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咄咄逼人的“脱钩”和“新冷战”,我们取胜的底气在哪?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5-30 10:06:39

2018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指令有关部门对自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大范围征收关税,此举被后世视为中美“贸易战”的开端。

有分析家指出,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主要有四个目的,第一是打击中国对外出口,第二是控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第三是打击中国的制造业,推动美国制造业回流,或者流动到东南亚与印度,第四是带头孤立中国,进而鼓动整个西方世界围堵中国制造。

这年的6月,加征关税的措施正式实施,8月、9月,征税不断加码,最后发展到自9月24 日起,美国对另外 2000 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10%的进口关税,堪称史无前例。

特朗普下台之后,尽管继续执政的拜登政府与共和党政见不同,但依然坚定地执行对华贸易限制政策,只不过换了个新名词“脱钩”。

无题

在原先大规模加征关税的基础上,拜登政府“脱钩”的进一步举措包括:在高科技领域建立更加严格的壁垒,限制中美技术交流,从而切断中国从美国获取新技术的渠道。

而在常规贸易领域,通过所谓“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将美国比较重视的产业从中国转移到以墨西哥为代表的拉美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从这些影响较大的产业链里剔除中国因素。

美国政府的做法,就是想要在世界形成两个平行的市场体系,即“有中国的市场体系”和“没有中国的市场体系”,后者当然是以美国为核心。

美国“硬性”脱钩的代价非常大,基本上到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程度,根据中国公布的数据,2018-2023年,美国CPI年均上涨3.7%,远高于2%的目标值;其中2022年涨幅达8.0%,创1982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之所以美国如此着急地和中国“脱钩”,是为了摆出一副想要和中国打场“新冷战”的架势,因为美国政客和智囊们相信:与中国的全面竞争不可避免。

现实是残酷的

在2022年度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早已明确,“中国是唯一有能力、有意愿挑战(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战略竞争者”,而未来十年将是中美之间竞争的关键阶段。

除去经济上带领一群小弟们对中国全面封堵,美国在军事上也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其核心也无非是拉帮结派,组建所谓“地区性军事同盟”。

2021年9月,美国笼络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三国成立了一个“四国安全对话机制”,其针对中国的用意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不言自明。

也是在这个月,美国和英国宣布与澳大利亚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并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技术,帮助澳方组建核潜艇编队,试图“遏制中国的海上扩张”。

其实这种“新冷战”的套路美国在50年前就用过,那时候举整个西方之力针对的是苏联,结局是苏联崩溃,美国彻底获胜。

铁幕演说:熟悉的美国配方,熟悉的味道

当初在美国规划的全球治理秩序中并没有给中国留位置,更别说让中国和自己平起平坐,但眼看中国的崛起已经不可遏制,美国彻底急眼了。

按照美国社会精英们的规划,美国的核心产业是也只能是金融业,这是美国赖以持续剥削、奴役全世界的主要工具。

为了全力发展金融业,美国不惜挥刀自宫,把自己的制造业给整废了,在只属于美国的世界上,由欧洲负责高端制造业,日韩负责中端制造业,东南亚负责低端制造业,非洲和拉美提供劳动力,源源不断地产出物资给自己享受。

反正有美元作为全球唯一交易工具,就算消费再多也可以印美元发美债,让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替自己买单。

令美国傻眼的是,2000年入世之后中国斜刺里杀出,不仅搞产业升级把日本、韩国的位置给挤下去了,现在又要把欧洲也挤下去。

一飞冲天

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和韩国人都无法理解,中国到底是怎么做到在短短20年时间里就发展出了如此强大的制造业,而且还通过“一带一路”把中国产品传播到亚欧大陆的其他地方。

然后这就让美国非常头疼,因为中国独立于西方圈子之外,并且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绝不是会乖乖坐等宰割的小绵羊。

本来只留给自己的餐桌上突然来了一个不请而至的客人,而且该客人满身的盔甲看起来并不好惹,怎么办?按照西方人的逻辑,绝无共享晚餐的可能,只有大战一场,把对方彻底打趴下。

从美国的角度来说,想要消除“中国威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大规模、激烈的热战,但这种途径得不偿失。

虽然以美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实力,战胜中国并非不可能,然而这么搞对美国一点好处没有,而且弄不好把自己也打残废,让其他人渔翁得利。

中国航母战斗群

第二种则是强迫全世界在触及中国底线的问题,例如台湾问题上选边站队,搞长时期(例如几十年)的新冷战,这是美国代价更低,而且胜率更高的路径。

但就算是美国的小伙伴也不傻,我和中国闹掰了,没了中国产品我自己活不下去怎么办?难道你美国来补贴我?

