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爱的方式有很多,但我们所选择去探求爱的行为紧紧跟随着我们自身对爱的理解。
很多人说,爱是失控,是控制不住的渴望;
更多人又说,爱是克制,是克己复礼的珍惜。
很多人在成熟的过程之中,从激情四射积极求爱逐渐开始学着克制;
也有许多人,对待爱情的态度从小心翼翼变得更加大胆热情。
我们在寻找爱情,同样在寻找爱中的自己。这个过程之中的所有转变,所有触及到内心的成长与成熟,都是爱的升华。
按照《诗经》中释义:
发乎情,即人的情感在男女之间产生;
止乎礼,即为在这感情发展之中受到礼节的约束。
但现代社会的发展使得感情关系中的礼节逐渐淡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快餐式爱情”。
爱了便要得到,淡了便要舍去。真正的发乎情止乎礼无法限制所有人,传统的礼节也不再是爱情的规则。
发乎情止于礼,并不仅仅针对于婚外感情,而在任何关系之中,因为止于礼,止于的更多是自己的内心准线。
当下社会的发乎情止乎礼,开始成为了一种关于爱情的心理守则,在每个人追求爱的过程中开始出现巨大的差异。
发乎情,发乎于内心不断产生的情绪流动;止乎礼,止乎每个人自身对于爱的习惯认知和理解。
这二者,其实存在于爱产生的全部过程中,一种是主动源源不断地生发,一种是被动逐渐深入地静止。
生发,是我们的内心触碰到温柔的时候,用来去触碰、去感知、去肆无忌惮地爱的方式,这个生发用于让我们来创造自己的爱。
停止,是我们的精神感受到满足的时候,用来去记忆、去克制,去回归自身地保留的方式,这个静止用来让我们去圆满自己的爱。
主动去生发爱的过程,存在于我们备受触动的内心。
在很多时候,爱的种子从我们的心底种下,我们将所有的心血灌注其中,源源不断地从内心滋养着一段感情。
但实际上,此时我们的真正认知是盲目的,因为爱并非无止境的扩散与蔓延,内心的一切感受与触动,并非让我们去无限放纵地索取。
这是因为人在爱中的感受,同样会为自己创造出更多欲念。
人需要有一个在爱中获得满足的通道,这便是止。
停止,止于情感流露的至高点,止于真情满溢的满足,止于长久而珍贵的珍惜。
在我们通过感情获得最高满足的时候,人很难完全凭借自己的本能觉察到自己的行为,更无法审视自身的欲求变化与欲望扩展。
这种时刻,我们只会想着,再继续下去,再延续下去……
甚至于更深刻一些,更加的刻骨铭心,试图将爱的当下觉知刻进心肝骨肉之中。
人无法抗拒爱,无法抗拒爱中的失控状态。这种状态是我们自身自发创造感情的过程,也是我们自己编织爱的针线。
当我们还在年轻的时候,爱是一种激情的迸发,我们调动着自己的一切感官去感受这份炽热。
此时我们遵循着自己对于真爱的感知,满足地认为这是爱的全部释义,却不知这只是一份稍显稚嫩的美好。
但这人世间的情爱,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是有高有低地动态流动过程,到达了爱情的极高点,接下来便是跌落,或是更加长久的维持下去。
若我们将自己完完全全视为爱情的主体,只知进而不懂得退,便极大可能失去止乎礼的边界。
一旦无法明晰感情中的界限,便会将自己置入混乱的泥沼。
这个混乱,却是跨越界限后的执着渴求,不再是我们去创造爱,而是我们去追逐爱的温存,是内心创造出爱之后的环节——
失控。
失去能够操控自己感情的理智,失去平衡爱恨的情绪控制,失去是非对错的判断,失去现实生活乃至精神世界的清醒认知。
而止乎于礼,便是通过我们内心理解自身爱的模式,洞悉爱产生与沉淀的规律,从我们在感情的至高陶醉中清醒过来的满足节点。
这份礼,不再紧紧局限于礼义、道德、规则。而是在爱的领域,创造我们自身内在精神的框架,维持感情中的界限,从而继续一份久长的满足感。
当在任何一段亲密关系中,流动的爱出现的时候,发乎情止于礼的心理标准,便已经交错更迭着出现了。
01在爱的产生过程中,我们通过主动的感性认知发乎情
我们进入亲密关系选择伴侣,存在于感情底部的地基,爱的初衷到底是什么?
