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永远只是皇权的延伸

子玉的史无边界 2024-03-03 21:48:37

文 / 子玉

合纵连横是外交的本质,同时也是政治斗争的主旋律,在追求共同利益的情况下,合作者就永远是个变量。

外戚专权和宦官之祸是东汉政治的两大毒瘤,几乎伴随帝国的整个生命周期,但外戚和宦官无论曾经如何搅动风云,但本质只是配角、工具人,不是为女主服务,就是受皇权的支配,尤其是宦官。

本质来说,东汉的主角只能有两个:皇帝和以世族为主体的朝臣——

皇帝通过世袭垄断皇权;世族通过察举制覆盖官僚体系。袁绍家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就是世族扩张、延续权力的具体表现。

而宦官,永远是皇帝用来制衡朝臣的打手。

当皇帝有独立的行政能力时,皇权和太监的组合就是王炸,足以打击外戚并制衡庞大的朝臣力量,当皇帝不能独立支配皇权时,宦官就必须得从外部寻找力量以稳固皇权和宦官的联盟,从而保证自身利益。

当汉桓帝刘志权力觉醒之后,为了从梁氏外戚手中夺回权力,于是就与中常侍单超、小黄门左悺、中常侍徐璜、黄门令具瑗、贴身宦官唐衡歃血为盟,正式向梁氏外戚亮剑。

虽然梁氏外戚垄断了大将军、河南尹等高职,党羽遍布庙堂,但根本也挡不住皇帝的闪电一击,梁冀在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只能自杀。

由此也可以看出,任何没有经过长期深耕的政治力量都不是皇权的对手,外戚虽然经常在东汉庙堂只手遮天,但由于经常实施动态更新,所以根本就没有深耕的机会。

这就是,梁冀即使能够毒杀质帝刘缵,但只要皇帝率先拿起武器,实施迅雷行动,大部分力量还是会在皇权的动员下迅速聚拢,给外戚力量致命一击。

从这也能得出政治斗争的一个规律:当双方力量势均力敌时,谁先动手谁胜。显然,汉桓帝是一个斗争高手,根本就没给梁冀反应的时间。

此后,在外戚势力被请出舞台的情况下,皇帝就和宦官联手,死死压制朝臣,第一次党锢之祸就是汉桓帝联合宦官压制朝臣的经典之作。

延熹十年(167),年仅三十六岁的汉桓帝驾崩,十二岁的刘宏继位,是为汉灵帝。

汉灵帝在位期间,继续复制桓帝刘志的政策,以宦官为打手,继续打击朝臣,第二次党锢之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事实证明,皇权加宦官的组合确实是王炸,因为,即使外戚窦武和朝臣陈蕃合作,也不是这个组合的对手。

如果皇帝能够始终有能力支配皇权,那么皇权加宦官的组合就能继续运转,但谁都知道,帝国“盛产”小皇帝,小皇帝在没有任何执政能力的情况下,宦官就必须得面对独立作战的局面,而这明显是有风险的。

所以,宦官集团就必须得提前做好预案,给自己寻找合作伙伴以制衡强大的朝臣力量。而宦官能够选择的也只有外戚集团。因为,皇帝冲龄践祚,女主和外戚就必然要走上前台,这个时候,外戚要是能和宦官集团作为统一战线,那局面就稳住了,宦官集团的利益就能得以保证。

所以,宦官就以左右皇帝后宫的方式将南阳姑娘何氏送进了宫中。由于何家出身屠户,是标准的底层,他们在拿到荣华富贵之后肯定会对宦官集团感恩戴德,形成合作关系。

176年,何氏生下皇子刘辩,这就更进一步完善了宦官的计划:以刘辩为皇帝,以何氏为女主,以何氏外戚和宦官集团的组合共同制衡朝臣,执掌大汉江山。

何氏是宦官扶持起来的外戚力量 图源/剧照

这就是何皇后出于嫉妒心毒杀皇子刘协的生母王美人引得灵帝暴怒要废掉何皇后时宦官集团是想尽办法要保住何皇后的核心原因。何氏外戚是他们的投资对象,不能功亏一篑。

184年,何皇后的哥哥何进由河南尹进阶大将军,何氏外戚正式走入帝国的核心。

如果宦官的目的达成,那么汉灵帝就可以接着奏乐接着舞,继续享受人生,百年之后,外戚和宦官的组合足以轻松拿捏朝臣。

但外戚依然是朝臣争取的对象,作为世族代表人物的袁绍进入何进的大将军幕府就能说明一切。

外戚和朝臣再一次达成合作关系,准备复制陈蕃和窦武当年的做法。

至于何进为什么会听袁绍的,因为袁绍总是以窦武当年被宦官诛杀的事来刺激何进。窦武血的教训,加上宦官累累罪行导致的天怒人怨,何进最终决定,握手朝臣,共同对付宦官。

看着何氏外戚站队朝臣,汉灵帝马上就嗅到了危险的逼近。如果宦官被外戚和朝臣联合剿杀,那么,皇权马上就会受到致命性威胁,尤其是何氏外戚根基薄弱,肯定要依附于朝臣,帝国一朝就会成为世族的天下。

