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肾气丸大家族,不再吃错补肾药!

妙晴谈养 2024-09-19 15:25:14

古人讲“冬不藏精,春必温病”,意思就是:如若冬天没有做好养藏,那么来年春天阳气升发不好,人就容易生病。

“藏精”就是储藏阴精,冬季就是闭藏养精的季节。顺应季节,适当补肾养精是非常重要的。

说起补肾,最有名的便是地黄芄。地黄芄是个很庞大的家族,可简单归为两个分支,一组补肾阳,一组补肾阴。

如果把肾脏比作一盏煤油灯,肾阴就是灯里面的油,肾阳就是燃烧出来的光和热。

油太少了,便是肾阴虚,补肾阴,就是给油灯加油;灯太暗了,就是肾阳虚,补肾阳,就是让油灯再亮一些。

今天我们先来聊聊补肾阳的思路。

补肾阳,就是让油灯更亮一些,可以做以下3件事:

第1,往油灯里加油;

第2,把灯芯上面的污垢去掉;

第3,把灯芯往上提,把灯芯拨粗一点。

地黄丸家族里有补肾阳的四兄弟,就能把这三件事轻松搞定:

老大是肾气芄。

肾气芄是医圣张仲景开出来的方子,后面所有补肾的方子,都是从“肾气芄”发展来的。

组成: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桂枝,炮附子。

这个方子是《金匮要略》里的原方,就叫肾气芄,现在已经买不到张仲景原版的“肾气芄”了。如果想吃,只能按方抓药,自己煎煮。

肾气丸是如何补肾阳的呢?

第1步:给油灯添油:干地黄➕山药➕山茱萸。

地黄补肾阴,山药补脾阴,山茱萸补肝阴,把肝脾肾的阴分全都补一遍。

第2步:把灯芯上面的污垢去掉:茯苓➕丹皮➕泽泻。

茯苓祛脾湿,丹皮祛肝热,泽泻祛肾浊,这三味药如同清洁工,把肝脾肾的垃圾浊物排出来。

第3步:把灯芯拨粗一点,桂枝➕附子。

桂枝和附子,是整个方子的点睛之笔,是用来点火的。好比一盏灯,只有油没有火,它就不会发光,也不会发热。

方中加了桂枝和附子,把火一点,桂枝走心,附子走肾,心肾这2个开关一打开,身体的阳气就源源不断出来了。

肾气丸的思路很明确,三补三泻,边补边排,把污垢去掉,加上新鲜的油,最后再把开关点亮。

“肾气丸”开创了补肾的先河,至今无法超越。后世改动很多,在众多补肾阳的方子里,与其思路最接近的,就是“金匮肾气芄”。

金匮肾气芄,四兄弟里排行老二。

它是在肾气芄的基础上,加了牛膝和车前子,两味都是下行药,主要用来引血水下行,把下焦多余的血水排出来。

肾阳虚的人,容易腿脚浮肿,是因为肾阳不能汽化蒸腾,导致水湿停留下肢。这种情况下,用金匮肾气芄就很好。

排在第三的,就是桂附地黄芄。

它和肾气芄不太一样,把原来的干地黄改成了熟地,把桂枝改成了肉桂。改动之后,有什么区别呢?

1、生地偏凉,可通可补,熟地偏温,纯补无泻。后人把生地改为熟地后,方子更温热了,把通补兼施变成纯补无泻,吃了就更容易上火。

2、桂枝发散全身阳气,而肉桂是一个引火归元的药。医圣原意,是用桂枝,把肾中阳气的灯芯点燃了,然后把这股能量发散到全身,以补全身之阳。后人用肉桂,则是把全身的热能收藏到肾水里面去。

遗憾的是,现在药店没有原版的肾气芄,只能用改动过的桂附地黄芄来代替。

最后一位老四,是济生肾气芄,又叫加味肾气芄。

济生肾气芄,是在桂附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了川牛膝和车前子,主要目的就是,把下焦多余的血水排出来。

济生肾气芄和金匮肾气芄很接近,只有2味药的差别,还是地黄和桂枝。实际上,也是经方和时方的差别,金匮肾气芄是从经方演变来的,济生肾气芄是从时方演变来的,二者相比,优选金匮肾气芄。

介绍完了补肾阳的四款地黄芄,关键问题来了,到底该如何选择呢?

我的建议是:

1、桂附地黄芄,作为肾阳虚调理的基础方,比如怕冷,腰冷膝盖冷,尿频尿多,等这些基础症状,用桂附地黄芄就可以。

2、金匮肾气芄有排浊水的作用,身体下部有明显积水,比如有腿脚水肿,建议选择金匮肾气芄,也可以选济生肾气芄。

3、如果有肾阳虚的症状,吃了这几个中成药,效果都不太理想,那就可以按“肾气芄”原方抓药,自己熬汤药喝,比中成药效果好很多。

肾好,身体里的灯点才亮,也就有能量点亮心里的灯。

0 阅读:0

妙晴谈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