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血储存意义之一:享受未来医学科技的准备

脐带血说 2023-05-24 16:37:2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媒体对脐带血储存及治疗的报道越来越多,脐带血也因此成为了近年来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很显然,对于父母来讲,储存一份脐带血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份健康保障,那么从长远来看,储存脐带血的重大意义又是什么呢?

丰富的细胞资源,让更多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脐带血,是宝宝出生时,分娩断脐后,残留在断离的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1988年,法国一名医生以脐带血移植的方式挽救了一个患有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儿童,由此展开了脐带血治疗之旅……

脐带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与成人干细胞相比,脐带血中的造血干细胞更加原始,且免疫原性低、对人体的排斥反应小。经过近些年的研究,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逐渐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成为继骨髓和外周血后的第三大造血干细胞来源。

另外,科学家们经研究发现,脐带血中的一些其他成分也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在临床医疗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比如,脐带血中的调节T细胞,可以预防干细胞移植的移植物抗宿主病,也可以用于改善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神奇的NK细胞,是机体内重要的免疫细胞,被称为负责杀伤老化、受病毒感染、肿瘤等异常细胞的最主要“战士”。

(注释:NK细胞在进攻癌细胞)

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出现,使得人们在面临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等许多重大疾病时,不再“束手无策”,而是多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可以说,脐带血移植等治疗技术,已成为时下治愈“难治之症”的主力,让无数患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脐带血应用的研究,全球范围内从未止步

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资源,脐带血的开发潜能巨大,因此,脐带血应用研究的相关工作一直在持续拓展,世界各国的医学专家团队都在持续深挖隐藏在脐带血背后的医疗价值。从下面的历史轴线不难发现,脐带血的发展,可以用“不可限量”来形容。

1974年

丹麦科学家Søren Knudtzon(右)首次发现脐带血中含有可与骨髓相媲美的造血干细胞。

1988年

法国巴黎,Elian Gluckman实施了世界上首例脐带血移植,患者Matthew Farrow一直健康存活至今。

1990年

美国儿科医生John Wagner完成了首例治疗白血病的脐带血移植。

1991年

中国科学家沈柏均教授开展了首例脐带血混合移植。

2006年

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会认可了脐带血与骨髓的具有相同的成分和功效。

2009年

我国颁发《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标志着脐带血获得国家认可,正式进入临床应用。同年,北京儿童医院完成我国首例自体脐带血移植,成功救治了一名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掀开了脐带血自体治疗的序幕。

2017年

Simrit Parmar在第五届中国脐带血大会上表示:脐带血也是用于NK细胞、T细胞、CAR-T等细胞治疗的宝贵资源。这表明脐带血内含有丰富的免疫细胞资源,是珍贵的生物宝库。

如今,脐带血在传统血液疾病和部分免疫疾病的治疗方面已经逐步取得了重大成功,且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因此,对于全世界范围的广大患者来讲,储存脐带血的意义远远不能用值得或不值得以及金钱的多少来衡量。

据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的统计,截至目前,全球正在开展的脐带血临床研究已超过1600项,涉及脑瘫、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糖尿病等很多病种。

“未雨绸缪”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传承的智慧。现如今,我们身边对健康的威胁无处不在,为自己的健康未雨绸缪,提前做些准备工作就显得尤其有意义。显而易见,当脐带血广阔的应用前景变成现实时,拥有“种子细胞”的人群,将率先享受到干细胞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

脐带血储存,为未来的医学科技做准备

伴随着近年来医疗科研水平进一步发展,脐带血的科学理论水平提升,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脐带血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前景被逐步挖掘出来,成为再生医学领域中一支“潜力股”。

在缺少治疗手段、但却有着更高发病率的脑瘫、自闭症、听力损伤等再生医学领域治疗的疾病中,脐带血的重要意义不容忽视。脐带血的强大潜力,为多种疾病带去启发,成为疑难疾病治疗的重要生物资源,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衰、肝硬化等疾病,脐带血的临床应用前景同样可期。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将越来越多的人受益于脐带血。

脐带血正在开启一场声势浩大的医学界新革命,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打开全新的思路,带来新的启示。正确认识脐带血的价值,理性看待脐带血的储存,脐带血,未来可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0 阅读:17

脐带血说

简介:本号旨在把最先进的脐带血技术和应用资讯带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