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孙安动本

划过指尖有烟云 2024-08-31 18:35:02

明朝嘉靖皇帝昏庸无道,奸相张从独揽朝政,擅作威福。凡是官员走过相府门前,文官定要下轿,武官定要下马,不然便扯进府去禁闭三日;百姓走过,如有喧哗,就是一顿乱棍活活打死。

张从权势包天,激起群臣不满,参劾他的人很多,但都被他隐瞒了奏本,并暗中陷害。后军督府孙存揭发他卖官鬻职,结果反被处斩。

嘉靖皇帝死后,隆庆帝即位,七年而亡,其子万历即位,张从更是气焰万丈。这时,定国公徐龙回乡守墓,阁老沈理因年老不问朝政。满朝文武有一大半都是张从心腹,三三五五常到府中奔走逢迎,趋炎附势。

从此再也无人敢去参劾他,张从愈发肆无忌惮。不料有一日,忽然曹州知府孙安上了一本,参劾张从吞没二十万石赈粮。张从一面将本章扣压,一面寻思对策。

孙安是孙存的儿子,为人耿直无私,不畏权势,在曹州一带颇有官声。张从斟酌一番,便奏请皇帝下诏将孙安调进京来,加官晋爵,借此笼络在自己手下,如他不从,再慢慢设法处治。

夫人黄氏和儿子孙英等启程赴京。一路上,碰到的尽是些面黄肌瘦、衣服破烂的难民,他们痛骂朝廷,怨声不绝。

田野里一片荒芜,不见一个人干活,那种凄惨的景象,看来令人酸鼻。孙安想起曹州地面一连闹了三年水灾,朝廷才拨下二十万石赈粮,但又全被张从吞没了,这真是灭绝人性的罪行!

这一日,催马来到卢沟桥畔,忽听有人高呼救命。孙安命家人孙保前往观看,不一刻孙保回报:有一妇人投河自尽,已经被人打捞上来。

孙安急忙下车随孙保奔到河边,见那妇人因救治不及,已经气绝身亡了。又在她身上找出怨状十八张,孙安接过一看,状上告的正是张从。

那民妇状告张从去年在襄阳私造皇宫,她的丈夫被迫做工,张从为了灭口起见,用毒酒把三千个民工都害死了。孙安见案情重大,将冤状袖着走了。

当天,孙安住宿驿馆,夜不能寐。想起这件冤案,由县到府,由省到京,经过十八处衙门俱不受理,显然这些官员不是张从的爪牙,就是惧怕他的权势,不由义愤填胸。

他为了一到京都就去上奏朝廷,要求皇帝查办张从,立刻挑亮油灯,叫孙保取来文房四宝,将笔蘸饱浓墨,奋笔疾书,写起奏本来。

他一口气写了三道本章:第一本参劾张从侵吞赈粮;第二本参他图贿万金,勾结北番;第三本就告发他私造皇宫,毒死三千民工。三本写好,远近鸡鸣,孙安才舒了一口气,搁下笔来。

他虽然一夜没有合眼,但心里十分痛快,早餐之后,立刻启程。他顾不得人困马乏,匆匆赶路,黄昏时分,到了京城,就带领妻儿一同拜见岳父黄义德。

黄义德官任转本御史,是个胆小怕事、明哲保身的人。他听说张从调孙安进京,明知老奸不怀好意,孙安万一有什么不测,自己难免要受牵连。他心中正在疑虑,孙安却已来了。

黄义德摆酒款待女婿,打算暗中指点一二,要他小心为妙,不料孙安呷了一口酒,立刻提起参劾张从的事,黄义德一听,吃惊不小。

孙安取出十八张冤状,告诉他张从私造皇宫、杀人灭口的事。黄义德一面听一面冷汗直冒,推说此事一概不知。孙安见岳父身为大臣,却将这等滔天的罪恶充耳不闻,心里十分沉痛。

黄义德认为朝中浑浊不清,虽有忠心何用?他叨叨不休地劝孙安要识得时务,明哲保身。孙安不以为然,决意为国为民,不除奸贼,誓不甘休。

黄义德劝说无效,命家人将书房收拾一下,好让孙安歇息。孙安本想将襄阳一事向岳父问个明白,不料他这般怕事,便叫孙保备马,连夜赶往同年李信和老师刘御史那里去探问究竟。

他一直到深夜才回府来,又把三道奏本取出来,将从李信和刘御史那里听来的一一补充写上。这一宵,他不敢熟睡,坐着等到四鼓时分,就袖着三卷奏本匆匆上朝去了。

万历登朝,百官朝见之后,张从的心腹便奏了些“国泰民安”的谎话。万历大喜,对张从道:“老太师,这都是你赤胆忠心辅助孤王,日后还望太师多多尽忠!”张从眉飞色舞,好生得意。

