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预言:10年后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曼安聊国际 2024-06-08 08:25:2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编辑|李冕智

2024年当下,随着国际形势日益紧张,美国在群雄环伺下逐渐跌落霸权王座。

从军事霸权到科技霸权,甚至到美国把持七十余年的经济霸权,都以无法遏制的速度不断衰落,自苏联解体以来,统治世界三十年的美国神话破灭,取而代之的将是对美国这些年来强取豪夺犯下的累累罪行的总清算。

而对于美国当下岌岌可危的境况,早在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萨金特就做出预言,认为十年后中国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如今看来,预言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托马斯·萨金特为何认为中国将成为最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潜力何在?美国又面临着怎样的问题?

中国超越美国的三大因素

2021年,贝壳财经夏季线上峰会召开期间,清华大学的李稻葵教授曾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萨金特就数字货币、国际经济形势等问题展开探讨。

在谈话末尾,李稻葵教授邀请萨金特对十年后中美经济发展作出预估,而萨金特在思考后指出,他认为十年后中国可能会成为比美国更大的经济体。

而托马斯·萨金特之所以作出如此判断,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

首先,在国家构造方面,美国属于律师国家,而中国属于工程师国家。

在美国政界,包括总统在内的大部分身居要职的政府官员都是律师出身,自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一半以上的州长都是律师出身,60%以上的国会议员做过律师,律师治国已经成为

美国的政治传统。

但律师治国的问题在于,他们或许更擅长于操弄政治,打垮政敌,在竞选时取悦选民,以讼棍的姿态在国际舞台煽风点火,但对于建设国家却并不在行。

与之相反,中国是个工程师国家,在萨金特的印象中,他曾打交道过的一位省长和一位大企业的老板都是工程师出身,都给萨金特留下不错的印象。

而工程师的优点在于务实且不自负,他们知道从理论走到现实应当如何计划,并时刻考虑到最坏的情况,所以工程师所设计出的体系会更加稳妥与全面。

而在中国,40%左右的大学生都是工科专业,每年有360万大学毕业生是主修工程学科,他们中不少人将成为我国政府的中流砥柱。

反观在美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昂撒人和犹太人,一个是曾经洗劫欧洲的海上强盗,一个是流浪千年的商业民族,通过金融或军事手段诈取豪夺他们在行,但稳定建设却连中华民族的一根脚指头都比不上。

其次,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基础设施最完善的国家。

据统计,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目前联合国产业目录中收录的所有种类,中国一应俱全,全世界90%的微型计算机、80%的空调、75%的太阳能板都产自中国,毫不谦虚地说,中国制造正在统治世界。

不仅如此,随着美西方近些年来不断加强贸易壁垒与科技垄断,我国的工业门类还在增加,只要美西方尝试趁火打劫或者不愿意卖的工业产品,我国都有办法推出中国制造。

比如上世纪90年代,西方在盾构机领域占据70%以上的市场份额,我国当初为了修建隧道,不得不花费7亿人民币从德国购买两台盾构机。

彼时我国秉持着“想致富先修路”的发展理念,寻思着总是找外国人进口盾构机总归是要被宰一刀,还不如自主研发自力更生。

于是,盾构机项目在2002年立项,2008年我国就研制出了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中铁一号,成功打破西方价格垄断,逼得西方不得不降价30%进行促销。

时至今日,中国盾构机的国际市场份额接近7成,如今哪怕是再贫穷的第三世界国家,也能用得起中国制造的白菜价盾构机。

完善的工业体系搭配四通八达的基础设施,就如同人体气血内联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彼此相得益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最后,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萨金特认为中国超越美国的关键在于,中国正在培养大量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中国大学在所有领域尤其是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力度之大,是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

而且,与二十年前不同,那时的中国并没有特别好的科研环境,导致大量人才外流至美国,比如硅谷就聚集了不少华裔工程师。

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更多的年轻人才愿意留在中国。

以正在进行的嫦娥六号登月计划为例,从央视播出的画面中不难看出,航天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年轻面孔。

当这段视频流传至外网时,不少国外网民感慨道:嫦娥六号登月并不令人震惊,震惊的是中国居然拥有如此多的年轻人才。

在托马斯·萨金特看来,中国拥有的三大优势,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具备更大优势,有望在十年后超越美国。

无法避免的战争

相较于稳步前进的中国,美国的情况却并不乐观。

1992年,克林顿竞选总统期间曾提出一句经典口号——“笨蛋,问题是经济!”

