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期间,月经来了!卵巢逃逸吗?

欣欣看健康 2024-05-29 11:36:31

对于激素受体呈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而言,内分泌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在治疗期间,月经的突然到来,就如同在原本就波涛汹涌的内心湖面上猛然投入一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我们心中疑虑重重,忐忑不安,难道治疗失败了?

每个月,随着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子宫内膜会经历增殖、分泌和脱落的循环过程,从而形成了规律的月经周期。当激素水平达到高峰时,子宫内膜开始脱落,并伴随着出血,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月经。

注意!⚠️阴道出血并非只与月经有关。当女性出现阴道出血时,需要排除是不是其它问题?比如,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等,都可能导致阴道出血。还有子宫颈的问题,如子宫颈炎症、子宫颈息肉、子宫颈癌等,也可能引起阴道出血。

因此,当女性出现阴道出血时,需要确定出血的具体原因,需要确定是不是月经!

他莫昔芬,➡️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最常用到的药物之一,属于选择性雌激素调节剂,并具备竞争性受体阻滞剂的特质,什么意思呢?

我们可以将他莫昔芬治疗过程想象成一场座位争夺战。假设癌细胞表面的激素受体就如同一个个待坐的座位,他莫昔芬则像是一个身手敏捷的抢占者,它能够迅速占据这些座位。

然而,尽管占据了座位,他莫昔芬却并不具备雌激素的功能,无法刺激癌细胞的增长,这就好比一个空有其表的占位者,虽然占据了位置,但却不能发挥实际作用。

当体内的真正雌激素到来时,他莫昔芬已经占据了大部分激素受体座位,这些雌激素便无法找到合适的位置结合,也就无法发挥其原有的促进癌细胞增长的作用。就像是一群找不到座位的客人,尽管他们想要参与,却因为座位的缺失而无法如愿。

因此,他莫昔芬对机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并无实质性的影响。在使用他莫昔芬进行内分泌治疗的过程中,即使患者的月经如期而至,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他莫昔芬只是占据了激素受体的位置,并没有改变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也就不会影响到月经的正常周期。

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特别是那些面临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建议采取更为积极的治疗策略。比如,淋巴结阳性数量大于或等于4枚,复发风险高,➡️推荐在卵巢功能抑制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及阿贝西利进行治疗。

卵巢功能抑制剂,目前认为与双侧卵巢切除手术在效果上几乎等同。这种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脑垂体产生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其功能。注意,⚠️卵巢功能抑制剂在竞争力上远超过人体自身所产生的激素,是几十倍,甚至百倍!

当卵巢功能抑制剂与脑垂体结合后,能够影响脑垂体的分泌功能,➡️使其无法分泌、或减少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释放,➡️也就直接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的明显下降。

注意,⚠️对于绝经前的乳腺癌患者而言,如果未能在卵巢功能抑制的情况下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疗效,➡️反而可能会因为未能控制激素水平而加速癌细胞的复发和扩散。

在临床实践中,有一部分患者在接受卵巢功能抑制剂治疗后,体内的激素水平并未如预期般降低到绝经后的水平,而是仍然保持在相对较高的程度,称之为卵巢逃逸。

卵巢逃逸?

具体机制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多未知。➡️可能与机体对药物产生抗体有关,也可以认为是耐药了。

有多大概率?➡️目前也没有一个确切的、统一的数字。但根据多项研究和临床数据的统计,发生率大概在5%/10%左右。

年轻的女性似乎更容易出现卵巢逃逸的情况。特别是那些年龄小于40岁的女性,她们在接受相关治疗时,卵巢逃逸的概率相对较高,可能与年轻女性卵巢的生理特点以及其对治疗的反应有关。

研究发现,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剂的时间越长,卵巢逃逸的可能性就越大。可能是长时间的抑制卵巢功能会导致卵巢组织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从而增加了卵巢逃逸的风险。

在使用卵巢功能抑制剂期间,⚠️如果卵巢发生了逃逸现象,月经便也可能会随之恢复!意味着内分泌治疗的效果不再如预期般理想,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当月经恢复后,需要进行性激素水平的监测,主要是卵泡刺激素和雌二醇的测定,确定卵巢功能和内分泌状态,判断患者是否达到绝经后的激素水平。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多次监测。

然而,确定卵巢逃逸需要一定的时间,为安全起见,➡️考虑停止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改用他莫昔芬治疗,相对比较稳妥。

总而言之,对于正在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来说,月经的恢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提示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科学的监测和合理的治疗调整,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以降低癌细胞复发风险。

0 阅读:0

欣欣看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