太监来报曹州知府孙安应诏进京候旨见驾。万历宣孙安上殿,孙安整冠端带朝见皇帝。万历因他是张从保奏来京,便封他为兵科给事。

孙安谢恩完毕,便从袖内取出第一道奏本,太监转本念读。万历一听是奏参太师吞没赈粮,暗暗吃惊,便叫太监将奏本递给张从。

张从不防孙安竟会当着自己的面上本,愣了一下,随即装出没事一般微笑道:“如果真有此事,先王早已将臣治了罪,怎能今日官居太师之位?”万历深信不疑,便叫太监把奏本驳回孙安。

张从走到孙安身旁,冷笑道:“孙安!老夫好意保你进京,你竟敢以怨报德,真是不知好歹!”孙安一听这话,更是气冲牛斗,又取出二道本章呈给皇帝。

太监念出张从图贿万金,勾结北番。张从见这些都是旧事,更不在意,反说孙安是血口喷人,要皇帝与他做主。万历大怒,斥责孙安毁谤大臣,下旨去掉他的官职,交刑部问罪。

大太监上前要摘孙安的纱帽,孙安怒视着他。大太监被威慑住了,不禁迟疑地后退一步。张从这时还想笼络孙安,又装出一副好心人的模样,假意为他求恩。

孙安气愤地退下殿来,吏部许赞有意激他一下,问他为何不连奏三本,难道是害怕张从不成?孙安见朝中大臣都是些胆小怕事、隔岸观火的人,自己若不敢跳这龙潭虎穴,这老贼就休想斗倒。

这时皇帝正要退朝,孙安大步走上金殿,从袖中取出第三道奏本,叫声:“臣有三本奏上!”大臣们一听,都很震惊。万历见孙安还要奏本,只得叫太监接过来。

万历看到张从私造皇宫,图谋不轨,勃然大怒,把奏本交给张从。张从发慌,匍匐在地,孙安又递上十八张冤状为证。

张从听说告状民妇已死,又胆大起来,说无人证,无法对质,分明是孙安伪造冤状陷害忠良,硬要皇帝严惩孙安。万历便传旨将孙安重责四十御棍,轰出朝堂,以后若再上殿奏本,就处死全家。

他回到岳父府里,躺在榻上,整天不思饮食。但除奸的意志却更加坚定了。

他的耳边仿佛萦绕着百姓的哭声,眼前又浮起民妇跳河的惨状,心中好似油煎,决定第二天五鼓再上殿奏本,如果皇帝不准就不回来。于是他走到书案旁边,想重新修本。

但想到皇帝对老奸言听计从,就是连上十本也是无用,不禁心里踌躇,在房中踱来踱去。当走到书架边时,忽然发现一个本章包袱,上附诗笺,随手取看,见是黄义德的手笔。

诗意是对朝廷不纳谏言发的牢骚。孙安叹了口气,心中纳闷,不由打开包袱,见里面放的都是参劾张从的奏本,每份上面还有嘉靖皇帝的御批。

从御批上看来,这些上本的大臣不是被削职为民,就是被发配充军。孙安愈读愈恼,最后发现一本,是参奏张从卖官鬻爵,这份奏本正是他爹爹孙存写的。

下面的御批是:“诽谤大臣,孙存立斩午门。”孙安见了,大叫一声,几乎昏倒。

原来,孙存被害之时,孙安年纪还小,以后母亲和岳父从未明言相告,直到今朝孙安才知道这事,民愤家仇,交集心头,他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立誓要继承父志,参倒张从!

他想到皇帝曾经有旨:以后若再上殿奏本,就要处死全家。于是就把家人孙保唤来,要他速去买三口棺木。孙保迟疑不决,但被孙安连声催促,只得去了。

夫人黄氏闻讯,带领孩儿赶来探问原因。孙安告诉夫人奸贼害死三千民工和爹爹被害之事。黄氏听了也悲痛欲绝,两泪交流。

黄氏敬佩丈夫忠心耿耿,不畏强暴,但想到这次奏本,犹如飞蛾投火,就劝他要三思而行。孙安却坚持以死去谏皇帝。夫人无奈,叫儿子孙英去劝谏父亲,孙英抢过父亲的笔,不让他写下去。

黄氏苦苦相劝丈夫不要白白的去送死,不如弃官回乡。孙安举起戒尺向孙英索笔。黄氏哭道:“老爷,你即使忍心撇下妻儿,难道说你也忍心丢下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吗?”

