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娘在此
可能在9月8日之前,就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大洋彼岸那个古老帝国的女王离世,会在简体中文互联网里激起如此大的回响。
一个时代落幕、告别女王、女王走好……在自媒体上有如此多的怀念文章,以至于开始有人感叹,我们对于这位资本主义帝国封建残余的关注,真是超乎此前想象。
但我们真的是超乎寻常的在乎这位女王吗?我觉得不是。
永远雍容、淡定、从容的女王,对很多英国人来说,是“定海神针”,撑起了日不落帝国最后的体面。但相信对于简体中文的绝大多数网友来说,与其说是怀念女王,不如说是怀念伊丽莎白女王在位的这段属于全球化的黄金年代。
1952年2月6日,伊丽莎白女王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登基。如今70个年头过去,她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而她在位的年份,也见证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和平开放的年代。
女王的离世,可能真的是是一个转折的符号——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要面临的,是一个确定性极度缺失的未来。
01
英女王去世,英镑已跌至37年新低。这是撒切尔夫人1985年执政以来的最低水平。在英美货币对价交易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英镑比美元便宜的情况。
英镑的下跌固然有诸多因素影响,比如能源危机、首相换届。但恐怕对于信心影响最深的,还是女王的告别。
英国皇家传记作家罗伯特·哈德曼在传记《女王的旅程:伊丽莎白二世》的序言中写到,“女王是亘久不变的声音,还有粘合剂。”
失去了作为“定海神针”和“粘合剂”的女王后,英国和英联邦将走向何处,无人知晓。
对英国来说,目前经济前景充满挑战:面临两位数通胀和经济长期萎缩的双重威胁,英国央行警告衰退将持续一年以上。
英国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贸易实体、经济强国以及金融中心,是世界第六大经济体系,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国家之一。根据最新调查,英国在全球化指标上排名第四。英国首都伦敦是全球两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和纽约齐名。英国经济被广泛形容为盎格鲁·撒克逊经济模式。
所谓盎格鲁·撒克逊模式,是指以英美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实行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主要是通过一张市场,无形的网,通过市场的调控来实现经济的自由和市场效益的最大化,政府不参与当时的任何的经济政策,也不参与经济的决策,完全由市场来调控,由市场来决定经济发展的走向和经济发展。
这一模式由撒切尔夫人和当时的里根总统所提出。
02
撒切尔夫人信奉货币主义理论,她在1979年上台后开始大刀阔斧的放松管制改革。她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打击工会力量,对内推行自由市场,对外采取自由贸易,并实行资本的自由流动。这些措施重振了英国经济,使其GDP增长率从70年代的1.9%提高至80年代的2.6%。经济增长延续到了90年代和21世纪的头十年。
而撒切尔夫人的作为,离不开女王的支持。
《王冠》第四季真实的将伊丽莎白二世和撒切尔夫人的关系展示在观众的面前。游离、对立和冲突似乎是这段宫斗的关键词。
但事实上,这两位君臣却不仅仅只有冷漠和冲突的关系。
接受过采访的英国官员或者王室工作人员都同意这样的观点,那就是伊丽莎白二世和撒切尔夫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在服装上的打扮,撒切尔夫人会选择模仿女王的打扮。甚至是帽子、手套、外套都有女王的痕迹,这一迹象表明撒切尔有意再向女王靠近。
在撒切尔夫人辞职之后,撒切尔成为了全英国的“公敌”,当人们都在排斥她的时候,伊丽莎白二世却默默的为她颁发了一枚勋章。
一般情况下,英国女王不会参加非王室成员的葬礼;但在撒切尔夫人去世之后,伊丽莎白二世还罕见地参加了她的葬礼,这也是在丘吉尔去世之后,英国女王第二次参加英国前首相的葬礼。
如今,英国再次迎来了一位女首相。但估计很少有人会相信,如今的查尔斯和特拉斯,能够复刻女王和撒切尔夫人的辉煌。
03
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红利,离不开撒切尔夫人和里根联手开创的、基于包容合作的全球化体系。
时间回到1986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于第一次访问中国,她也是第一个访问中国的英国君主。
伊丽莎白二世访华的第二天,与邓小平在钓鱼台国宾馆见面。
据说,平时会见客人,邓小平在谈话时几乎一支接着一支吸烟,而这一次会见伊丽莎白二世过程中,他知道女王不吸烟,因此一支烟都没有抽。访华结束后,伊丽莎白二世在感谢信中特别提到这件事:
“但愿未吸一支烟没有使您太难受,实际上,我们不会介意的,但我们仍感谢您的好意。”
相比当下全球所弥漫的焦虑、隔离、冲突与对立,哪怕是从这样一个细节里,人们也能真切的感受到,历史深处所传递的温情。
在她在位的这些年中,香港顺利回到了中国的怀抱,中英合作也持续在推进之中。尽管女王从未对外界发表过观点,但行动是最好的证明。
有媒体评价说,英国王室长期作为一种精神信仰而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女王伊丽莎白稳定从容的魄力和人格魅力。1952年,伊丽莎白女王即位时,英国仍然维持着大英帝国的大部分疆域,正是靠着女王的感召力和频繁的出访,让后殖民地时代的英联邦国家仍然能维持对英国的文化向心力,同时也维系着英国与各国的关系。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也曾说,伊丽莎白女王,是不安全的世界中一个代表团结的符号。
如今这位传奇女性离开了,我们的世界要走向何方,没有人心中会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