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王是变色龙,郡王指望朝廷帮他还债:记天顺年间的大明秦王家族

楼哥看明史 2023-12-16 21:59:33

前言: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六月的时候,明英宗朱祁镇收到了秦世子朱公锡的奏疏。除了例行的问安以外,里面还提到其父秦康王坟园之中的碑石,都是由罪臣撰文篆额,希望能够予以推倒重来。

壬寅,秦世子公锡奏: “父康王薨坟园碑石,系罪人王文撰文,陈循篆额,不可垂示后人。乞改命儒臣撰篆立石。”上曰: “君子不以人废言,姑已之。”—《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九》

秦康王薨于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六月,为他坟园碑石撰文的王文,是少保、吏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兼谨身殿大学士。另一位篆额的陈循,则是少保、太子太傅、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兼华盖殿大学士。

秦康王墓石雕

本年初南宫政变之后,太上皇帝朱祁镇重新复位,景泰帝朱祁钰则被废为郕王。身为景泰朝重臣,王文被当街斩首,陈循则廷杖一百贬戍辽东铁岭卫。

原本以父王坟园碑石为荣的朱公锡这回傻了眼,只能赶紧上奏弥补。好在此时的英宗已经巩固了自己的权力,正好拿这件事来彰显自己的宽容大度。那么整个秦王家族在天顺年间还有哪些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秦王朱公锡

朱公锡,生于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秦康王嫡长子,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册封为秦世子。英宗南宫复辟之时,朱公锡正在居丧守制,故而尚未袭爵。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对于秦康王坟园的碑石事件,英宗表面大度,内心却着实不快。如果不是秦康王与景泰内阁关系好,别人怎么会给他撰文篆额呢?所以此后世子多次陈请坟园外的种树之地,朝廷都未予理睬。直到朱公锡打算亲自去京师陈情,英宗这才让陕西三司对此事进行处置。

乙亥,书复秦世子公锡曰: “得奏,尔及康王坟园之外未有种树之地,欲亲赴京陈情。其事已令所司整理,道途辽远,可不必来。”—《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八十八》

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五月,秦世子朱公锡正式袭封秦王,世子妃王氏则进封为秦王妃。

秦王府宫墙遗址

朱公锡这个人很会来事,属于典型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种类型。除了折腾康王坟园,他还软磨硬缠,让朝廷为他重新修造了秦王府仪仗。接着又以王府之中要用到的纱罗、叚匹、三梭布和夏布,整个西安城都无人织造为由,请求派人去苏州、杭州等地“易买回府给用”。

这个要求虽然不算过分,但当年康王薨逝之时,朱公锡可是口口声声表示府中家口浩大,连丧葬之费都要向朝廷揩油。怎么这一转眼的时间,都有钱去江南大肆采购了?

其实如果只是这样,朱公锡这位秦王也算是宗室中的一股清流。事实上他的恶迹确实很少,唯一的缺点是耳根子比较软。朱公锡喜好佛教,王府典膳(管厨房的头)侯介揣摩上意,撺掇秦王去捐修一座古寺。

如果单单如此也就罢了,关键是秦王还想让皇帝御赐一块寺额。英宗很吃惊,你一个亲王不修书院修什么佛寺?想学白莲教吗?不准。然而侯介却不死心,估计是其中有利益输送,因为寺庙有比较值钱的僧侣名额,于是他唆使秦王再次向英宗上奏。

明英宗朱祁镇剧照

这回彻底惹怒了英宗,他特意给秦王降敕,将其大骂了一通。大意就是你这亲王是怎么当的?自己一点主见都没有?下人说什么就做什么?你要是不会做可以换人,自己好好反省。

此等琐事,听其拨置烦扰如此,其余府中之事不能持正可知。侯介已送法司,今后王宜谨守礼法,勿顺下人私情辄使,轻率妄动。庶全令名而无后悔。王其戒之。—《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一》

到了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的时候,眼见得襄王朱瞻墡两次赴京朝觐,朱公锡也提出想“诣京朝贺”。英宗都快气笑了,你什么档次,也和襄王比?襄王是英宗的嫡亲叔父,而秦王和皇帝的关系,不过是双方的曾祖父秦愍王朱樉和太宗文皇帝朱棣是亲兄弟而已。

秦愍王朱樉剧照

秦藩各支脉

大明秦藩的首封亲王,是太祖朱元璋嫡次子朱樉,死后谥曰愍。秦愍王共六子,其中长子朱尚炳袭封秦王,死后谥曰隐。秦隐王共四子,嫡长子秦僖王朱志堩、庶长子秦怀王朱志均先后无嗣而薨,最后由富平王以兄终弟及的方式袭封秦王,死后谥曰康。秦康王共四子,嫡长子即现任秦王朱公锡。

秦康王一脉

在秦康王四子之中,朱公锡其实伦序第四,但他是嫡子,所以才能越过三位庶兄袭爵。秦康王其余三子朱公铭、朱公镗、朱公鏳分别封为临潼王、郃阳王和汧阳王。

临潼王等人虽是首封郡王,享受二千石的岁禄,但里面的本色米只有五百石,剩下的都是不值钱的大明宝钞。经过朱公铭的力请,最终本色米部分才升到七百石。

此后郃阳王表示自家子女众多,希望朝廷能赐一位“小方脉医人”,即小儿科医生,英宗下旨从秦王府良医所拨给一人。而汧阳王则奏称秦王府承运门火灾之时,自己的仪仗、器皿等物都被烧毁,英宗也让工部“重造赐给”。

