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一向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因为和大家的切身利益相关。
尤其是企退员工和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退休金的巨大差异,一直都备受关注。
网上,有一位网友晒出了自己父亲的退休金情况,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
这位网友的父亲,工龄有42年之久,刚退休时每月的退休金只有1800多元。
现在他父亲退休已经有13年了,退休金才涨到3800元左右,虽然现在看起来不算太少,但是相对他的工龄和退休时间,还是让人觉得有点太少了。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和教师职工的退休金往往在6000元以上,个别人甚至可达10000元。
所以,网友看着这巨大的差异不由得感叹,养老来双轨制耽误了两代人。
其实,这种差异并非个案,在我的亲戚和朋友圈里,也有类似情况。
我的大表哥退休前在一家企业工作,已有30余年的工龄,每月的退休金也只有3000元左右。
而我大学同学的父亲是个中学教师,退休后每个月能拿到8000元的退休金。两者存在明显的差距。
这其中,主要是由于过去执行的双轨制导致。
在这种制度下,事业单位实行的是完全由国家财政支付的退休金制度,退休金和在职时工资挂钩。而企业职工则实行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退休金与个人缴费挂钩。
在这种双重制度下,事业单位职工能够享受比较高的退休金待遇,而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则要低很多。
主要根源还是,与在职时的工资收入和缴费情况相关。哪怕工龄相当,退休金的差距也十分悬殊。
所以,像上文网友父亲这样的老工人,尽管工作几十载,退休后收入还是偏低。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退休生活质量。
而相比之下,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老人则可以获得较高的退休收入。
其实,这样的弊端早有人注意到。所以,国家从2015年开始实施退休并轨制度,使不同单位的退休制度趋于统一。
但是,对已经退休的老人来说影响有限。而且,积弊难除,许多人的退休生活仍然受到影响。
针对这样的情况,其实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老人可以适当再就业,增加收入来源。
退休不代表工作的结束,可以选择一些轻松的工作,既能增收,也能丰富生活。
第二,子女多照顾父母一些,使他们退休生活更充实。
比如常回家看看,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给老人一些生活费。
第三,老人还可以适当进行理财。
觉得退休金太少的老年人,其实还可以利用现有资产进行理财,以增加退休收入。
当然,要适可而止,毕竟投资有风险,老年人还是以稳妥为上。
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老有所养的问题终会解决。
退休后能保持比较体面生活就行了,你还想怎样?在职时你拿一千,体制内拿两百你怎么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