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写了不少文章,尤其是回忆部队生活的文章,但却没有为父亲写过一篇文章,心里似乎有千言万语,但笔下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我的父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与土疙瘩打了一辈子交道。他虽然大字不识一个,没有文化,但却像灯塔一样,每次在我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都会给予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父亲常对我说,咱不求大富大贵,但要对的起部队的培养,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别让人家把你看扁了。
在我们那个不足150人的小村里,我们弟兄三个都上过高中,并先后参军入伍。大哥76年春季参军在济南军区当了炮兵,二哥81年秋季入伍在沈阳军区当了空军,我于83年10月穿上了绿军装到了首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家庭,一家子弟兄三个都当兵,且出了两个军官,那真是“祖宗坟上冒了青烟”,令乡里乡亲都羡慕不已。
乡亲们及亲朋好友在茶余饭后闲聊时,总是像取经似的问我父母亲:“你们老两口大字不识一个,咋就培养的孩子这么有出息呀,一下子出了两个军官,有啥高招呢?”父亲总是笑眯眯地说:“赶上了好政策,感谢部队培养,大人舍得放手,孩子前程就明亮。”
这看似自豪幸福又轻松地几句话,其实包含着父母多少的付出与辛酸啊。
父亲出生于三十年代初,他是家里的老小,前面有一个姐姐,据父亲说他很小的时候,我的爷爷奶奶就去世了,他和我的姑姑相依为命,没少吃苦。由于家庭困难,他没有上过一天学。
父亲因自己没有上过学,吃了没有上学读书不识字的苦头,所以他非常看重有文化的人,再苦再难也坚持让我们弟兄三个上学读书,我们弟兄三个才有幸都读完了高中。
大哥高中毕业时,还未实行考试上大学,他虽说学习成绩也很好,但却不能如愿踏进大学的门,只好当兵去了。我和二哥虽说后来赶上了可以考试上大学了,但每次都是名落孙山,让父母在村里有点抬不起头来。
父母亲虽然没有文化,尤其是父亲虽然大字不识一个,可非常开明。我和二哥高考相继失败后,依然坚持要求我和二哥继续复课读书。他面对村里个别人不怀好意的冷嘲热讽,强掩内心的痛苦,求爷爷告奶奶,托人犯俏地把我哥儿俩送回学校继续上学,争取考上个学校,不再像他们那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我和二哥虽说也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怎奈运气实在太差,都没有被大中专院校录取。面对现实,在大哥已经在部队服役的情况下,二哥说服了父母,决定弃学从军,并得到父亲的鼎力支持,于81年秋天毅然携笔从戎。
也许是二哥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上天的眷顾,二哥于83年8月顺利考取了桂林高射炮学校。二哥考上了军校,对我触动很大。我和父亲商量,我也想去部队当兵试一试,开明的父亲完全支持我的想法。
母亲虽说有些舍不得,也倒是没有阻拦。可我已上了年纪的姥爷却有点不高兴了。姥爷跟我父亲说:“孩子养大了,当兵一走,要是留下回不来,你们不舍手吗?我村里有个和三年龄差不多的漂亮姑娘,我给他提提亲,娶回来成个家,留在身边给你们端个茶倒个水多好啊!”可我父亲心里明白:让孩子出去闯一闯,见见世面,奔个好前程,比什么都重要,把孩子拴在家里啃坷垃块能有多大出息啊?
于是,父亲瞒着姥爷让我报了名。为了能顺利走兵,保险起见,老实厚道的父亲,到处托人说情。我当兵那一年,正好一个本家院里的大哥,他当时是沈阳军区的副团职军官,正在县城的家中休假,父亲就放下老脸拿着平时舍不得吃的土特产,领着我去他家中,祈求着对他说:“你看看,你大兄弟高中毕业,连续两次也没考上个学,咋办呢,愁死了?你官大,给帮个忙!”我堂哥说:“让他去当兵吧!他参加过高考,到部队考个军校应当不成问题。”父亲的真诚朴实,感动了人家,也许感动了上苍,我最终如愿入伍。
直到我穿上新军装,去姥爷家向姥爷告别时,姥爷还是满心地不情愿让我走。他拉着我的手,老泪纵横地说:“三啊,出去见见世面就回来呀,当个两三年到期就复员啊,听姥爷的话,姥爷还给你说媳妇呢!”我也捂着脸流着泪不停地点头。
走的那天晚上,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三啊,咱是庄户人,到部队一定要好好干,为自己争口气!你二哥不如你聪明,都能考上,你高考都能预选上,你差哪儿了?毕业下学这一年多,你也打过工,上过河,干过建筑,苦不苦你自己心里清楚,你要是当几年兵回来,就凭你这身板,别说干不成事,连娶个媳妇都难。"我至今记得,父亲第一次落泪了。他心疼儿子,但为了前程,又不得不送我远行。
在部队的第二个年头,我考取了石家庄陆军学校,终于圆了在地方没有实现的大学梦。
86年军校放寒假回家,父母脸上总算有了笑容,天天高兴地合不上嘴,整日欢天喜地的,有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去姥爷家看望他老人家,外甥考上了军校,按常理说,姥爷该高兴呀,可他老人家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心里明白,那是姥爷知道我不可能按时复员了,心里牵挂我啊。
85年考入石家庄陆军学校留影
那年的春节一家人特别高兴,除夕吃年夜饭和父亲喝酒聊天时,他脸上洋溢着自豪:"三啊,你又给咱家长脸了,爹也没白供养你,在学校一定要好好学习,争取个好成绩呀!"
如果不是父亲坚定地支持我去当兵,不知道我能不能走出那个小村庄,或许像祖辈一样,仍然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父亲就是这样一个没文化,大字不识一个,却把文化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人,是一个让我从打心底里敬佩的老人!父亲的大度,父亲对儿女的支持,父亲的开明有远见,父亲的一切,都是儿女们永远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