险相关收入达到25.59亿元,占全年营业收入的91.34%,主要分为保险经纪收入和技术服务收入。实则网络上攻击的水滴筹只是旗下的大病筹款平台一项医疗众筹平台,是冲在消费者面前的非主要业务,主营业务藏身于后。
在2022年4月水滴筹开始根据筹款金额收取3%的筹款服务费(单个筹款案例5000元上限)。然而看似不起眼的3%,却让水滴筹业务仅用时8个月的时间就实现全年筹款服务费1.56亿元,占水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的5.57%。在2023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显示,水滴筹贡献收入4200万元。水滴筹板块通过前期与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经济一样,从前期烧钱做流量、做客户人群、做知名度的阶段成功脱身,进入到盈利阶段。6年的潜伏期,终将结束了。因此这也就有了网友的质疑,做公益还是做利益。利益,毕竟都嫁接在了公益之上。
不过,伴随着水滴筹的一直从未停歇,网络上曾曝“扫楼式”筹款、员工按单提成等报道,甚至出现“骗保”等各项操作,对民众善心层层消解,一次次地将建立起的信任与托付渐渐撕破。筹款是善心,收取平台费是必然,可业绩刷单,这,恐怕着实说不过去,在21年赴美上手,曾经由媒体报道水滴筹存在审核不严格以及资金流转不透明等问题,一度引发了公众的质疑和关注,《人民日报》曾经也评论,“别让好人寒了心”。
其实,在上市备受质疑时,水滴公司创始人沈鹏曾经表示,“水滴筹作为一款大病筹款工具,其本身只是公司旗下的一项业务,并非公益慈善组织,只不过提供的服务都是免费的。”更是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据资料显示。截至2022年9月累计约4.2亿人士通过水滴筹为超过269万名患者捐赠了约554亿元医疗资金。按照平台规则在患者提现金额中,实际到账金额占比96.53%,平台收取服务费占比2.87%,第三方支付通道费收取0.6%。根据前文所述的平台规定,水滴筹单个筹款项目收费上限为5000元,正是由于这一规则的存在,服务费实际收取比例并未达到3%。然而,或许就是这组数据才让水滴筹一直处于争议中,才出现了冷嘲热讽的炒作,不断炒作,没有底线的炒作。
水滴公司在纽交所挂牌上市,使其一举成为“中国保险科技第一股”,无可厚非,水滴公司无论是从其商业模式是成功的,通过公益的力量获客,再通过水滴筹平台流量为保险业务盈利,通过保险业务的盈利为投资募集资金。
当我们在探讨、在嘲讽、在质疑的时候,殊不知水滴公司已经通过互联网赋能医疗的渠道为近270万大病医疗人士带去了生的希望。但从这点来看,水滴筹是成功的。他为社会解决了大病医疗的难题,将疾病带给家庭的灾难通过爱心众筹的形式转接。将每一份善举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优势,通过私域流量相结合,带领大病家庭,走出梦魇,重获新生。
关于水滴筹上市,冷饭热炒,反而越吵越香了?过了,真的炒过了,请给予优秀的商业模式及优秀的商业理念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