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平台转卖订单抽成近五成,“高德打车们”的监管与市场风险倍增

毕说 2024-01-17 07:32:29

毕舸

据上观新闻1月15日报道:近日,记者通过高德地图下单,系统显示订单被派发给方舟行平台的司机。单程共计11.77公里,用时35分钟,共支付车费40.2元,司机实收金额仅23元。也就是说,4成以上的费用都被平台收取。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现象并非个案,甚至有平台收入费用比例高达5成。

由此 ,网约车行业一种隐秘的“阴阳账单”现象被揭示:在新型聚合平台模式下,部分订单被层层转卖,导致最终抽成费用远超30%这一业内公认的监管“红线”,不仅侵犯了司机权益,也对乘客和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为何这一现象发生于网约车聚合平台?当前网约车平台存在三种发展模式——纯自营出行平台、自营+聚合出行平台,以及纯聚合出行平台。自营网约车平台由于具备自有的运力和服务体系,其抽成透明度相对较高,更易于监管。相比之下,聚合平台运营模式的特点让问题更为复杂隐蔽,需要监管部门从制度层面予以关注和规制。

聚合出行平台以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在短短几年内异军突起,成为各大流量平台变现的新路径。通过聚合多家中小出行服务商,平台将海量订单分发给各个承运方,看似高效整合资源,实则滋生了“订单转卖”的灰色地带。流量平台将订单分发到一众中小平台,中小平台再匹配订单给到具体的承运司机,分发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费用,也就是订单的“转卖费”,平台收取的转卖费有时甚至会高于实际承运平台的抽佣。最终导致司机实际收入大幅缩水,乘客支付的车费大量流入中间环节,而非直接用于提升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网约车订单被转卖,实质上是利益的层层分包。在这一过程中,原本属于乘客与平台之间的服务关系,被扭曲为复杂的利益链条。每一层转卖,都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对于聚合平台而言,他们乐于通过转卖订单获取高额利润,还逃避了原本应当承担的责任与风险。这种利益分包的模式,将原本简单的交易变得复杂化,从而滋生了诸多问题。

与此同时,这一模式严重挤压了网约车司机的合理收入空间,长此以往损害司机职业尊严,降低服务质量,并可能导致驾驶员因过度劳累引发的安全隐患。

对于乘客而言,高昂的中间费用实际上是由自己来买单,降低了出行性价比,同时也削弱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在订单被转卖的过程中,服务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可能会降低车辆和服务标准,导致乘客的出行体验受损。此外,由于责任被层层分包,聚合平台、服务商、司机三者之间责任界限模糊,乘客的投诉与纠纷很难得到妥善解决。

对于整个行业而言,网约车订单被转卖带来的危害更是不可小觑。一方面,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导致不正当竞争加剧;另一方面,它损害了行业的形象和公信力,使消费者对网约车行业的信任度降低。这种不规范操作,也无疑挑战了有关部门对于现行网约车行业的监管要求,与此前明确提出的减低平台抽成比例、为司机减负、让乘客出行更安全可靠等要求背道而驰,长此以往,这将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事实上,监管部门已明确要求网约车平台合理设定并公开抽成比例上限,然而,通过转卖订单的方式规避这一规定,无疑是对监管权威的公然挑衅。这不仅加大了政府对于新兴业态有效监管的难度,更可能诱发市场秩序混乱,破坏行业的健康发展环境。

显然,高德打车为代表的网约车聚合模式,正面临监管与市场双重风险。2017年,高德就以聚合打车的形式上线了网约车业务,聚合平台的核心特性在于其“聚合”二字,它不直接拥有和管理车辆,而是通过搭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将众多第三方网约车服务商汇聚于同一平台之上,实现资源共享、运力整合。这一模式显著降低了平台的固定资产投入成本,使企业得以专注于技术开发、用户体验优化及市场拓展等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换言之,聚合平台链接供需两端,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和技术优势,为乘客提供一站式的出行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各网约车服务商带来了稳定的订单来源。