所以,汉灵帝马上就组建了西园八校尉军,并让宦官蹇硕出任上军校尉,以应对这种复杂局面。为了制衡何氏外戚,汉灵帝让大将军何进归蹇指挥。

同时,汉灵帝还任命董太后的侄子董重为骠骑将军扶持了新的外戚势力。然后就是准备立皇次子刘协为储君的计划,将何氏外戚彻底抛弃。

本质来说,汉灵帝的设计还是外戚加宦官的组合,不同的是,这次汉灵帝给了宦官武装力量的加持,因为毕竟何进与袁绍的握手是一股很难对付的力量。

都说汉灵帝荒唐,你看人家玩起权术来还是一套一套的嘛。

接着就是将何进踢出中枢然后立刘协为太子的计划。

只是,汉灵帝还没完成最后的操作步骤就于189年4月驾崩于嘉德殿,年仅三十四岁。

为了落实汉灵帝生前的设计,蹇硕就准备杀掉何进,然后立刘协为皇帝。只是,蹇硕由于计划不周让何进感觉到了异样,成功躲过蹇硕的屠刀。

没办法,在立长立尊的传统面前,蹇硕只能和何进、朝臣一起拥立刘辩为皇帝,由大将军何进和太傅袁隗主持朝政。

刘辩代表何氏外戚和朝臣的利益 图源/剧照

何进是外戚的代表,袁隗是世家的领袖,何进和袁绍的计划已经达成,而且还将董氏外戚踢出局:董太后暴亡;董重免官自杀。

宦官集团瞬间就成了弃儿,随时得面对落下的屠刀。

于是,蹇硕就准备联合宦官赵忠等人一起发动政变将何进踢出局。只是,赵忠等人依然对何进抱有幻想,于是就出卖了蹇硕,蹇硕被下狱处死。

表面上看,这是宦官集团的互残,但本质还是,宦官集团想继续维持何氏外戚和宦官共同扶持皇权以制衡朝臣的设计。蹇硕的人头就是宦官给何进纳的投名状。

但何进是铁了心要跟着朝臣走,而且同意了袁绍尽杀宦官的建议。至于何进为什么会被朝臣牵着鼻子走,因为他明白,皇帝联合宦官诛杀外戚是帝国的常规操作,谁能保证他不是下一个梁冀?

为了保险起见,他只能将利益和朝臣绑定,将目标对准宦官,提前解除隐患。因为,比起生命,权力毕竟是次要的,将来被朝臣架空,他也认了。

由于在诛杀宦官的事上,何进和何太后不能统一意见,于是袁绍就准备引入外力来胁迫何太后下决心。在袁绍的建议下,何进作出了这样的安排:

命令河东的董卓率领兵马向洛阳进发;派王匡和鲍信回泰山郡招兵;令东郡太守桥瑁驻扎于成皋;命武猛都尉丁原放火烧了孟津渡口。

造势造到这个地步,你要说宦官集团没有发现,那除非这些人是傻子。事以密成,何进显然是在给自己挖坑。

何进的能力无法驾驭当时的局面 图源/剧照

很快,何进与袁绍的谋划就被宦官所知悉,在生存压力的倒逼下,宦官再一次决定,铤而走险,向何氏外戚亮剑。

是的,既然无法合作,那就只能刀兵相见,你死我活。

结果是,何进和窦武犯了一样的错误,既处事不密,又动作迟钝,结果被张让等宦官联合诛杀。

接着就是,袁绍袁术兄弟率领军队击杀宦官的剧情:袁术攻打皇宫,火烧宫门;袁绍在朱雀门擒获宦官赵忠,当场格杀;袁绍下令,在整个皇宫内搜捕太监,只要是没长胡须的人,格杀勿论...

结果是,士族在皇宫内杀死两千多人,其中还包括那些没留胡须的正常人,整个皇宫内苑,血流成河。

宦官张让虽然挟持皇帝刘辩和皇子刘协逃到了黄河边上的小平津,但面对尚书卢植的追杀,只能跳河自杀。

世族通过一场政变彻底夺回了帝国的控制权。

复盘这次政变,外戚力量属于被利用的对象,其站队朝臣之后,宦官集团就只能孤注一掷和外戚为敌,当何进被杀之后,平衡就已经被打破,宦官就只能是孤军奋战,和朝臣过招。

而他们,根本就不是朝臣的对手,在没有皇权和外戚作为援手的情况下注定失败。

只是,袁绍等人看似一朝夺回了权力,控制了帝国,但由于其引入的外力已经介入,而董卓来洛阳又是为了放大自己的权力。

于是,新的一轮博弈又将发生,帝国将越来越乱。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0 阅读:8

子玉的史无边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