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一直积极地干涉我们统一台湾?除去历史因素还有三大原因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5-30 13:40:37

二战以来,日本貌似是在亚洲响应美国政策最积极的铁杆小弟,无论是外交还是防卫政策,日本始终紧跟美国,美国指东他不敢往西,不敢有任何偏离。

1960年,时任日本首相、军国主义余孽岸信介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订《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全面强化日美军事同盟关系,由美国为日本提供“核保护伞”。

在美国发起的试图通过外交和经济政策主宰全球的发达国家集团“G7”中,日本是唯一一个亚洲国家。

美国海外驻军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日本,时至今日,依然有约5.3万名美国军事人员驻扎在日本的约120个基地中。

当然,美日关系再热络它也就是日本和美国之间的事,和我们本没有关系,而除掉历史原因,现在日本最让中国人民不满的莫过于其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战舰

近期日本在涉台问题上最过火的言论就是“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悍然将自己和“台独”绑定,并且频频在中国自己的主权和内政问题上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俨然是把自己当成了维持东亚秩序的“国际宪兵”。

在当下的敏感时刻,日本政府和“台独”分子眉来眼去,不断为其分裂行径加油打气,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

之所以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如此热衷支持“台独”,许多人会将其归结于历史原因。其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近代历史上曾长期侵略和掠夺中国,并一度将中国逼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双方的历史问题可以用“血海深仇、不共戴天”来概括。

一旦中国崛起,日本在东亚的地位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边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日本自然不愿意看到中国走向统一和强大,相反,如果能够利用台湾问题给中国持续制造麻烦则是日本十分乐于看到的。

其二则是日本自1895年甲午战争以来曾长期殖民台湾,尽管二战之后退出台湾,但日本政界、商界与台湾政商界的关系依然盘根错节,我们所熟知的许多民族败类还有日本名字。

“岩里政男”

日本从未放弃扩大其在台湾影响力,为其牟取海外利益的想法,而台湾岛内的部分民族败类也始终做着“挟日自重”的美梦,期望日本能够在军事上、经济上给予其臂助。

当然如果再从经济和政治层面分析,日本之所以积极干涉中国统一,除了历史因素,还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方面,是日本在国际分工中与中国实际上是处于差不多的位置,竞争比较强,这倒不是日本不努力,而是中国实在进步得太快了。

估计当年日本一定没有想到,在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国的“友情支持”,会给本国工业制造了这么大的一个对手。

那时候我们真的是抱着小学生的态度向日本学习取经,从号称1000家日本公司援建宝山钢铁厂,到松下公司第一个吃螃蟹,与中方合资成立“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上确实留下了不少日本的影子。

新日铁在宝钢建设过程中功不可没

日本的工业主打产品主要包括汽车、电器、造船、化工等,但很不幸的是,这些中端工业品中国也能做,而且比日本做得更好。

一开始中日合资的中国企业只能做简单的组装,零部件都要从日本进口。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可以自己制造加工,需要进口的零部件越来越少。

而现在,大量中国企业完全在自主研发,并且许多方面都走在日本前面,日本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正逐渐被中国取代。

1995年日本的世界500强公司多达149家,中国的500强公司数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而2023年时中国的世界500强公司已达145家,日本只剩下不到50家。

可以说中国和日本都是对外资源需求量很大的国家,两国的分工并不互补,而且互相竞争。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从2012年之后,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速开始停滞,年均增长率不到0.4%,显示两国产品的相互替代性开始显现。

中国无法给日本提供其所需要的原材料,而日本也不需要中国的大量制成品,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之后,更让日本有了深重的危机感。

从这个层面,与其说日本积极干涉中国统一,不如说是日本的资本巨头们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而反对中国崛起。

近年来日本一方面十分积极地帮助美国建设旨在排挤中国的“印太经济框架”,一面实行《经济安全保障推进法》,限制涉及半导体芯片、电池材料等关键产品对华出口,都是旨在减轻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为将来可能的局势变化做准备。

