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岳阳市委书记张昌平接待信访遇刁钻提问,一句话赢得全场鼓掌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6-03 10:20:37

1999年1月,担任岳阳市委书记还不满一年的张昌平推出了一项新制度,那就是以市委常委、非常委的副市长为主体的每周一市级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

这项制度经过《岳阳日报》等市级媒体一推广,很快市区的老百姓就都知道了会有市里的大领导在信访办接待他们,一些困扰多年的“老大难”问题有望在领导的介入推进下得到解决。

很快,每周一信访办就变得格外热闹,张昌平不仅要求市里同志轮班接待,自己也带头接访。

这个祖籍湖北孝感,生于北京的汉子身上有股北方人的狠劲和“侠气”,那种有担当敢作为的精神让人耳目一新。

早年他担任共青团湖南省委副书记的时候,曾经带着省团委的6个同志去团中央学习。

多年后的张昌平

有一天趁着放假,七个人结伴去八达岭长城游玩,结果公交车上就遇到了四个小流氓,他们见同行的姑娘生得美貌,嘴上就不干不净起来。

张昌平仗着自己身材高大,出头呵斥那四个家伙,车上的乘客也都帮着这群外地人,没想到下车后那四个人拿出小刀跟过来,企图“教训”他。

可张昌平也是个硬茬,在同行伙伴的支援下,以三对四夷然不惧,最后四个流氓见占不到便宜,只好悻悻然跑了。

从1995年开始,41岁的张昌平历任常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长,当时常德全市推行国企改革后遗留问题不少,市政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意见比较大。

张昌平眼见单一的信访部门难以解决问题,决定推陈出新,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带领市政府、经委、信访办、劳动局等一整个团队,下到全市的主要国有企业和一些“老大难”社区现场办公解决问题。

90年代的常德

在常德市电机厂,工作小组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听取基层职工意见,现场划分责任落实企业启动资金,为下岗职工提供优惠条件支持重新就业,很多需要部门间协调的事情经过现场明确,很快就拍板决定了。

常德慧家坪是个城乡结合部,这里处于低洼地带,一下雨就积水严重,几百名群众家里常常积水,却有苦难言。其根本原因在于承担排水任务的护城乡机埠电费一直没有解决,导致机埠不能启动。

张昌平进入居民家中,实地查看了现场情况之后很不高兴,严肃批评乡镇政府、水利部门负责人:“你们要是把老百姓家里进水跟自己家里进水一样对待,问题早就解决了!”

他现场要求乡政府在12天内完成电费测算,财政部门补足电费,必须确保下雨时住户不被水淹,从明年开始把明沟改成暗沟,从根子上解决进水问题。

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经过张昌平的积极协调处理,很多群众不满意、不认同的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心里的积郁也逐渐解开,大家普遍认为“张市长”是个为老百姓真心实意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人。

人力三轮车

90年代中后期常德正处于市容市貌改革的关键时期,整改任务千头万绪,有的非常棘手,比如当年在常德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的人力三轮车“慢慢游”就是一例。

“慢慢游”有利有弊,利的一面是它解决了很大一部分出行问题,方便了群众,也创造了就业机会,弊端则是三轮车夫素质一般,而且经常违反交通规则造成交通拥堵,不仅危险也很难治理,还影响市容市貌。

张昌平以快刀斩乱麻的精神,决心大力取缔“慢慢游”,推广出租车。这一做法引发巨大争议,但后来的事实证明取缔之后常德城市面貌改观很大,大家也逐渐接受了没有三轮车的生活。

“慢慢游”消失以后,常德的出租车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因此很多出租车司机都记张昌平的情,在他离任的时候,常德很多出租车上都打了横幅挽留他。

其实,张昌平的文化水平不是特别高,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问题并不容易,但他有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记笔记。

张昌平接访

他认为重要的事情一般都是先亲笔写下来,再加一些关键词,首先脑子记住,然后本子也要记住。

据在张昌平身边工作过的人回忆,他记笔记的方式也与众不同,永远只写页面的三分之二,留下三分之一作修改、补充,这样页面看上去就非常工整,使用起来不容易混乱。

这些小小的细节正反映出他是一个十分仔细认真,做事情有条理、有规划的人,这些习惯同时也对身边人影响很大。

1998年2月,为了妥善处理岳阳爆发的“富盛公司非法集资案”,张昌平被上级“空降”到岳阳担任市委书记。

在到任后的全市党政负责干部第一次会议上,张昌平就言简意赅地说:“我想,我来岳阳工作的任务,就是抓落实……把没有干完的事情,一步一步地落实到位,在落实中求得发展。”

