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婚姻存在的意义是……

陈曼心理 2024-01-24 14:58:45

最近有人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婚姻的本质是什么?

「婚姻是最深刻的人类盟约。」

盟约可以拆分成两个词:「同盟」和「约定」,同盟意味着两个人组成了命运共同体,而约定则意味着约束,失去了一定的自由。

所以,其实很简单,婚姻的本质就是与别人结成命运共同体,而不是利益共同体。

因为利益共同体代表着婚姻中的两个人是各取所需的消费关系,虽然扎心且一针见血但稍显片面。

这是现在很流行的一种对婚姻关系的解读:对方得满足我们的需求(情感需求、物质需求等),使我们从中受益,但是如果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付出的超过所得到的,我们就会中止这场「交易」,重新挑选「商品」。

把婚姻视为生意,处处充斥着算计,又何谈幸福可言呢,工作日在公司打工,休息日难道还要在家里「打工」?

其实,这种观念来自于当今社会的文化转变:利己至上(当然,这并不是个贬义词,这是人的自然倾向),这种转变让我们在面对婚姻的时候,第一个考虑的问题便是:婚姻能够给我带来什么好处?如果不考虑婚姻能带来什么好处的话,人们又为什么要结婚呢?

接下来我们就先来聊聊婚姻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意义是一种外在特征(即内在价值的延伸),比较容易被察觉和窥见,由此从外向内探寻婚姻的本质,探讨在婚姻中与伴侣的相处之道。

01婚姻存在的意义

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我们,大家对婚姻的态度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越来越多的人对婚姻持有悲观态度:未婚者对婚姻心怀抵触或者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已婚者对婚姻感到疲惫失望。

短视频平台上也刮起过一阵风:视频里的年轻人向已婚的长者询问:结婚有什么好?而长者的回答却只有吞吞吐吐的「嗯……啊……这个……」。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发生呢?大家为什么对婚姻越来越悲观?

因为我们总是期待着对方以一块「美玉」的状态与我们一同走入婚姻,但实际上无论是自己还是对方,其实都只是一块「璞石」。

电影、小说或者网络会给人一种想法:只要自己找对了人,就能一直幸福下去。而一旦爱情无法持续下去,我们就会觉得是找错了人。我们坚信「对的人在下一个,只是自己一直没有找到。」

经过演绎的剧情是封闭的剧本,故事的走向和结局都是被创作者敲定的。而现实是开放的剧本,是日常生活的演绎,充满了变化和未知性。

我们不知道变好的转折点在哪里,害怕自己努力错了方向,害怕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所以常常转身离开。

然后在另一个人的身上重复着「激情-平淡-疲惫-失望」的循环,消磨着耐心,就像是复利曲线拐点之前的样子。

而婚姻存在的意义就是让大家更有耐心地将两块「璞石」打磨成「美玉」,让双方因为彼此而变得更好。

《婚姻的意义:如何在婚姻中委身》一书中提到:「婚姻可以让激情的宽度和深度都得以扩展,因为它们给我们必要的安全感,可以敞开心扉,脱下防弹衣讲实话,不用害怕我们的配偶转身就走。」

「婚姻是一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它的复杂性推动着人生的厚度,也丰富个人的品格,这或许就是婚姻的独特。」

没有人生来就是完美的人,激情如潮水一般褪去之后,两个人的缺点便被搁浅在婚姻的沙滩上,暴露得猝不及防且毫不留情,而我们的婚姻伴侣是唯一且体验感最强烈的见证者,以至于惊呼:「他/她怎么一结婚就像变了个人一样!」

但这其实并不是坏事,你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正,才能变得更好,操纵我们带来负面影响的往往是我们看不见的缺点。

婚姻的力量其实就是自己借助最亲密、最了解自己、又不会和自己有权力差别的人——配偶,来让自我觉察和自我修正。

我们身上的某些根源性的东西很难被人察觉,往往自己也意识不到。有时候被人指出来,却因为对方的身份却拒绝承认——我们并非一心同体(并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ta的评判真的是为了我好吗?

哪怕是最亲密的父母,也和自己有着权力和代沟上的差异,所以他们的评价多数时候走不进自己的内心。

更不用说没有那么亲密的朋友了,一句「你又没有那么了解我」就能让对方哑口无言。

所以,能够帮助我们变得更好且让自己心甘情愿接受的人需要具备的特质就是:与自己一心同体(而非单纯的共同利益,只讲利益的伴侣不会帮助我们变得更好,反而会更快地转身离开),足够亲密又不会轻易地离开自己。

配偶就是最佳的人选。

婚姻让两个人互相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让彼此成为盟友,成为「命运共同体」,同时婚姻也约束了彼此的自由,加大了离开对方(毁约)的代价。

这就是婚姻的本质——结为命运共同体。

结为「命运共同体」的两个人拥有着共同的目标,承担着共同的风险,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变得更好而互相打磨。

恋爱的时候其实对方只是自己「最特殊」的朋友,你没有在这个阶段完全地敞开自己,对方也就没有真正地了解自己,ta爱和接受的只是自己的一部分,浪漫和激情大概率只是新鲜感和自我情绪迎合的产物。

而充分了解之后,伴侣仍然选择陪在自己身边,这样的感情才能够长久地流淌下去。

可现实是,大多数人都熬不过这个充分了解的过程。

因为充分了解的过程就是缺点蔓延的过程,缺点在日常生活中具现化的时候,是极具杀伤力的。医生诊断病情是对病人望闻问切,他不需要在自己身上还原到病人的痛苦。

而伴侣诊断得出自己的「病情」,是因为ta就是我「发病」的对象。ta知道我爱逃避,是因为我总是把事情推脱给ta,让ta焦头烂额;ta知道我缺乏耐心,是因为我总是对ta说「烦不烦啊,唠唠叨叨个没完!」

正如书中所言:「婚姻最大的问题就是:全世界那个把你的心攥在手心里的人、你最渴望最需要得到其赞扬和肯定的人,正是全世界那个被你的罪伤得最深的人。」

所以,我们到底如何与伴侣相处,才能拥有一个理想的婚姻呢?

