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将建立完善,能源保供特别债累计规模破千亿

标准排名官号 2022-11-07 20:50:42

文/标准排名分析员 李霞

绿色要闻

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将建立完善

10月3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更加健全。到2060年,技术水平更加先进、管理效能更加突出、服务能力更加高效、引领国际的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全面建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有力支撑碳中和目标实现。

点评:目前,中国已建立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实施方案》作为其保障方案之一,明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工作总体部署,为相关行业、领域、地方和企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11月1日,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保障高质量发展合理用能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原料用能具体范畴,指出用于生产非能源用途的烯烃、芳烃、炔烃、醇类等产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等,属于原料用能范畴;若用作燃料、动力使用,不属于原料用能范畴。

点评: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利于科学客观反映相关产业能源利用实际情况,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

南水北调中线完成2021-2022年度调水目标

11月1日,水利部表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顺利完成2021-2022年度(2021年1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调水任务,年度调水92.12亿立方米,为年度计划的127.4%,连续3年超过工程规划的多年平均供水规模85.4亿立方米,年度调水量创历史新高。

点评:据统计,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总量已超过57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达到1.5亿人。其中,向沿线河湖生态补水超过92亿立方米,同时助力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区水位止跌回升。

科技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11月1日,科技部发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实施方案》,统筹提出支撑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为生态修复技术突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点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该方案的发布凝聚科研合力、强化科技支撑,以此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1月3日,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意见》共7个方面20条,涉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明确生态环境保护具体事项牵头部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履职尽责,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报告制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落实情况督办,加强督察问责和正向激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保障等内容。

点评:《意见》的制定出台有利于推动职能部门更好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明晰权责、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全国碳市场2021和2022年度配额分配工作即将启动

11月3日,《2021、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鼓励大容量、高能效、低排放机组和承担热电联产任务等机组,支持优化电源结构,充分发挥碳市场降低社会减排成本的作用。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基于应发放配额量和已发放预分配配额量,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在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配合下,做好全国碳市场2021、2022年度配额发放工作。

点评:该征求意见稿旨在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的重要作用,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与2022年度配额分配工作。

绿色城市

青海2025年实现自然保护地占全省40%

日前,青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达到全省面积的4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8.8%,湿地保护率达到66%,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数保护率达到8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有效保护率达到国家要求,长江、黄河、澜沧江、青海湖等重点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得到明显改善,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稳步提升,初步形成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

点评:此次青海印发的文件旨在确保重要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生物遗传资源得到全面有效保护。到2035年,青海特色生态文明体系全面建立,生态文明高地基本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更加健全,并为建设美丽中国打造青海样板。

广东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近日,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目标提出,到2025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20年提高约20%,单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用水量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超过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不低于6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60%等。

点评:该方案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补齐资源回收利用设施能力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数TOP50第27名:珠海将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管控

近日,珠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海市“十四五”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市重点行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将力争比2020年下降8%以上;到2035年,将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控制度和长效机制,重金属污染治理能力、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将得到全面提升。并对重点重金属和重点行业也进行了明确:重点重金属包括铅、镉、铬、砷等,重点行业包括重有色金属冶炼业、电镀行业等。

点评:《实施方案》在强化重金属污染源头管控、完善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管理、深化重金属污染环境整治、全面推进重点重金属减排、有效防控重金属环境风险等方面进行了部署。

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数TOP50第28名:西宁生态保护类指标占绩效考核指标权重达30%

据了解,西宁市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作为考核重点,把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工作全面融入绩效考核,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树起生态保护优先“风向标”。2022年,各县区(园区)制定个性化年度考核指标42项,生态保护类指标权重达30%。

点评:西宁市持续优化指标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推动考核工作从单向发力向多点汇力、靶向聚力转变,促使生态文明建设各方面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绿色地产

2022中国绿色低碳地产指数TOP30第2名:中海发展前10月累计合约销售2325.94亿元

11月4日,中海发展发布截至2022年10月31日止十个月物业销售和土地收购更新公告。公告指出,10月中海发展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312.91亿元,按年上升15.1%;已售楼面面积约为145.56万平方米,按年上升15.1%。前10个月,中海发展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金额约2325.94亿元,已售楼面面积约1068.21万平方米,分别按年下跌23.1%及29.9%。

点评:在中海发展十月的合约销售中,北部大区及南部大区仍为其主要业绩贡献区域,两地区合计145.35亿元,占总合约销售的46.45%。

2022中国绿色低碳地产指数TOP30第14名:碧桂园第四季度预计将交付约28万套房屋

11月4日,碧桂园官微发布消息称,当天碧桂园举行月度管理会议。在会议上有关保交付的问题上其管理层透露,2022年前三季度,碧桂园集团连同其合营公司和联营公司已在30个省份267个城市910个区(县)累计合同交付约45万套房屋,累计交付面积超5300万平方米。据了解,今年第四季度碧桂园预计还将交付约28万套房屋。