参加会议

为了抓落实,他的做法有时候显得不近人情,有些“霸蛮”,他到下面的区县、乡镇视察,每到一地就是指出存在的毛病、差距,不说好话,只揭短报忧。

有的同志不太理解,私下里提醒张昌平要注意团结多数,但张昌平却反驳说:“我到下面就找问题的,你的成绩是你应该做的,不肯定,不表扬照样存在,你的问题不指出,不解决,工作就不能落到实处。”

和那个年代的许多领导干部一样,张昌平不摆架子,不搞形式,非常讨厌铺张浪费,有时候请下属吃顿好的还会自掏腰包。

根据在岳阳市委办公室的老同志回忆,1999年初,他跟着张昌平去汨罗市弼时镇接省委书记杨正午,前一天市委办跟镇里交代,领导的早餐只要一碗面条就行了。

结果,一行人到了镇里走进食堂,发现桌上没有面条,倒是摆了不少馒头、包子,还有几碟冷菜。

没什么架子

张昌平一看就把脸拉了下来,小声说:“搞这么多干什么!”刚坐下啃了两口馒头,食堂师傅又给上了一盘炒猪肝。

市委办同志回忆说:“(张昌平)当时就发火了,把筷子一甩,吃了几个馒头、一碗稀饭就离开了。”

岳阳实施市领导干部信访接待制之后,张昌平第一个值班,第一天就接待群众80多人次,中餐就在信访局吃盒饭。

从1999年1月到这年年底,张昌平一共收到了群众来信5000多封,牵头处理了市民反映的问题1000多件。

4月末的一天,他收到一封五十多名村民联名写来反映岳阳火车站附近治安秩序差的信件,看后心情比较沉重:火车站是岳阳的门面,在这么重要的地方居然有黑恶势力横行霸道,简直是太不像话了!

从前的岳阳站

在张昌平的督办下,市公安局立即组织干警开展缜密侦查和调查布控,仅三天时间就把李某某为首的黑社会组织一网打尽。

这年8月的一天,张昌平像往常一样到信访办接访,这次接待的是个年轻姑娘,不像其他群众有的情绪激动,她一坐下就哭了起来。

张昌平感到诧异,急忙递过去一包纸巾:“别哭,有事情慢慢讲。”

原来这个姑娘学习成绩优秀,去年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但不料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肾病,需要做换肾手术。

姑娘为了救母亲愿意用自己的肾脏做移植,但做手术还需要大笔的手术费,可这家人为了看病已经债台高筑,实在付不起这笔钱了。

肾脏移植手术

听说市委书记要到信访办来接访,姑娘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到信访办,而接待的同志也很同情她的情况,特别把她的顺序做了提前安排。

张昌平听了姑娘一家人的情况后唏嘘不已,这是少有的孝女啊,这样的人不帮,帮谁?

他当即拍板,承诺会协调解决姑娘母亲的手术资金问题,但转念一想:就算姑娘愿意换肾,但换了肾就一定能解决问题吗?

他不是医生,对这些问题也说不上来,于是又拨通了市第一医院领导的电话,了解换肾手术的成功率、换肾之后的存活率,并嘱咐第一医院安排一名医生陪同姑娘和母亲去武汉著名的同济医院再做详细的研究了解。

放下电话,张昌平嘱咐随行的市委办公室主任:让市委安排一辆车,再找个办事得力的同志,陪他们一起去武汉。

接受采访

没想到这次真的遇上了大好人,姑娘惊喜不已,又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一面又抽抽噎噎地道谢,张昌平急忙摆手:“别谢了,给你妈妈看病才是正事!”

这次接访很快又到了中午12点,工作人员照例送来盒饭,有闻讯赶来的记者前来采访,他提出了一个刁钻的问题:“有人说,岳阳有把信访‘炒热’的嫌疑,张书记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答得稍有偏差就是个送命题,张昌平正拿筷子扒拉饭,含含糊糊地说:“一个医院医术好,病人就多,你能说是这所医术好的医院把病人‘炒’多了吗?”

把饭咽下去,他又补充道:“病人总是会有的,只不过不到你这个医院来,就会到别的医院去。”

这个回答智慧和幽默兼备,顿时引得在场的众人哈哈大笑并纷纷鼓掌,大家无不对这位书记的水平感到佩服。

在展会视察

只能说,但凡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老百姓心里永远有他的位置。

1 阅读:440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