02如何与配偶互相打磨?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自己和对方都是「璞石」,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缺点,都是会给对方带来伤害的。

所以,既没必要过分自责,也不要一直指责对方。

因为婚姻的目的是让彼此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婚姻不是在「让自己满足」与「让自己妥协」之间二选一,而是让人通过相互妥协来相互满足。

提摩太·凯勒提到三种力量可以帮助我们与配偶相处,总结一下就是:

1)允许伴侣告知自己的可恶;

2)正确表达爱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

3)骄傲又谦卑地饶恕对方

01允许伴侣告知自己的可恶

婚姻会暴露彼此的缺点,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这句话也可以被翻译为:婚姻能向自己展示自己的本来面目。

前提是,你得允许配偶成为那个「可恶的我」的代言人,不然一切都毫无意义。

前面已经谈到,我们并非生来完美,而且很大程度上,我们意识不到或者拒绝承认自身的缺点。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婚姻不是在让你与配偶相处,而是让你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无法再逃避,「婚姻给你展现一幅未经粉饰的现实主义图画,图上画的就是你自己;然后揪住你的衣领逼你仔细看。」

世界上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让自己获得成长和改变的了,因为我们不忍心对自己下手,而除了配偶之外,我们又觉得其他人没有资格这样做。

当然,这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毕竟没有人愿意听到批评,尤其是最亲密的最爱的那个人的批评,所以与此同时,表达爱意是十分重要的。

02正确表达爱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

我们在进入婚姻之前是一块尚未打磨好的「璞石」,但是每块「璞石」是大不相同的。

这个自我形象受原生家庭、朋友同事等的影响,上面残留着「浅浅的赞许」和「深深的批评」的痕迹,在我们认知尚未成熟的时候带来了刻骨铭心的伤害。

进入婚姻之后,配偶便被赋予了一种神奇的力量,ta可以重新塑造这个「自我形象」,本来在「璞石」上的残留痕迹被轻轻地打磨掉了。

ta说这个痕迹不重要,这条困扰自己已久的伤疤竟然真的变得没有那么强的存在感了。

我还是我,但我又觉得我不是我了。

当然,表达爱要同频,就像是送礼物,你精心挑选了一件东西,但是对方却并不喜欢,明明是一件充满爱意的事,却让两个人都觉得难受,对方觉得你似乎不够上心,而你又实在委屈。

我们习惯于用「己所欲」,来「施于人」。但「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样的爱是令人窒息的。

千万不要小看这种爱的力量,如果负向使用,会将伴侣仅剩的自尊直接扼杀掉,最亲密的人说出的话往往是伤人最深的。

03骄傲又谦卑地饶恕对方

在婚姻中,你可以更为坦率地对伴侣讲真话,不用像与外人对话一般计较礼貌、分寸与得失,可以最大限度地「有一说一」。

在吵架和好的时候,低头的一方也不意味着低人一等,饶恕的一方也不代表ta就高高在上,骄傲和谦卑这两种互相矛盾的特质是可以并存的。

不肯原谅对方的人,心中是坚信自己绝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的。始终高高在上地批评别人,用以一种近乎刻薄的方式对待别人,哪怕你说的是正确的,也无法让人接受。

而总是轻易原谅对方的人,会逐渐陷入自我质疑之中,你会太过看重伴侣的看法,难以忍受对方有一点点不愉快的情绪,哪怕是对方在道歉,竭力地隐藏自己的埋怨和委屈。

而伴侣由此会得到错误的反馈:你并不在意这些或者是反正我总能轻易地得到原谅,那我还改什么,他也就继而丧失了改变的动力,两个人咬合进错误的齿轮中。

这三种力量在彼此磨合的过程中都很重要:

「璞石」中的哪些杂质需要被清理掉?允许对方告知自己的可恶之处,识得自我的本相。

怎样守护蕴藏其中的「玉」?用爱的力量治愈和救赎对方。

如何让研磨机中彼此摩擦的石头不互相弹开、碎裂?骄傲又谦卑地表达饶恕。

婚姻会让你在更深的层面,发现真正的自己。你在观察自己另一半的同时,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对方如何使你成为更美好的自己。

婚姻的本质是与对方结为命运共同体,而非利益共同体。它使得两个人的未来绑定在一起,虽然约束了彼此的自由,但提供了一个安全场所让两个人慢慢磨合,为了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在这个磨合的过程中,婚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方转身离开的概率,而仅凭利益关系是达不到的。

「我爱你,我爱自己,你爱我,你爱自己。」这四样只有都互相成全,关系才能稳定持久,缺一不可。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END-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

0 阅读:12
评论列表

陈曼心理

简介:专业解答情感问题,教你如何理性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