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现代建筑,柱子常是承重的主力,尤其是对高层建筑。建筑师在做设计时,常第一件事就是排柱网,布柱子。
而中国传统古建筑,柱子也是承重的关键。中国土木结构建筑,一直有“墙倒屋不塌”的说法。
意思是墙倒了,房屋也不会塌,因为墙不承重,与今天“承重墙”不一样。
可山西晋祠里有一座宋朝大殿,殿长31米,宽25米,大殿内部却没有一根柱子,可以说它是古代大跨度建筑的典范。
它是如何历经千年,在多次地震中,完好无损,至今保存完整,成为宋代建筑奇观。
这背后又藏着古人怎样的智慧?
晋祠圣母殿
1.晋祠圣母殿的奇观之一,殿内没有柱子晋祠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
传说它是为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
也有说法,唐朝时期,有位名叫李泌的官员在这里拜祭过一尊圣母像,而这尊圣母像传说是由西域传来的。
不管哪种传说,直到今天,这座宋代建筑都跨越千年,屹立不倒。
圣母殿
至于如何断定它的宋代的?主要是殿顶的木板上,如今还可以看到“大宋崇宁元年九月十八日奉敕重修”的刻字,有字为证。
在晋祠的众多建筑里,圣母最大最宏伟,最有代表性,也是参观者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
它的奇观很多,前檐廊柱上有八条木雕龙,个个栩栩如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雕龙柱。
晋祠圣母殿外殿
晋祠圣母殿盘龙
晋祠圣母殿盘龙
屋顶斗拱与挑檐工艺精湛,是《营造法式》(中国最早的建筑工程著作)活例子。
殿内宋代泥塑,至今保留完好,也是一绝。
圣母殿宋代泥塑
圣母殿宋代泥塑
可还有一处常被忽略的奇观,即大殿内没有一根柱子。
圣母殿高19米,相当于近6层楼的居民楼,放在今天得装电梯。
可在古代,没有电梯,还没有柱子,那建筑能牢固吗?遇上各种灾害不会塌了?
难道太原有先天的地质环境优势,不用考虑地质灾害?
2.圣母殿躲过千年,震中不倒对于抗震,太原自然不是高枕无忧,相反,太原还在山西地震带上。
据官方公布:“1978年,国家确定太原市盆地部分的基本烈度为8度,把太原市列入全国38个重点抗震城市之一;山区部分的基本烈度为7度,西部小片地区为6度。”
“在震区划分上,太原市位于华北与山西地震带的中部。”地质活动频度较高。
再看历史上,太原一直大震小震频发,从北魏到清代,有史料记载的就有80余次。
据史料记载,宋崇宁元年(1102年),太原6.5级震,建筑一片倒塌。
历朝历代,晋祠圣母殿都会受自然原因、人为、建筑风化等影响,修是常事。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圣母殿就曾重修,这在殿顶木板的刻字上就可以看出。而到了明朝、清朝,也都有修缮。
但不管怎样,圣母殿如今能保存下来,被我们看到,不得不说已经是最大的奇观。
其实对于房屋的牢固问题,先民早就意识到了。看上去再美,不安全不结实都是白搭。
那古人为何要省去柱子?不怕塌吗?
