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政法委书记带公安冲进毒贩家中,突然一枚手榴弹落在脚下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6-04 10:25:00

如果说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东西能够把人变成鬼,那一定是毒品。

从中国明朝时期开始,上至皇帝,下至富商,社会上掀起了一阵吸食鸦片的风气,流毒深远。

而毒品到了西方人手里之后更是不断发展演化,他们不满足于从罂粟中提取鸦片,还发明了用天然毒品与化学物质合成海洛因,以及用完全有机合成的方法制造苯丙胺类毒品。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于1950年发布命令,在全国范围内严厉禁止贩毒、吸毒,一时间毒品从中华大地上几乎绝迹。

但到了1980年代中后期,由于贩卖毒品带来的暴利,贩毒行业开始沉渣泛起,扫毒禁毒斗争形势一度相当严峻。

缉毒现场

曾经有几位记者花了很长时间拍摄毒品成瘾者的悲惨遭遇,但由于内容太过骇人听闻,最后只剪出了40分钟纪录片。

在镜头中,有的染毒者用注射器注射毒品时,因为用力过猛导致针管直接爆开了,他们根本顾不得还插在身上的针头,直接换一根注射器试图从地上吸取哪怕一丁点洒出来的液体。

这些人在毒瘾发作的时候因为忍受不了那种蚀骨的痛苦,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根本失去了人性,如果社会上这样的人多起来,将会给正常秩序造成巨大的危害,如果坐视毒品蔓延,国将不国。

因此,各级政府和广大公安干警一直坚定、毫不停歇地展开缉毒扫毒战争,这场战争已持续了四十多年。

90年代初期在我国一些边陲地区,由于政府管制力度不强加上境外毒贩的积极渗透,毒品曾经一度到了泛滥的程度。

当年的文山

我国云南文山州砚山县和文山县结合部有个叫平远街的镇子,由于地处几条公路的交汇处,这里的边贸生意一度十分发达,5万多人口中大部分是回民。

平远街紧靠“金三角”毒品产区,首当其冲地成为境内外毒贩子的交易基地,以缅甸大毒枭、大军阀坤沙为首的境外贩毒势力俨然将这里当成了一个集散中心,像面粉一样搞起了批发零售生意。

此外,境内的不法分子穷凶极恶,为了保护各自的“生意”火并械斗时有发生,他们甚至还从缅甸“进口”枪支弹药,建立私人武装,几乎将平远街变成了法外之地。

当年因为国家实行民族自治政策,很多政府的政令根本达不到平远街,在毒品的高额暴利的刺激和非法致富思想支配下,犯罪分子公开和政府、公安机关对着干,动辄和警察甚至部队武装对峙,气焰十分嚣张。

1980年代中后期,解放军部队进入文山地区参加两山轮战,平远街的贩毒团伙竟发展到强抢解放军物资的程度。

贩毒分子的豪宅

他们敢于用手榴弹炸毁我军为自卫反击建设的供应站,驱赶我工兵部队,偷盗、抢夺部队和公安机关的车辆,以至于其他地方的偷车贼得知平远街“安全”之后都把赃车开到平远来处理。

90年代初期,平远街有各类赃车500多辆,云南省公安厅八处的一辆“212”型吉普车,被盗至平远街后又转卖到河北霸县;

第14军一辆野战用通讯车被盗卖到平远街,连部队首长亲自带人追查对方都不买账,硬要部队支付10万元来赎车,最后还是公安局做了大量工作,部队花2万元才赎回;

该首长回到昆明以后气愤地说:“老子当了一辈子的兵,打老蒋也没这么窝囊过!”

公安部曾经派人假扮成收购军火的毒贩暗访平远街,毒贩把他们带到自己家中一看,机枪、冲锋枪、40火箭筒、反坦克雷、手榴弹、自动步枪、手枪一应俱全,琳琅满目,简直令人傻眼。

当年平远街毒贩的部分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连全副武装的公安民警都不敢随便下村走动,更别说外地正常做生意的客商,因此平远街一度恶名远扬。

虽然云南省、文山州两级政府开始重视平远的问题,专门成立了“平远镇公安局”,并向这里派驻了武警部队,但不要说缉毒了,就连正常维持社会秩序都十分困难。

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到1987年,平远共发生较大暴力抗拒执法事件31起,而从1988年到1991年,竟然发生了331起,连派出所都遭到暴徒的打砸。

1991年6月,平远的种种乱象经新华社内参专题报道后引起中央关注,2个月后,中央责成云南省委向平远派驻了近千人的工作组,准备逐步解决这里的贩毒贩枪问题。

结果,疯狂的毒贩根本没把工作组放在眼里,他们挎着冲锋枪大白天在街上招摇过市,公开向工作组挑衅。

参加缉毒行动的武警战士

对于时任云南省委驻平远社教工作队队长的金寿平而言,和贩毒分子的斗争到了“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程度。