点评:当前房地产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保交楼是夯实品牌、走向未来发展的通行证。今年前10个月,碧桂园累计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3094.3亿元,同比下降幅度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2中国绿色低碳地产指数TOP30第22名:保利发展10月新增房地产项目8个

11月4日,保利发展发布关于本公司获得房地产项目的公告,自保利发展10月份披露公司获得房地产项目以来,其新增加房地产项目8个,新获用地面积32.82万平方米,需支付价款约145.81亿元。

点评:据悉,保利发展此次新获的8个房地产项目分别布局在广州市1宗、佛山市2宗、东莞市1宗、福州市2宗,杭州及苏州各1宗。1-10 月,保利发展实现签约面积2181.69 万平方米,同比减少 23.76%;实现签约金额3631.14 亿元,同比减少21.10%。

绿色食品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1名:双汇发展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45亿元

10月25日,双汇发展披露三季报。数据显示,双汇发展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5.33亿元,同比下降12.61%;净利润40.66亿元,同比增长17.75%。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66.31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达13.35亿元,同比增速为45.81%。作为国内头部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双汇发展今年前9月肉类产品(含禽产品)总外销量232.4万吨,同比下降4.89%。

点评:双汇发展表示,肉类外销量下降主要是受进口肉销量同比下降的影响,营业总收入下降主要是由于猪价、肉价下降较大影响。从中长期来看,屠宰业和包装肉制品业依然是公司业务的重点,未来发展较快的新产业有上游养殖业和预制菜业务。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19名:永辉超市安徽保供销售变质肉被罚60万

日前,据中国消费者报消息,永辉超市销售腐败变质猪肉被罚60万元。据悉,10月29日,群众举报称,安徽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向保供的隔离小区提供存在异味、不新鲜保供肉,涉嫌销售腐败变质猪肉。合肥市瑶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立案调查显示该企业10月29日向保供隔离小区供应的猪肉因分装、贮存、配送周期较长且未严把产品质量关,造成保供猪肉腐败变质。并依法拟对该公司予以从重处罚:没收违法所得4050元;没收违法销售的腐败变质猪肉;罚款60万元。

点评:安徽合肥市内一永辉超市的包子上有蟑螂,近日一度登上热搜。据透露因为疫情的原因,11月1日包河万达永辉超市才再次开业,可能跟停业有关。频频出现食安问题,希望永辉超市以后从严把控制,加强卫生监管。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48名:三全食品新产品持续增长对盈利质量贡献明显

10月31日,三全食品接受105名投资者调研,并回答7大热门问题。在新品方面,三全鲜食“生”系列产品以水饺、馄饨、小笼包为主覆盖多个品种,已在全国大型商超系统全面铺开,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在包括涮烤、手抓饼、油条、发面小笼包、云吞、蒸煎饺等系列产品的次新品方面,随着与客户粘性不断增强,销量也实现持续增长。前三季度,新产品市场动销情况整体较好,持续增长对盈利质量贡献明显。

点评:在新产品业绩助力下,三全食品第三季度收入15亿,同比增长5%,归母扣非净利润8500万元,同比增长52%;前三季度收入53亿,同比增长5%,归母扣非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44%。

绿色股票

前9月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19.8GWh

11月2日,据能源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发布数据显示,1-9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总量达341.3 GWh,同比增长75.2%。其中,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19.8GWh,同比增长100.3%,全球市场份额为35.1%,较去年同期的30.7%增长4.4个百分点,位居全球第一。

点评: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已形成包括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高镍电池以及高性价比的磷酸铁锂电池等在内的产品系列,目前正全面推进钠离子、M3P、凝聚态、无钴电池、全固态、无稀有金属电池等电池技术布局。

中国石化今年累计向储气库注气近28亿方

日前,中石化新闻办发布消息称,截至10月31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今年已累计向文96、金坛、卫11、文23等9座储气库注入天然气近28亿方,日调峰能力达1500万方以上,可满足3000万户家庭一天的用气需求。

点评:冬天对天然气的需求非常大,中国石化正在持续推进储气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天然气注气工作,为今冬明春保供季夯实了资源基础。

中环装备拟以111.64亿元收购环境科技等公司股权

11月3日,中环装备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中国环保购买其持有的环境科技100%股权、通过发行股份方式向河北建投购买其持有的中节能石家庄19%股权、中节能保定19%股权、中节能秦皇岛19%股权、中节能沧州19%股权、承德环能热电14%股权;同时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0亿元。