圣母殿结构
3.空间更好用,关键得有“新技术”支撑晋祠圣母殿是一座佛教大殿,取消柱子,那无疑在使用上更方便了。
殿内举办重大活动,空间会显得更宽敞,没有视线阻碍;善男信女们来殿内叩拜,也能直接看到殿内的全部雕像,不再有柱子遮挡。
这些需求使古人一直在为取消柱子努力着,直到辽代,当时的古代建筑师们,发明了一种建造上的新技术——“减柱法”。
“减柱法”示意
它是减少或移动部分内柱,使室内空间更开阔,它也又叫“减柱造”。
圣母殿使用“减柱法”,内外共减去了16根柱子。
圣母殿平面
而承重问题主要是通过前后的廊柱和四角的檐柱,来分担来自屋顶和屋架的压力。
“减柱法”内殿
古人使用斜向和平行的梁交构,用吊腰梁,并利用斜柱的拉力,来支撑屋顶结构。
这等于说,力就不是完全向下传递,而是斜向消减了。
这样一来,建筑便可以承受相对较大的重量和水平推力,抗震问题也能解决。
晋祠圣母殿盘龙
圣母殿外殿梁架
如今为了古建筑保护,圣母殿殿内已经用围栏拦住,无法进入,但站在大殿入口向里望,还是能看到殿内的宽敞。神龛中圣母形象也显得更加高大威严。
在建筑业内,晋祠圣母殿一直被看作宋代建筑的代表。
古人在圣母殿使用“减柱法”,需要考虑力学原理,还要考虑斗拱的搭建,需要有效地传导力,可以说必须得对设计与建造掌握得相当透彻。
晋祠圣母殿让我们跨越千年,看到古人的技艺,它被誉为"东方博物馆",不是徒有虚名的。
也正是这种“减柱法”技术,让圣母殿千年屹立不倒。
除了晋祠圣母殿,古代建筑中使用得多吗?
圣母殿
4.中国古建筑,常用“减柱法”其实,“减柱法”技术在中国古建筑中经常使用。
辽代发明后,便开始在寺庙、宫殿等建筑中使用,如辽代建筑山西善化寺中就用了。这种技术,如今依然保存完好。
到了宋代,除了晋祠,四川永寿寺等也有使用。
四川永寿寺
而到了元代,“减柱法”更是大规模使用,山西永乐宫便是元代使用的代表。
山西永乐宫
再到明清时期,北京故宫三大殿之一的保和殿,更是通过“减柱法”技术,让大殿空间开阔。
故宫保和殿也是使用“减柱法”的古建筑中,尺度最大,最有代表性的。
故宫保和殿
5.偷梁减柱,可不是“偷工减料”现在常有“偷梁换柱”“偷梁减柱”的说法,形容建筑物偷工减料、以坏充好。
但在宋代,人们也戏称“减柱法”为“偷梁减柱”,这种形容很直观。
它更不是贬义词,反而代表了当时先进的建筑技术。
其实早期的“减柱法”,匠人们是尝试减小柱子的厚度或间距,使空间显得大,但这减不了根本问题。
直到人们发明了“减柱法”。
除了使空间开阔,这种技术还有一个好处: 可以减轻房屋重量,降低成本等,妥妥是当时的“高科技”。
可以说,当时的晋祠圣母殿,技术难度就相当于今天的大跨度建筑(机场、火车站、体育馆等)。
它是建筑史上极大的创新节点。
今天,参观圣母殿的人,无不赞叹它的艺术魅力,而这背后,如果没有技术支撑,一切都等于零。
圣母殿
6.技术的背后,是对审美的追求如今,辽代建筑遗构中,最多的就是寺庙。
而除了功能上的各种利好,其实背后还藏着古人的审美观念。
尤其到了宋代,宋代美学主张“极简”,去掉一切可以去掉的繁琐成分。
北宋景德镇白瓷
玉壶春瓶 北宋·汝窑
减少柱子,可以使建筑结构更简洁,同时也更符合中国古代建筑中“虚实相生”的审美观念。
中国古人追求“天人合一”,建筑中也是,这种“减柱法”正好还可以实现这种理念,让人在殿内与环境融为一体。
就像乔布斯当年设计苹果手机一样,极简的造型,其实背后都是强大的技术在支撑。
可以说,从古到今、国内国外,需求是第一生产力。技术与艺术完的完美结合,才能产生一个好作品。
写在最后像“减柱法”这种传统技术,中国还有很多。
即便有些已经消失,但从现存的文物中我们仍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
它们都是宝贵文化遗产,值得今人学习。
资料来源:
《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中国建筑艺术史》,刘托著,北京: 三联书店出版社. 2021.
《传统文化十万个为什么》,中华书局编辑部,北京: 中华书局.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