1947年出生的金寿平1965年参加工作,历任营业员、会计、镇党委书记、县检察院检察长、砚山县委常委、副书记、文山州宗教处处长、州政法委专职副书记,

他在平远工作过几年,曾先后处理过平远“12.30”、“南屏”、平远“3.3”等重大、突发的恶性事件,对当地的情况十分熟悉。

但这一次,他知道自己真的要和犯罪分子生死相搏,不仅没有害怕,反而还有些坦然。反正过去几年里他和公安干警们为了不影响大局忍辱负重,受够了窝囊气,如今不会再退缩了。

同属回族的他坚定地对自己的同事、战友马炳昌说:“我是不会临阵脱逃的,如果有一天我牺牲了,请你按民族习俗安排好我的后事,不要给组织添麻烦。”

金寿平

1992年3月30日这天,金寿平带领省委工作队员、公安干警到平远车白泥村抓捕42名重大案犯,这些人无一不是身负累累罪行,或者身背多条人命的穷凶极恶之徒,要想把他们绳之以法难度很大。

而且,就以平远贩毒团伙的装备水平来看,可能比公安的还要好些,一场激战在所难免。

出发之前金寿平提醒所有同志:“大家在执行任务中务必胆大心细,这个地方情况复杂,牺牲是难免的,包括我在内,只要党需要,死也在所不惜!”

当年,平远街的毒枭们把自己家都修得如同碉堡一般,外面都是钢筋混凝土,还有夹墙、地道,有的设置了陷阱,有的在墙上架着机关枪,好比抗战时期日军的炮楼。

重案犯罗建飞的豪宅建在公路边,而且据公安方面获得的情报,里面起码躲藏了好几个毒贩。

平远当地毒贩的另一处“城堡”

此人恶名昭彰,不仅长期吸毒,四处流窜,而且频频盗窃群众耕牛、钱财,盗割军用、民用通讯线路,曾一度使通讯中断数十小时。

1991年以来,罗犯还多次持枪公开拦路抢劫,公安机关多次抓捕都被他得知消息逃之夭夭。

金寿平带着5名公安干警包围了罗建飞家,他身先士卒,和警察王明良一起撞开罗家大门,进入室内。

屋子里光线昏暗,看不清楚,突然一枚67式木柄手榴弹落在二人脚边,这是70-90年代初期解放军常用一种的制式装备,爆炸后可产生70-110个破片,杀伤面积达150平方米,有的弹片甚至飞到80米外还有杀伤力。

金、王二人猝不及防,当即被爆炸的手榴弹炸成重伤,其他人想要进屋救援时,却遭到已经埋伏在屋外的多名毒贩开枪阻击,随后对方又连续丢出两枚手榴弹将房屋炸塌。

曾被我军广泛使用的67式手榴弹

在公安干警的增援陆续抵达后,有2名毒贩被当场击毙,罗建飞见势不妙再次逃跑。

在这次交火中,除了金、王二人牺牲外,还有3名公安干警受重伤,史称平远“3.30事件”,此事轰动全省,政法委副书记在追捕毒贩时殉职牺牲,这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发生过。

金寿平牺牲后,文山州委追认他为“优秀共产党员”,省人民政府批准他为革命烈士,如今长眠在故乡砚山县阿猛镇一座山下。

因为平远的情况比较特殊,政府在处理当地的犯罪行为时一直投鼠忌器,但这一次毒贩的猖狂行径显然已经突破了党和政府容忍的底线。

时任云南省委书记普朝柱指示:“一定要把平远这个脓包挤掉!”

武警大举出动开赴平远

在中央政法委、公安部的指示下,云南省委、省政府终于下定决心,由省公安厅厅长刘选明任总指挥,对平远街的黑恶势力实施大规模清剿行动。

严打指挥部于1992年8月底先派出320名武警编成20个组潜入平远街,随后3000多名武警和公安干警乘着夜色悄悄包围了整个平远街。

这次行动历时81天,前后共抓获了870多名犯罪分子,击毙和处决了一批罪大恶极的贩毒组织头目,光缴获的枪支就有近千支,各类毒品超过1吨。

10月6日,杀害金寿平的罪魁祸首罗建飞潜逃一个多月后在距离开远市30公里的山区村寨乍黑甸落网。

事实证明,所有的内外敌人都差不多,光靠容忍、妥协是绝不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唯一能让他们老老实实的办法,只有毫不留情的霹雳手段。

落网被擒的毒贩

1 阅读:14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