点评:本次交易完成后,中环装备将整合标的公司的竞争优势,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扩充上市公司在节能环保领域的产业布局,致力于成为环保领域的综合服务商。

绿色金融

能源保供特别债累计发行规模突破1000亿元

日前,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能源保供特别债累计发行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据悉,能源保供特别债精准设计,由中国国新、中央发电企业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总额2000亿元,募集资金专项用于支持中央发电企业,提升能源电力保供能力,加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国新、中国大唐、国家电投、中国华能、大唐国际等5家企业已合计发行10期能源保供特别债,金额合计1020亿元。

点评:进入11月,北方地区陆续进入供暖季,能源需求增加。能源保供特别债的及时发行,将有效解决发电企业负债率高、融资难问题,为迎峰度冬能源保供提供充足资金支持。

国内首个森林相关绿色金融银行试点合作开启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北京代表处)与北京银行就 “大宗商品供应链绿色金融试点”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正式宣布将在大宗商品供应链绿色金融试点方面开启合作,开创中国森林相关绿色金融试点银行项目的先河。

点评:据了解,WWF北京代表处与北京银行的这次携手,将对我国探索大宗商品供应链绿色金融发展经验,推动全球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绿色科技

“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11月2日,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公布的《“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指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防范生态环境风险为重点目标,研发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修复、固废减量与资源化利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与风险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高端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引领环保产业跨越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完善适合生态环境学科、产业特点的科技创新模式,构建面向现实与未来、适应不同区域特点、满足多主体需求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点评:《规划》强化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机制改革,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与金融服务的结合。在政策推动下,金融资本有望加强对生态环境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力度。

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绿色制造支撑体系将加快构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2022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绿色制造支撑体系,把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双碳”工作重要抓手,全面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

点评: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绿色制造支撑体系,是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双碳”工作重要抓手,有助于全面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

我国环保电缆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35千伏聚丙烯低碳环保电缆在天津落地应用。据估算,相比于传统电缆,一条新型聚丙烯电缆因绝缘材质耐高温特性,相同电压等级电缆可承载最大电流提升1.2倍。在生产和铺设施工环节,新型聚丙烯电缆降低了电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能耗,且废弃环保材料可百分百回收再利用。

点评:这是我国35千伏环保型电缆首次挂网运行,也是环保电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35千伏环保电缆生产制造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

绿色汽车

9月全球新能源车市突破100万辆

据Clean Technica数据显示,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04.03万辆,同比增长51.7%,环比上涨22.7%,市占率达17%(较8月上涨2个百分点)。其中纯电动车同比增长50%,插电式混合动力同比增长54%。1-9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81.53万辆,若照此速度增长,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千万辆。

点评:9月,全球新能源车市突破百万辆大关,再次刷新历史纪录,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这一细分市场进入了一个暂新的历史阶段。

绿色国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签署谅解备忘录

11月1日,在中新双边合作机制会议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新加坡共和国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新加坡共和国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关于在市政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约定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重要平台之一,在城市水资源管理、环境整治、海绵城市、污水处理等领域开展合作。

点评:该合作文件的签署,将深化中新两国在市政环境治理和水资源利用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取得更大成就。

欧洲30年气温升幅为全球平均水平两倍以上

11月2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称,过去30年里,欧洲气温上升幅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多——是各大陆中最高的。报告指出,在1991年-2021年这30年间,欧洲地区明显变暖,平均每十年气温上升0.5摄氏度。从1997年至2021年,高山冰川的冰层厚度减少了30米。格陵兰岛冰盖正在融化,导致海平面加速上升。2021年,欧洲地区洪水、风暴等灾害导致数百人死亡,直接影响50多万人,造成超过500亿美元经济损失。

点评:随着变暖趋势持续,异常高温、野火、洪水和其他气候变化因素将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应对全球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课题。

绿色曝光台

上市公司天安新材子公司浙江瑞欣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因不符合危废贮存标准被处罚10万元

处罚文号为嘉环(善)罚〔2022〕113 号的处罚信息显示,2022年7月7日,执法人员对瑞欣装材位于嘉善县姚庄镇东方路669号的厂区进行执法检查,现场正在组织生产,该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废胶渣,属于危险废物(900-014-13)。执法人员现场发现,瑞欣装材RTO废气处理设施南侧有危险废物贮存场所一个,存放有废胶水桶约100个,桶内有废胶渣,该贮存区域无围堰、无导流沟和收集池等,不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标准。由此,瑞欣装材被处以罚款10万元。

点评:环境风险日渐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经营风险之一。环境风险关乎企业发展,也关乎企业形象。企业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0 阅读:0

标准排名官号

简介:标准排名官号,绿色指数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