提起母亲,孙安也伤感起来,但又想到自己若有不测,虽然不能终身奉养老母,只要能为黎民请命,为爹爹报仇,也算是忠孝两全了。便向夫人说出了一番道理。

一番话深深打动了黄氏,她从儿子手里取过笔来交与孙安,要丈夫快写。孙安见夫人深明大义,心内欢喜,拿起笔来,很快把奏本写好了。

孙保买了棺木回来,孙安又叫他取根绳子来,亲手把夫人和儿子缚了,然后叫孙保快快拿些金银逃走,免得受到连累。孙保见老爷不惜全家性命为国除奸,不愿一个人逃生。

这时将近五鼓。孙安吩咐孙保叫人把棺木抬到金殿去,又把绳子穿在自己的臂膀上,然后挽着妻子,从从容容地向朝门走去。

走到殿前,黄义德从后面追上来,拦住不让他们进殿,也不答应替他转本。孙安说道:“岳父,你官居转本御史,职司何事?”黄义德道:“良医难治该死的病,我不能眼看你们前去送命!”

孙安不与他争执,走到殿旁的金钟玉鼓前,动手击起鼓来。黄义德拦挡不住,急得跺脚。但是鼓声未息,四个侍卫已从殿里冲了出来。

孙安上殿取出本章奏上。万历大怒,说:“昨日孤王有旨,再敢上殿,全家处死,你听到了吗?”孙安道:“为国诛奸,为民除害,不得不冒死前来。罪臣已自缚妻子,抬了棺木一同入朝!”

张从对皇帝道:“孙安绑妻缚子,抬棺上殿,分明是有意要挟,只可以斩,不可以赦!”万历便下旨处斩孙安一家。孙安大声疾呼,要求再进一言。

孙安恳请皇帝准了本章,斩张从以谢天下,纵然是自己一家问斩,死也甘心。张从急忙说:“万岁,他这样做,分明是以此猎取忠臣之名,使万岁成为无道的昏君!”

万历年少无知,听了这话疑惑不决。张从就传旨武士将孙安绑了。孙安咬牙切齿,指着张从痛骂他祸国殃民,直骂得张从脸色红一阵,白一阵,无话可说。

张从连声喝道:“斩斩斩!”万历也无可奈何。孙安最后又向万历道:“为臣死后,万望皇上听纳忠谏,查办张从!”说罢昂首阔步带领妻儿向午门外走去。

黄义德在外面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见孙安被处斩刑,慌忙请大臣们上殿保本。但那些怕事的官员都作鸟兽散了。黄义德去拉许赞,许赞说了声: “各保前程!”也溜走了。

黄义德只得自己上殿,奏请皇帝饶恕孙安。万历要轰他下殿。黄义德见皇帝发怒,又吓坏了,要求告老回乡,皇帝却又不允。

黄义德被轰下殿来,张从持剑威吓他道:“你竟敢翁婿同谋来与我作对,早晚总难逃出我手!”说罢,叫人把剑悬挂在午门外,哪个保本,定斩不赦!

黄义德走出午门,自言自语道:“好险哪,今天也保身,明天也保身,看起来这‘明哲保身’弄得自身难保了…………”他失魂落魄地向前走着,忽听鸣锣喝道声,原来是阁老沈理坐轿而过。

黄义德想:沈理是三朝元老,是皇帝的老师,奸贼也让他三分,待我拦轿喊冤,孙安就得救了!于是快步向前,大呼冤枉。

原来徐龙回乡守墓期满,最近回到京城,他叫沈理去邀请忠良大臣,共议朝政,因此沈理连日到处奔走。这时听到有人喊冤,揭起轿帘,见是黄义德,便问他有何冤枉。

沈理听黄义德说了一遍,泰然道:“这算不了什么大事,只要老夫上殿说一声,就没事了!”就叫轿夫把他一直抬到皇宫里去。

沈理进宫朝见皇帝,张从吃了一惊,上前参见,沈理却是不理,直问皇帝:午门炮声响亮,不知要斩何人?万历便告诉他孙安动本的事。

沈理道:“孙安忠心耿耿,上殿动本是为了大明江山,只可以赦,不可以斩!”张从急忙说: “万岁圣旨已下,如何能够收回?”万历听了张从的话,说什么也不肯赦免孙安死罪。

沈理心里气恼,便跪下来再保孙安,万历叫太监扶住他,不知怎样办理才好。张从便请皇帝回宫,由自己代替应付。

沈理要跟皇帝进宫,张从道:“圣上念你三朝元老,有圣旨赐下,你回去吧!”沈理以为保本已经准下,拿了圣旨就可以去救孙安,但接过圣旨一看,气得连胡子也抖了。

原来,圣旨上是将他贬职为民,永远不许上朝见君。沈理情知是张从作祟,拿着龙头拐杖要去找他评理,但张从已经躲开,他只得怏怏地走了出来。

黄义德十分失望,央求沈理再替他设法。沈理想了想,决定赶往徐府,搬请定国公小千岁徐龙前来保救。黄义德见千时将到,怕来不及,沈理便将拐杖给他,叫他拿到法场护住孙安。

再说徐龙正在府中布置厅堂,找到了一幅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影像。几个老管家大惊道:“这像供奉后楼已有二百年,老千岁在世曾经有谕,谁也不准擅动!”徐龙却一定要打开来看看。

