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带来了效率,却也消除了差异扼杀了创新,让世界充满偶然性

历史快递客 2024-05-30 12:08:25

所谓标准化,就是对一些广泛存在、广泛使用的事物,规定一个具体的标准,大家都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这样在进行信息交流、深度加工、零件互换的时候就十分方便,既节省了时间精力、又节约了物质成本,为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但标准化给世界带来了效率的同时,却也消除了个体之间的差异,虽然能够减少良莠不齐的情况发生,避免了浪费,但也让创新性的思想和成果难以冒头,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创新。

其实标准化虽然是近代工业社会提出来的概念,但却一直存在于历史之中,特别人类社会形成分工协作以来。早期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秦朝的军工产业,秦朝在制作兵器时,大到矛戈剑戟,小到弓箭的弦、箭头都有着严格的尺寸,极大的方便了秦军将士在战场上维修损坏的兵器,有效的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

为了保证规定的标准得以执行,秦朝还在兵器上刻上制作者的姓名,确保能够溯源,进行责任追究。正因为如此,秦朝的兵器质量虽然比不上关东六国的精良,但在使用效率上却丝毫不输六国,为秦国吞并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泛化,一件商品的生产需要更多的部门、更多的人群来共同完成,而人性却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人的想法都是独立的,所以制定统一的标准来让大家共同执行成了社会的必然选择,因此,标准化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了,现代社会,大致机床、小到零件都是有其标准的,标准化也成为社会努力追求的一个方向。

其实,标准化并不一定是指有明确标准方案的商品,而是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一切旨在消除个体差异,谋求一致标准的社会努力,都可以称为标准化。比如,像现代医学上的对生病的判断、治疗,现代教育上对知识的学习等等,都可以称得上是标准化现象。

标准化虽然极大的节约了社会成本,提高了社会运行效率,但也是有着其负面影响的。他最大的缺点,其实也正是其优点的方面,他消除了差异,杜绝了浪费,也正因为没有了差异,都按着现行的标准来执行,那么先进的创新思想就难以冒头,用通俗的话来讲:都在按部就班的执行,没有试错,哪有创新。

而且,在标准化的执行过程中,放大了个体对群体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在世界大同的今天,极易因为某个人、某个团体的偶然因素,给全世界带来深远、持久的影响,甚至让人类社会点错“科技树”。

比如,世界各地的铁轨宽度大多和两个马屁股的宽度差不多,究其原因,就是铁轨兴起之初与马车的对接,铁路建设在傲世办铺开之后,这个宽度就成了全世界的惯例和标准,并将在可预见的范围内持续下去。

今天全世界通用的电脑键盘,上面的字母分布号称是总结了全部字母可能的使用频率之后优化的,其实完全是扯淡,就是因为早期是这么用的,大家成了习惯,就延续至今,已经不可能再变动了。

再比如,现在流行的WINDOW操作系统,在他开始使用的时候,并不是技术性能最优的软件,然而由于他推广得力,现在已经成了计算机的操作标准了,再优秀的软件也很难撼动了。

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当时计算机芯片的发展有两条道路:晶体管和电子管,因为当时的世界分为两个阵营,苏联选择了晶体管,美国选择了电子管,事实证明电子管是对的,如果当时只有苏联一个阵营,那么晶体管恐怕就会成为标准,我们现在所有的电子产品都要围绕晶体管来开发了。

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来越复杂,特别是科技上的理论和发现越来越依赖高端的科学试验,像近代社会那种,天才科学家依靠自身的思考和个体试验就可以发现一种规律、发明一种尖端产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

比如电子对撞,只有欧洲试验室的数据可以引用,但是如果试验室的数据有误呢?那么全世界的科学研究都会走上歧路。恐怕这也是最近几十年,虽然技术应用高度发展,但基础理论却停步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而且,标准化的影响不仅在高端科研方面,也时刻影响到我们的衣食住行。最简单的比如修路,设计师在设计高架的出入口时,在这个地方设计了个出口,在那个地方直接过去;在这个地方设计了个圆形道路,在那里设计了个直行通道,一旦修好之后,基本上再无改变的可能。设计师的一个偶然的念头将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现代追求标准化是必然的,但是,也请尊重个性化,世界本来就是多姿多彩、个性迵异的,您说呢?

0 阅读:25

历史快递客

简介:专注军事、历史类写作,历史需要思辨,分享是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