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特征来看,企业经营环节,必然涉及企业资本的投资行为。企业资本的投资行为,必然涉及的不是资本的消失,而应该是一种资本的转换。很显然,企业资本的这种转换过程,是导致企业责任问题发生的必然性影响因素。所以我们有必要结合企业实践,清晰资本投资,资本转换存在的基本形式,分析企业中责任的演变,为相应的责任落实寻求依据。
一 研发费用带来的责任问题研发费用,是一个企业希望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的必然投入,也历来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就常识而言,一个从事产品产业性开发服务市场的企业,为了提升自身面对市场的竞争优势,必然要发生研发费用。通过研发不断创新性提升自己,只要是产品性企业,几乎都有类似的环节或经历。同样,具有一般企业常识的人都知道,资金一旦作为研发费用发生了,再要以原资本形态返回来(指未经营交换回收之前),具有不可逆转性。也就是说,研发资金一旦投入,就必然的会转化为另外一种价值资源形态,既不能是消失,也不可能再以原资金形式存在。而会表现为一种新的价值资源结果,这种结果一般会表现为信息形式,或者物化形态。对于企业来讲,企业投资的研发费用一旦发生,研发结果从形式上理解,是企业应该得到的结果。但在企业实践中,我们不难理解,这种结果已经处于不确定之中,因为它没有正式的库存概念。企业有资金物料等资产账务,普遍没有对投资信息化研发结果、尤其是中间环节结果存在,以及存在状况管理的机制。至少,在企业内部,目前基本没有这种结果被规范化价值量化管理存在的地方。很显然,企业的资本包括固定资产、物料等,都有具体的明细分类和管理责任人,但人力资源对研发等投资资本的消耗,却没有量化的与企业资产关联挂钩存在的概念。可以说,在研发体系,截至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比较清晰的企业内部规范的标准化的与研发投入额度有关的信息化研发结果价值量化管理的责任体系。也就是说,在现实的企业中,与投资研发相关的劳动价值结果的存在性管理,缺乏保障的依据是一种现实的客观存在。很显然,企业这类责任承担失效或者模糊,与研发投资发生后形成的结果存在性管理的量化责任模糊,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 销售费用带来的责任与危机销售工作,是企业资产循环增值得到实现的另一个关键环节。销售作为市场开拓性行为,更多的体现的是对资源的整合能力,我们这里不讨论企业投入品牌效应所发生的投资。就常识而言,任何销售行为,同样是一种以资本消耗为前提的资本转换行为在前的开拓经营的基础性活动。很显然,除过品牌塑造发生的投入消耗,一般销售活动过程,几乎都是与人打交道的活动过程。企业让张三从西安去北京出差,进行相应的销售活动,张三开资了一大笔差旅公关销售费用,按销售出差费用报销了,按目前的处理模式,在财务作为资产已经不存在了。但问题是,该销售费用换来的劳动结果,在什么地方存在和管理,目前在企业中已不能找到它被严格的组织规范化、价值量化存在和管理的地方。很显然,如果我们在企业内部找不到销售费用换来的劳动结果(和工厂加工的产品零件中间环节道理一样)的量化存在规范管理的地方,我们也就谈不上对企业投资销售活动的劳动结果,有管理保障的依据。如果我们对该类劳动结果没有保障管理的依据,以及相应的责任量化界定基础,而企业投资行为已经发生,资本已经消耗,但消耗形成的结果,却没有确切的保管的地方,和明确的量化责任界定与落实依据,由此带来的企业危机就可想而知。
虽然有企业对所有业务建立项目库,对项目开资进行统计管理。这样做虽然企业不知道该项目的劳动结果状况,但至少知道为该项目的劳动结果支付了多少投资的基本资讯。在企业领域,除过实物性劳动结果存在库存管理责任机制,关于企业投资形成信息化劳动结果的管理,至今在不确定中徘徊是一种客观现实。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企业投资销售行为形成的劳动结果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导致企业责任承担主体缺失和不公平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对研发销售投入管理潜在的危机企业的研发投入,销售投入,都是在企业管理决策活动下的基本企业业务经营活动的基础。我们的问题是,企业投资研发销售等业务经营活动,必然形成相应的劳动结果,这个劳动结果的存在,在企业内部,缺乏严格规范的量化管理的措施办法和界定机制,也缺乏相应的机构量化责任管理,是企业现实。而执行具体研发销售任务的员工,在执行完任务后,一般会有一定的计划总结汇报,这种汇报也就是配置资源领导知道的状态。问题是,汇报总结的接收对象等直接参与人,一般也会得到相应的结果。这是信息特性所决定的,这些都与投资责任相关联,却缺乏有效的存在落实机制。对于企业来讲,很明显,这种投资开发与销售投入后,形成的结果在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严格的组织化量化管理机制。也就是说,这种价值化的劳动结果,在企业内部找不到组织化量化管理它存在的地方,或者说像财务库存管理一样严谨的机制。但投资形成的结果,却以价值信息形式客观的存在着,存在在具体的执行人员和参与管理者之中,或者说由他们掌握着。按照企业分工,这些中间环节的价值结果,并不是企业投资者来掌握或者相应的组织机构在管理。而企业投资应得的劳动结果,这时演变成了企业对这类人的依赖。但这类人对该投资结果的责任,却没有像实物环节一样的法定的责任界定类以人为基础的存在机制。这种价值资源信息以该相关人为基础的严格的规范的量化存在界定和责任落实与管理机制缺乏,那么,由此带来的企业危机就不难理解。
再从信息化管理岗位来看,即便是有的企业对价值资源信息有严格的管理,也只是对本信息资源的管理,没有与原资本投入额度相关联的价值量化基准。比如企业的网络中心,信息中心,在现代企业也是普遍设置的部门。但是,在上述部门管理的这些信息,真正的价值化的量化责任规范的基础,并没有形成人们认可的标准。如果企业中的y先生管理全公司的研发商务投资形成的价值信息(一种无形化资产)类资源,那么,他的责任到底是多少,我们也并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的价值责任基准。而如果是企业的资金或者物资涉及的出纳库管等职位,我们不难想象,具体管理者的责任规范已经量化到了一分钱。帐物只要对不上,都会引发相应的责任问题,提供实物类的工人农民普通劳动者,同样责任也是落实的。但是,在企业投资形成的信息化劳动结果这类价值资源的存在性责任管理环节,这些像企业物料等一样由真金白银换来的价值结果,而且是现代企业资金消耗量更大的环节,目前在实践中还处于缺乏规范、非常荒唐的粗放型管理阶段。如果说企业存在危机,存在不公平现象,不难看出,这才是企业最大的危机所在,也是企业内部不公平现象产生的根源。
从企业的管理实践来看,企业投资形成的这类无形类价值资源,在企业内部可能有分类,比如划分为技术体系、销售体系、管理体系等,但并没有有效解决企业投资后形成的这类无形化价值资源量化管理责任的落实机制。从企业实践来看,这些才是构成企业危机的核心性影响因素,是企业责任落空导致企业危机的主体因素,也是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公平性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或者说谁对企业投资行为发生后形成的无形化劳动结果负责,即企业投资行为发生后,投资行为形成的劳动结果的价值成本量化与管理责任,在目前情况下,这类价值资源在企业内部的责任承担主体并不清晰。企业投资的应得结果,是企业增值的基础。如果说这种情况下承担企业投资结果的责任主体落空,我们谈企业财富增值与安全,谈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谈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显然就缺乏落实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