明代亲王府大门

然而诸王仗着自己年纪比秦王要长,平昔行事颇为嚣张。其中最过分的是临潼王朱公铭,这位人才自己在外面欠债,居然想让朝廷来帮他还。英宗虽然写信将其大骂一通,到底还是每年给他增加了一百石的本色米。

壬午,书复临潼王公铭曰: “先得王奏府中缺用,已增本色禄米二百石。今又奏欠私债,欲朝廷给还。但府库钱财将以供上帝、宗庙、百神之祀,备外夷赏赉、军旅边备之需。所入有限,何敢妄费?王在藩封自有常禄,今念亲亲之义,再以一年折色一百石与王本色济用。此后王宜撙节用度,免致欠缺。”—《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二》

秦隐王一脉

隐王四子之中二子绝嗣,一子袭爵秦王,只有宜川王一脉传了下来。

时任宜川王朱公鋺,隐王之孙、宜川庄靖王庶长子,从辈份上算还是秦王的堂兄。英宗对这位秦藩的近枝宗室也比较照顾,复辟之初便赐他西安府城内空地一顷七十亩,作为宜川王府的菜圃。

天顺年间秦藩世系图

此外身为袭封郡王,朱公鋺的岁禄只有一千石,本色、折色中半兼支。眼瞅着康王诸子无论是岁禄和本色比例都比自己高,朱公鋺也向朝廷上奏乞恩,拿到了七百石的本色米。

宜川庄靖王子嗣不少,其中朱公䤮、朱公鑺、朱公銉、朱公錔都被封为镇国将军,其妻也都被赐予镇国将军夫人的诰命和冠服。

秦愍王一脉

愍王六子之中除了长子袭爵,第六子安定王因谋反削爵除国之外,其余永兴王、保安王、兴平王和永寿王四脉子孙皆得以传承。

永兴王府:

早在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的时候,永兴王府两位辅国将军朱公钤、朱公铠,被当时尚未袭爵的堂兄朱公鉐大义灭亲,检举他们“败伦伤化”等事。景泰帝将二人削爵降为庶人,随即留在京师居住。

景泰帝朱祁钰剧照

而在英宗南宫复辟之后,一来要否定景泰帝的权威,二来留着两名低级宗室在京中毫无意义,于是将二人打发回西安,看守其祖父永兴恭宪王的坟园。皇帝生怕此时已经是永兴王的朱公鉐找二人麻烦,特意让尚未袭爵的秦世子朱公锡处置此事。

壬寅,书与秦世子公锡曰: “前者辅国将军公钤、公铠不遵祖训,恣为内乱欺毁等事,已降庶人覊留在京。今特送之回府,俱令看守永兴恭宪王坟园,俾其思过以图自新。所有家眷各令完聚,量宜养赡,毋令失所。惟世子亮之。”—《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五》

保安王府:

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的时候,保安王朱公鋉上奏朝廷,称姑母蓝田县主“坟茔颓圯”,想把姑父徐荣的折色俸禄暂改本色,作为“修理之资”。

县主的岁禄是六百石,其中本色米为三百石。蓝田县主死于三十年前,其坟茔确实已经破烂不堪。但改折色为本色,这算盘珠子打的皇帝在京师都听见了。果然户部善于体贴圣心,表示“无例难准”,英宗立刻点头支持。

明代秦王封国:西安

不过打一棒要给一个甜枣,皇帝随即封朱公鋉生母赵氏为保安怀僖王夫人,并且赐予诰命。而保安王府自洪武年间修建至今已有九十余年,朝廷也让军卫有司备料协助修理。

壬寅,保安王公鋉奏: “本府自洪武间开设,历九十余年。瓦泐木朽,不堪避风雨。乞敕军卫有司备料集工修理。”从之。—《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二十八》

兴平王府:

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八月二十日,兴平王朱志㙞去世,享年三十七岁,谥曰庄惠。

郡王去世之后,其岁禄就要住支。为了避免王府宫眷失去生活来源,英宗特旨赐予其食米每岁三百石。

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五月,兴平庄惠王庶长子朱公铄袭封兴平王。

秦愍王墓

永寿王府:

除了向朝廷索要医士一人,每岁官盐十引以外,身为天顺年间秦藩辈分最高的郡王,永寿王朱志埴一如既往的十分低调。

不过低调归低调,生儿育女的任务可一点没耽搁。从史书记载来看,天顺年间朱志埴已经有了七个儿子。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的时候,永寿王长子朱公铤的夫人嵇氏病故。朱志埴急得不行,赶紧从本境卫、府、州、县官员、军民之家的女子之中为儿子挑选续弦。

顺便提一句,明代秦藩唯一传承到明末的郡王,就是永寿王这一脉。

结语:有人说贵族的形成,需要岁月的沉淀,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在明英宗天顺年间,最炙手可热的顶流宗室,是皇帝的亲叔父襄王朱瞻墡,他可以两次赴京朝觐,秦王却一次都不行。但是等到英宗驾崩,宪宗继位之后,襄王的地位就已经有所下降。而在朱瞻墡去世之后,襄王府更是泯然于诸藩矣。

然而无论紫禁城内的皇帝怎么换,谁也不会轻视西安府内的那位秦王,秦藩一直都是“天下第一藩”。日后明武宗为了处置安化王朱寘鐇,号召天下宗室来给他议罪,排在诸藩之首的是年仅十三岁的时任秦王朱惟焯。没办法,秦王虽然辈分低岁数小,但人家地位高啊!

而秦藩宗室在明宪宗成化年间的故事,我们放到以后的文章中再讲。

3 阅读:366
评论列表

楼哥看明史

简介:主攻明史,希望能用不同的角度,看不一样的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