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停地来来走走。
其实更多时候,在我们的理性与感念之间砰然出现的,纯粹的爱,更是一种最高层次的精神选择。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或许只是一眼、短短一瞬,或许只是短暂的相处,或许只是特殊的经历,又或许只是只言片语的柔情……
这个简短的开始如同一个爱的线头,牵动起了心中的七情六欲。
从此一个人的身影走进了自己的人生,无论拥有着怎样的身份,这份悸动都真真切切地触碰着内心的温柔,这时,发乎情,发乎于一颗怦然的心。
可是深情,并非简简单单的几分心动,古往今来有多少的爱恨都在最终落入一个深情的陷阱。
太多人都在自诩深情,殊不知情深却是最动人的毒药,只身一人跳入情与爱的深渊,只是在爱的进程中按下了加速键。
加速地释放感情,加速地恨不得能够跨越时空,加速地朝着那个有关于爱的最高点冲去,满腔热忱地想要去敲开一扇心门,却看不到这门背后的任何光景。
这扇门的背面,才是爱褪却了最初的美好心动之后的真正本质,是需要用完全真实的自我去认识的爱。
认识自己的爱和对方的爱中都藏匿着些什么,其中包含着太多感情的纠葛、脆弱……
而爱的缠绵、含蓄而克制的珍惜,才是这道深渊的桥梁,是一板一木地仔细将温润的爱意延长、放缓。
没有桥梁的搭建,过快的冲刺、失去方向的奔赴是坠身悬崖的前身。
爱是分寸之间的点点滴滴,每一分温柔的背后应当是深切的尊重,每一抹柔情的对岸应当是细腻的理解。
没了分寸,便失了这方寸之间的尊重与懂得。
我们无法控制住自己情感的出现,无法掌控住感情发展的走向与进程,但在真正体察爱的细节时,用于了解自身与对方的,也是这个情礼之中的懂得。
从古至今的爱,都在套着一个时代的壳子,古时候的男女之间产生情感,都要受到层层礼节的约束,人们默契地认为这些礼节是对爱恋的尊重方式。
而现在的感情观,早已将这些逐渐淡去,大胆、炽热、激情才是现代人们感情世界的新旋律,只是深藏在爱之中的,是我们没有觉察到的珍贵。
去爱一个人并不难,爱上一个所谓错误的人也能够理解,但难的是真正地尊重这份爱的最高发展,不去用自己的欲念干涉爱的走向。
有多难呢?
类似于让自己去接受这份感情之中所有的可能性,并且不去刻意地增加任何一种可能性地比重。
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完全灭去本能的,但事实证明,身处这个状态的爱中,彼此能够感受到更多的被理解和被尊重。
一切过程如同埋种、浇水、开花、结果般水到渠成,没有环节的激进跳跃,所有的感受蒙上了一层浅淡的缱绻与眷恋的温和。
此时的感情仅仅只是感情,爱只是爱,没有需求后抽象成的爱欲,没有索取后抽象成的执着,没有纠纠缠缠的恩怨抽象成的伤害,更加没有执念后抽象成的种种爱而不得。
02在爱的延续过程中,我们通过被动的理性认知止乎礼
太多人因为婚恋、相亲而殚精竭虑,想要将感情落进现实之中,便让爱的发出与爱的回应之间,掺杂了太多的世俗因素。
物质、价值、条件,需要、渴望、需求,越来越多的标准让我们认为理智,是用于衡量现实的,感性才是真正爱的纯粹。
爱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纯粹。
很多人会认为,在爱中混杂了各种条件便失去了爱的本质,但其实在爱发生以前,理性的思考便已经开始了。
只是大多数人会将这个头脑之中的理性思考,理解为对条件的权衡。其实这个理性,是人格成熟的过程之中对于爱的理解与尊重。
事实上,最真挚的感情,恰恰更来源于一份理智和一分停止。
与上述权衡利弊地分析物质条件不同,这份理智有关于从精神层面于对方的理解与尊重,即止乎礼。
止乎礼,在爱中更是慎独的表现。
慎独,释义为君子在独处时,即使别人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也要谨慎不苟,不做违反道德法律之事,不负良知,不欺内心。
很多人逐渐将“君子慎独”划分为道德层面,殊不知,爱的流转更需要慎独的过程。
关于爱中的慎独,需要的并非是条条分明的、处处规矩与限制的礼义廉耻,而是对自身发出的爱具有更灵敏的感知能力,是对内心能量的掌控。
爱的自觉,是于自身对爱的坚守,通过提升自己的精神使爱的流动不再成为外在约束和规矩,使其成为人真正发自内心的行为准则。
爱更需要“见欲而止”,无止的途径,便容易失了爱的初心,让人在爱的迷雾中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最后被所求的心念所累。
随后爱上自己的欲望、爱上自己的执念、爱上自己的狂热激情,却因此而失去了爱的自觉,丢去了爱中最纯粹的真挚。
并非更多的人难以做到发乎情止乎礼,而是人们看着爱的表层深陷于情爱的结果,沉沦于爱欲的冲动,却忘记了爱生发与延续的过程,才是更重要的礼物。
无止境的索求爱的结果是纵,感受美好与沉淀爱意是止。
这一纵一止之间,满含着错综复杂的人性博弈,是重重叠叠的欲念无休。我们主动地生发爱意,又被动地陷入爱欲之中产生困苦。
可这爱出爱返的过程,需要的是更加纯粹的精神独立:
止乎于无数欲念产生的纠葛不断;
止乎于超出自身原则的禁止;
止乎于恩恩怨怨的错杂;
止乎于真正的无明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