当然这个方面的问题还不算决定性的,如果和下面的问题结合起来,对日本的威胁才真正足够致命。

在经济领域积极准备针对中国

第二个方面,是台湾与海峡区域在地缘政治上的作用对日本(包括韩国在内)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自然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其工业所需要的大宗原材料和燃料,如钢铁、橡胶、铝、锡、煤炭、石油等都需要从海外进口。

然后日本工业的大批制成品也需要走海路对外运输,而海运主要依靠五大港口:东京、横滨、神户、大阪、名古屋。

日本企业一面从中东、东南亚进口大量原材料,一面又将大量制成品从本土源源不断地运到东南亚、中东、欧洲和非洲。

这一进一出都要走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包括巴士海峡)-日本这条航线,这也是日本不折不扣的“海上生命线”。

东京湾的港口

有人统计过,日本对外的29条主要海上航线中,竟有多达25条要经过台湾海峡和台湾东部海域。

马六甲海峡暂时还处在美国及其盟友新加坡的控制下,对日本来说比较安全,因此台湾海峡对日本的意义甚至比马六甲海峡更重要,堪称咽喉要道,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如果中国完成统一,将台湾海峡和台湾以东海域彻底置于人民解放军的控制下,将给日本的制造业造成巨大的压力。

前面已经提到了,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制成品在国际上已经处于相互竞争的位置,这一点和第二条原因一重合,中国统一之后的国际竞争优势将令日本企业毫无还手之力。

你的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造汽车不是要橡胶、钢材和铝材吗?你的东芝、松下、日立造电器不是要塑料、玻璃、电子元件吗?

丰田公司

但很不好意思啊,我的一汽、上汽、广汽、长城……也在造汽车,我的海尔、美的、格力、TCL……也在造电器。

那么好,你不是要进口原材料吗?你的产品不是要运出来吗?解放军今天在海峡里搞个演习,海域禁止通航,明天在台岛以东搞个打击走私的专项活动,还是禁止通航。

你知道国际货运公司的船费是很贵的,拖个几天成本蹭蹭往上涨不说,日本的工厂都得断货停工。

本来只卖200块钱的东西,给这么一耽搁价格涨到250块钱,而中国产品在以150块或者更低的价格往外卖,那你日本公司还竞争个毛线啊!

再看你不爽,让你运输大宗商品,比如大米、原油、煤炭这些基础性物资的船只停一停,到那时日本人真的连饭都没得吃了。

你就算把饭做出花来了也就那么回事

日本可不想自己的命脉被人攥在手里,毕竟自己已经有一个“美国爸爸”了,而“美国爸爸”和中国又是无论如何尿不到一壶的两家人,这就引出了下面这个问题。

第三个方面,日本是想要借助美国打算联合自己制衡解放军的机会,谋求更大范围的军事自主权。

我在前面几篇文章中都曾提到,美国早已在为解放军可能发起的解放台湾之战做准备。

由于美军已经很难在中国家门口压制解放军,于是美国就退而求其次,把自己的主力部队撤到后方,并开始加强日本的军事力量,寄希望于日本自卫队在和解放军激战时自己能够乘虚而入一举重创解放军。

当然日本压根就不傻,他们表面上为了准备未来的军事冲突积极行动,实际上是进一步和美国讨价还价。

美日海上联合演习

毕竟从军事力量的账面数据看,不到30万人的自卫队,约55万吨的海军舰船和300来架四代、五代战斗机还无法和解放军匹敌。

今年来日本政府启动“统合作战司令部”,打算整合日本陆海空三支自卫队进行大规模联合作战的能力,同时扩充军备,研发改造能够执行远程打击任务的巡航导弹系统,并与美国共同研发生产弹药、飞机和舰船,还将美军的大量弹药运到日本存放。

但实际上,日本明知如果第一个跳出来和解放军较量将会倒大霉,一旦台海有事,会认真参加美国的军事行动吗?

这很难说,更有可能的是他们在美军亚太基地被打烂之后,第一个把骑在自己头上的美国主子拽下来。

他们所真正希望的是美国和中国围绕着台湾斗得两败俱伤,然后坐收渔翁之利,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不知谁是螳螂,谁是黄雀,这才是我们不得不防的。

简而言之就四个字

0 阅读:0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