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为什么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凌萱看历史 2023-01-24 07:43:02

在古代,由于地理阻隔,岭南地区人口稠密度低,所以即使岭南地区从秦汉时期就已经得到了大力开发,但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都远不及中国的其他地区。

直到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出现,在岭南地区文人举子不懈的努力之下,才得以改变岭南地区长期落于人后的尴尬境遇。在这些文人举子当中,有一人超类拔萃功莫大焉,因此被誉为“岭南第一人”,他就是张九龄。

张九龄是历史上第一位出自岭南地区的宰相,开岭南从政之先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十二月,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张九龄拜相,任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修国史,由此历史上第一位“岭南宰相”诞生。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唐玄宗李隆基因为受李林甫的谗言所惑,张九龄的宰相之位被罢免。

张九龄虽然实际任职宰相只有不到三年的时间,但其可大书特书的政绩却有不少。

维稳朝局

当时武惠妃仗着唐玄宗的宠信,想要废掉太子李瑛,张九龄坚决反对。

武惠妃秘密派遣自己的心腹宦官牛贵儿劝道:“自古有废就有兴,张公如果支持废掉太子,这宰相之位嘛,娘娘可保张公久坐”。

张九龄断然呵斥道:“朝堂之事哪有后宫参预的资格!”。

于是连夜上奏唐玄宗,唐玄宗知道后大为感动。

在张九龄极力维护之下,武惠妃的阴谋被挫败,太子地位因此得到了稳固,整个大唐的政局得以稳定。

可惜在张九龄罢相后的第二年,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武惠妃没有了阻碍,她与驸马杨洄一起设计陷害太子李瑛成功。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最终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被废为庶人并被赐死,民间因为其三人之冤,称之为“三庶人”,这就是闻名天下的“三庶人案”。

唐玄宗为平衡朝局,立三子李亨为太子,致使李林甫、杨国忠先后与太子李亨结为政敌,唐廷开始了长达17年的政治内耗,这为安史之乱的发动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环境。

慧眼识乱

张九龄很早就发现安禄山心怀不轨,力谏唐玄宗处死安禄山。

安禄山初来长安时,还只是一个幽州偏将,就骄纵的不得了。张九龄见到安禄山后对同僚裴光庭说:“将来祸乱幽州的,必定是这个胡人”。

数年后,安禄山因为延误军机导致幽州节度使张守珪讨伐奚族和契丹失败,张守珪把安禄山押送至长安问罪。唐玄宗从轻发落,免去了安禄山的死罪,张九龄坚决反对。

张九龄上奏唐玄宗道:“过去穰苴出师,斩杀误期的庄贾;孙武训练士兵,斩杀不听令的宫嫔;如今张守珪行令军中,而安禄山不听号令,不宜免死。”

唐玄宗没有理会张九龄的建议,执意要赦免安禄山。

张九龄亲自面陈唐玄宗说道:“安禄山狼子野心,貌有反相,臣请陛下即刻斩杀,以绝后患!”

唐玄宗怒斥道:“张九龄你不要效仿王衍识石勒的事来枉害忠良!”

最终唐玄宗没有听取张九龄的意见,安禄山还是得到了赦免,安然返回幽州。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被迫前往蜀地避难。

唐玄宗在成都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不仅潸然泪下,悔不当初,派使者前往韶州祭扫张九龄的墓,还赠厚礼抚慰其家属。

曲江风度

张九龄担任宰相时,开元盛世承平日久,唐玄宗已经开始享乐怠政,恰逢天长节,百官同僚送给唐玄宗的大多是是奇珍异宝,只有张九龄送给唐玄宗的是书。

书名《千秋金镜录》,共五卷,讲的是古今兴废之事,这是劝唐玄宗励精图治,不要怠政。唐玄宗也是明君,先是一愣,然后重赏张九龄。

张九龄除了擅长规讽进谏之外,还擅长引荐人才。当时中书侍郎严挺之、尚书左丞袁仁敬、右庶子梁升卿、御史中丞卢怡都是张九龄推荐的,而且这几人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张九龄与他们亦师亦友,传为佳话。

正因为张九龄如此贤良,在张九龄罢相之后,奸相李林甫每次推荐公卿时,唐玄宗一定会问:“你所推荐之人,节操可否比得上张九龄吗?品格可否比得上张九龄?度量可否比得上张九龄?”