御像打开,老管家都跪下了。徐龙奇怪,问道:“怎么都与我跪下了?”老管家告诉他,这像所到之处,如同洪武皇帝亲临,就是当今万岁,见了也要跪拜。

徐龙这才叫众人将御像悬挂中堂,自己上前正欲参拜,忽闻沈理来到,忙出外迎入。沈理急急把来意说明,又把圣旨给他看,徐龙气得大叫:“反了!”

沈理叫他别急,问道:“要是皇帝不见,却如何是好?”徐龙想起御像,说:“现有洪武爷的影像在此,就请恩师拿上金殿,不怕昏君不来参拜!”沈理大喜,接过御像,先到金殿去了。

却说黄义德用拐杖镇住刀斧手不能开刀,张从气得暴跳如雷,正在启奏皇帝,忽闻徐龙上殿见君,吃惊不小,忙撺 掇皇帝快快回宫。

万历正欲摆驾回宫,沈理头顶御像在前,徐龙随后,二人迈步上殿。沈理喝了声:“先王御影到!”挂起御像,万历和张从等只得跪下参拜。

御像撤去后,万历重新坐下,徐龙便叫校尉捧来文房,执笔写了一道保孙安不死、沈理官复原职的本子,叫黄义德转给皇帝。

万历拿不定主意,问张从准还是不准?张从道:“万岁,可知君无戏言!”万历便将奏本驳下。徐龙随即又写了第二本奏上,可是二本又被驳了下来。

徐龙大怒,足踩座椅,提笔又写了一道保本,并在最后写道:“准本也保,不准本也保,实实要保,一定要保!”

黄义德又将三本转上。万历见这三本写得厉害,又见徐龙神情激昂,便想准了下来。张从在旁奸笑道:“徐龙如此狂妄,分明是欺万岁年少,就该把这些本章都撕碎了!”

万历不敢撕本,要张从动手,张从叫皇帝先撕去一角,然后亲手把一本、二本和三本撕个粉碎,叫黄义德把碎本拿下殿去还给徐龙。

黄义德兜着碎本下殿,徐龙气得大叫,骂了声昏君,又骂了声奸贼,随后拿着黑虎铜锤气昂昂地走上金殿,端了张 椅子,坐在皇帝的对面。

皇帝心里不乐,责问徐龙怎能如此无礼?徐龙见万历摆出皇帝的架子,呵呵大笑道:“这金殿俺也坐得起!”索性坐到皇帝的桌子上面去了。

万历为了保持君王的尊严,不肯让步,就与徐龙一句一句地顶撞起来。张从在一旁帮着万历,沈理也在一边护着徐龙,金銮殿上,一场唇枪舌剑,吵吵嚷嚷,闹得不可开交。

徐龙又说:当年朱元璋被元兵打败,走投无路,就请出他的祖先徐达率领天下英豪,南征北战,才得到这大明江山。接着说出了铜锤的来历。

万历以为自己无罪,这铜锤打他不得。徐龙道:“你轻信谗言,残害忠臣,又将三朝元老贬职为民,还将俺的本章撕碎,难道无罪吗?”万历低下头去,作声不得。

徐龙道:“铜锤就要打你这样不仁不义的皇帝!”说罢高擎铜锤要打。万历大惊失色,边逃边嚷:“这都是张从的主意,与孤王无干!”

徐龙道:“你不理朝政,不能为民做主,却听信奸臣的话,这等皇帝,要来何用?”追上万历还是要打。沈理连忙拦阻,劝徐龙息怒。

张从钻出来要想逃走,徐龙哪肯放松?沈理上前假意劝阻,其实却是把老贼的去路给堵住了。张从被徐龙一连敲了几下铜锤,忍痛不住,哀告饶命,徐龙才住了手。

徐龙见万历赦了孙安准了奏本,又将沈理官复原职,这才出了气,于是将黑虎铜锤赠给孙安,要他继续伸张正义,上打昏君,下打谗臣。孙安毅然接过铜锤,辞别徐龙,立即到兵部视事。从此,张从再也不敢擅作威福了。

0 阅读:31

划过指尖有烟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