对于美国总统大选来说,赢得经济的候选人往往能赢得最终的胜利,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无论是拜登还是川普,他们顶多能令美国经济回光返照,却都没有让美国经济起死回生的能力。

因为在一场由美国发动的秘密战争中,反倒是它自己,率先走到了失败的边缘。

2018年,在特朗普领导下,美国打响对华贸易战,而随着特朗普在2020年总统大选中落败,这场对华贸易战却并没有结束,反而在拜登任期内愈演愈烈。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资本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势必会与美国资本产生碰撞,哪怕今天不爆发,未来的某一天也同样会发生。

正如驻法大使卢沙野说:“中国不能够像过去那样一味的韬光养晦了,这光也韬不住了,晦也养不住了,你现在成为一头大象了,不可能再躲在树后面。”

而引发这场金融战争的直接原因,则是美国无法处理的国家债务。

在特朗普与拜登任期内,国债规模不减反增,截止今年年初,美国国债已经超过34万亿。

此时摆在美国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直接躺平,最终成为像阿根廷这样被债务压垮的高通胀国家,二是收割世界其他国家,填平自己的窟窿。

身为世界霸主,美国自然不可能选择第一条道路,在昂撒资本和犹太资本推动下,美国开启收割计划,也是美国步入疯狂的第一步。

中美金融战

如今回看俄乌战争,是北约一轮接着一轮的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在欧洲地区的战略空间,才迫使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活动,而北约幕后主使者正是美国。

战争爆发后,许多欧洲资本、产业感到恐慌,纷纷选择逃离欧洲,前往更加安全的国家,而这个世界上唯二能为他们提供安全感的国家,只有中美两国。

美国为了独自吃下这块肥肉,立刻推出一记“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阴招,那便是加息。

美联储加息意味着进入美国银行的存款能够享受更高额的利息,对外逃的欧洲资本更具有吸引力。

之所以说美国这招是“自损八百”,是因为加息收拢资本的同时,美国政府本身的负债也受此影响。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紧接着三月份美联储便宣布加息,这便是其中的因果联系。

不仅如此,美国还在全世界范围内煽风点火,半岛危机、巴以冲突等一系列地区性冲突都是美国人的杰作,目的就是逼迫资本流向美国,以此收割世界。

饶是美国使劲浑身解数,可流向美国的大多是金融资本,许多实业资本还是选择了中国。

因为中国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门类齐全的上下游产业链,成熟的工程师、工人,产业空心化的美国完全无法为他们提供如此优越的条件。

未能吃下实业资本这块肥肉,美国的加息策略算是失败了一半,这直接导致2024年美国国债每年所需要支付的利息已经高达1.2万亿美元,比美国每年军费开支还要多。

而美联储加息的另一半目的,在于引爆中国楼市。

中国许多房企都在美国存在债务,加息无疑加剧了他们的还款压力,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去年恒大的轰然倒塌就是典型例子。

美国试图借此复刻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如今,中国手握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所有产品,还有足够的美元储备,足以应对美国接下来可能采取的所有经济制裁,已经在这场金融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同时,中国崛起带来的稳定性令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使用人民币交易,比如与沙特、俄罗斯等能源出口国的贸易中皆使用人民币交易。

这使得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受到冲击,也意味着美国的经济霸权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

参考文献:

1.《2024年美国大选中的经济议程》

2.《IMF:美国赤字对全球经济构成“重大风险”》

3.《塔勒布:美国面临债务膨胀的“死亡螺旋”》

0 阅读:0

曼安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