这就是美国拼了老命都要带领听自己话的那一票国家和中国“脱钩”的基本逻辑,就算成本很高,也要打造一个自主运行的全套产业链,并争取将更多国家拉进反华阵营。

对中国这么一个资源消耗大国(而不是资源大国)而言,长时间的封堵是非常要命的,一旦从外部输入的资源成本高企,时间一久整个社会的运转都要出问题。

然而中国却通过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让美国的冷战布局一步步连消带打化为无形。如果用中式思维理解的话,就是“太极”。

你不会?我可以教你

首先,美国自己的“脱钩”战略就很失败,2018年两国贸易总额6335.2亿美元,2019年下跌到5414亿美元,2020年又回升到5867亿美元,2021年7556亿美元,2022年6906亿美元,2023年6645亿美元。

2018年时,中国实现对美国的贸易顺差3233.2亿美元,2023年贸易顺差约3360亿美元,美国依然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是第二名日本的2倍多,所以美国“脱钩”是脱了个寂寞?

而且,2023年美国最大的进口国墨西哥,由于来自美国的订单量猛增,竟然一跃成为中国第十大出口国。

换句话说,墨西哥人就是当二道贩子,拿了从中国进口来的产品,自己粗加工一下又卖给了美国……

至于所谓打击中国对外出口的目的也没达到,2018年中国货物对外出口总值约24867亿美元,2022年对外出口35921亿美元,反而增长了44%。

2022年世界十大港口中国竟占八位

东盟、欧盟作为两个区域性经济集体,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超过美国,占据第一、第二位,真正对华“脱钩”脱得起劲的是韩国和台湾,贸易额分别下降了13.5%和15.6%。

其次,中国就不进美国布设的“冷战”这个坑,所谓迫使全世界选边站队的机会一个也没给对手。

在台湾问题上,不管美国如何拱火,中国始终没有选择武统的最后选项,不是怕解放不了台湾,而是怕打了美国也不跟,这样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解放军万事俱备,只怕美国不跟,你来了正好拉上日本、韩国一起打,你不来则正好说明“军事同盟”实际上是拿盟友当炮灰。

在俄乌问题、巴以问题上,中国一样是从不明确支持哪一方,我自己都不选边站队,你还能让别人跟我选边站队吗?

中国干的是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这个

相反,中国通过大量进口创造当地就业,令西方政客们投鼠忌器,一天天跟在美国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的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加拿大,这几年居然借着对华出口大发其财。

美国意想不到:这些在自己面前浓眉大眼,义正词严的家伙,背地里却和中国暗通款曲,赚钱赚到飞起,与其说他们不愿意与中国“脱钩”,不如说他们怕“脱钩”搞掉自己的饭碗。

当然了,连美国自己都没能脱钩,世界上还有哪个主要国家敢拍胸脯打包票说可以和中国脱钩的?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40年前经济远远没有全球化的年代,美国很容易树立起东西方之间的壁垒,但现在的情况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再也分不明白。

美国前前后后张罗了六七年,结果却是啪啪打脸,或许煽动“与中国脱钩”才是真正和世界为敌。

中国站和平一边

中国的传统智慧是“先为我之不可胜,然后待敌之可胜”,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最主要的软肋还是在海上能源运输线方面。

近几年我们真正的任务,除了实现国家统一,就是建立陆上运输线确保能源和资源的安全,以防对方狗急跳墙真的乱来。

最后还是说一句:让全世界不能或者不敢脱钩,我们靠的完全是过去二十多年来最勤劳最辛苦的积累,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中国真正能够依靠的力量还是自己的民众。

0 阅读:142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