从此天下皆知张九龄是唐玄宗心中衡量官员的标准,于是在大唐刮起了争相模仿张九龄的潮流,因为张九龄是韶州曲江人,于是世人称呼这种潮流为“曲江风度”。

张九龄于开元末年去世后,大唐进入天宝年间,由于朝局混乱不堪,人们倍加思念与敬重张九龄这位开元名相,尊称他为“曲江公”而不直呼其名。由此可见,张九龄在唐朝的影响力有多大,后世将他与姚崇、宋璟、张说并称为“开元四大名相”。

《新唐书•张九龄传》:“开元后,天下称曰‘曲江公’而不名云。”

在“曲江公”和“曲江风度”强力的影响下,岭南地区的文人举子们因此蒙受荫泽:

17岁的广东封川县人(今广东肇庆市封开县)莫宣卿,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高中状元,岭南第一位状元就此诞生,同时莫宣卿还是大唐科举史上最年轻的状元;

广东连州人(今广东清远连州人)刘瞻,于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9年)拜相,成为岭南地区史上第二位宰相。

所以说张九龄开岭南地区从政之先。

张九龄开凿了“古代版的京广线”,开岭南交通之先

“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张九龄早在1300年前就明白,当时张九龄每次从长安返回岭南,必须要经过大庾岭梅关道,梅关道有“人苦峻极”之称,交通极为不便。

那个时候张九龄还没有拜相,但已经深得唐玄宗的信任,于是他直接上书给唐玄宗请求开辟大庾岭“梅关古道”。唐时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得到开发,岭南地区因为海贸经济而日渐繁荣,所以改善南北交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唐玄宗深思熟虑后,同意张九龄所请并任命张九龄为工程总管。

张九龄欣然领命,不辞辛苦,与工匠一道披荆斩棘,开凿道路,最终“梅关古道”修成,长达十几公里,路宽十几米。“梅关古道”可任由大型商队马车穿过,道路两旁都植满绿树以为路标,夜间也可以通行而不迷路,张九龄为此还专门撰写了《开凿大庾岭路序》一文。

大庾岭“梅关古道”的修成,不仅让张九龄往返长安与岭南更加便利,也让南北交通大为改观,此后历朝历代莫不由“梅关古道”出入岭南地区进行贸易往来,因此后人将大庾岭“梅关古道”誉为“古代版的京广线”,它极大地改变了岭南地区的交通面貌且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张九龄是岭南文学的开山鼻祖,也是唐朝诗坛的奠基人,开岭南文化之先

岭南名家清朝人屈大均在论及岭南诗歌的两大流派时,曾说:“粤人以诗为诗,自曲江始;以道为诗,自白沙始。”

这里面开创岭南诗歌之先的“曲江”,指的就是张九龄。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张九龄最让我们熟知的身份是诗人。他的诗作《望月怀远》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流传千古,至今我们都耳熟能详。

《唐诗三百首》中也收录了张九龄的不少诗作,如《感遇十二首》、《晚霁登王六东阁》、《湖口望庐山瀑布泉》、《咏燕》、《赋得自君之出矣》等等,熟悉唐诗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

更主要的是,张九龄的“雅正冲淡”的“曲江之风”启迪了孟浩然与王维,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开创奠定了基础。孟浩然的一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不仅成就了张九龄也成就了自己,《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为山水田园诗派的杰作。

张九龄除了诗歌之外,文章也相当出众,早年间就得到了一代文宗张说的推崇,晚年有《曲江集》二十卷流传后世。

后起的岭南文人,如宋代余靖、元末南园五子、明代南园后五子、明末清初的岭南三大家以至清代的黎简、宋湘,在他们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地都可以窥见到“雅正冲淡”的“曲江之风”,这是岭南文学的独特风格。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张九龄被誉为“岭南第一人”的原因。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与关注,我是羚羊飞渡,中简堂历史文化交流群领头羊,擅长隋唐五代史。中正简素,立志弘扬历史文化,羚羊挂角,多元角度解读历史】

0 阅读:167

凌萱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