然而,轻资产运营模式的长处与潜在问题并存。从积极层面看,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固定投资风险,使得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市场份额,形成规模效应。同时,聚合模式下,乘客能够享受到多样化的服务选择,满足了不同需求层次和价格敏感度的客户群体,进一步激活了市场竞争活力,促进了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高德打车也得益于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2022年9月20日,《晚点LatePost》发文称,达到每日接单量550万单-600万单后,扣除一系列硬性成本,高德打车业务已实现盈利。

然而,如同硬币的另一面,轻资产模式也暗藏隐忧。一方面,由于聚合平台不对实际承运过程进行直接管理,对于服务质量、安全监管以及司机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控制力度相对较弱,一旦出现纠纷或安全事故,平台责任边界模糊,可能面临来自监管机构和社会舆论的双重压力。据南方财经1月12日电,根据黑猫投诉网站数据显示:同程出行服务、智行火车票和高德地图打车排在1月11日投诉回复增长率前三名,分别增长173.33%、128.21%和115.38%。

另一方面,订单转卖过程中产生的高额抽成现象凸显出该模式在利润分配上的复杂性,若不能妥善处理好与入驻服务商的利益关系,不仅可能损害司机收入,还可能导致乘客支付过高费用,最终影响到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声誉。

更为重要的是,当网约车平台陷入高额抽成的漩涡时,司机群体的职业尊严与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乘客对于服务品质的要求也无法得到满足。长此以往,必将导致供需两端的信任危机,侵蚀平台的核心竞争力,甚至可能导致整个行业生态的恶化。中国网约车行业已经进入强监管时代,近年来,主管部委和地方对这一新兴业态的监管力度显著增强。2016年,《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出台,此项政策为网约车行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要求所有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及驾驶员必须取得相应许可,并明确平台企业的责任边界,包括安全运营、信息保护、服务质量等。影响方面,它标志着网约车从野蛮生长进入规范化运作阶段,提高了行业门槛,淘汰了一批不合规的参与者,推动了整个市场的健康有序成长。

2021年,《关于促进交通运输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发布,提出了建立从业人员权益保障机制、完善劳动关系认定制度等措施,为从业人员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权益保障。

2022年启动的网约车“阳光行动”,要求各大平台公开计价规则、合理设定并公开抽成比例上限。这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知情权,还迫使平台调整抽成策略,减轻司机负担,从而提高行业整体吸引力和稳定性。

2023年4月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网约车聚合平台规范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首次专门针对网约车聚合平台进行规范,明确了在特殊情况下如离婚、法人终止等分配股份时,过出方和过入方应合并计算减持额度的规定,强化了对股东行为的约束,避免通过股权变动规避减持限制。对于聚合平台而言,这意味着在拓展业务的同时,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加强内部治理,确保所有合作方均能合规运营,防止因合作伙伴问题引发的连带责任。

此外,各地城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细化规定,例如设置网约车数量管控、规定车型标准、提高驾驶员准入门槛等。这些措施一方面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另一方面也使得网约车运营平台在选择合作对象时面临更高的筛选标准,必须在满足各地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整合运力资源。

也因此,合规,然后发展,成为网约车时代各大平台的核心命题。纯自营出行平台的重资产运营模式,有利于平台对于车辆、司机、运营、售后、数据等全链条管理,而高德打车为代表的网约车聚合平台,将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合规压力。一旦发生多起恶性安全事故,同时其高抽成引发司机和乘客大量投诉,网约车聚合平台可能面临比之前更为猛烈的整治风暴。

显然,“高德打车们”需深度践行依法合规经营,优化商业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注重社会责任,构建健康的产业链生态。唯有如此,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连接乘客、司机与众多出行服务商之间的高效桥梁,推动中国网约车行业走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这是司机与乘客之于“高德打车们”的期望,也是监管部门的刚性要求,“高德打车们”能承接住么?

喜欢本文及作者,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1 阅读:524
评论列表
  • 2024-01-17 10:47

    必须取缔聚合平台!聚合平台经营网约车业务违规又违法!

  • 2024-01-17 23:35

    这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了,滴滴、高德、美团都把部分订单卖给了小平台。[吃瓜][吃瓜][吃瓜]

  • 2024-01-17 13:36

    中国人挣钱都是如此

  • 2024-01-17 20:01

    没车没人随便就成立一个平台当然有问题了

毕说

简介:专注于 互联网与时事评论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