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评、梆《秦香莲》,您最喜欢哪种

凝梦娱娱 2024-09-07 01:38:22

《秦香莲》,又名《铡美案》,是戏曲舞台上最流行的剧目之一,潮剧、豫剧、汉剧、楚剧、京剧、评剧、同州梆子、秦腔、晋剧、河北梆子、武安平调、均有此剧目。据记载,《秦香莲》一剧的原始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秦香莲是包公案---铡美案中的苦情人物,这一故事广泛流传,秦香莲是被抛弃的妇女的代名词。

《秦香莲》是河北梆子经典剧目,这里只说天津河北梆子剧团,1953年银达子与韩俊卿等组建了国营天津市河北梆子剧团,并排演《秦香莲》作为建团献礼。

《秦香莲》是韩俊卿大师的代表作,几十年过去了,她那经典的“见皇姑”至今仍萦绕于怀。韩俊卿大师的表演细腻传神,唱腔低回婉转,她的高音略带沙音,中低音浑厚甘甜,吐字清晰,气息控制自如,依自身条件形成了定调低、唱腔低的艺术特色。

“见皇姑,有一件大事想心间”是韩俊卿大师的经典唱段,唱词是:

“看看她来看看我,二人贫富不一般。见皇姑本应当大礼来见,有一件大事想心间:昔日里那鸿雁去求仙,它要到西天把佛参。只飞了七天并七晚,它这两膀无力落在沙滩。宾鸿雁它落至在沙滩内,从上水来了一只打鱼的船。打鱼的老翁船头来立站,他的婆儿与他把橹扳。打鱼的那老翁用目来观看,又只见宾鸿雁落沙滩。叫一声婆儿你拢拢岸,搭了扶手为丈夫我下渔船。这老翁他将雁忙拾起,他扭转回身上渔船。叫一声婆儿你回家转,咱把这宾鸿雁用酒餐。宾鸿雁它听此言两眼落下泪,口儿里不住地哭苍天!陈士美他比做打鱼的汉,秦香莲比孤雁我落至在沙滩。早知道贼子把良心来变,总不如在原郡家下我受贫寒。”

这是段非常吃功夫的一场反梆子,其中的“鸿雁求仙”也是其他剧种少有的,演唱哀怨悲绝,如泣如诉,深深打动着观众的心。每当唱到“有一件大事想心间”反调起唱时,台下都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非常感人。当她唱到鸿雁“它两膀无力落在沙滩”时,韩俊卿全身匍匐在舞台上,令全场群情沸腾;当她唱到“宾鸿雁见此情双眼落下泪”时,台上声泪俱下,台下泣不成声;当唱到“早知道贼子他把良心变,倒不如原郡家下受贫寒”这句收尾的反调时,声情并茂,顿挫有力,势如决堤洪水一泻千里。一字一句,一板一眼,沁人心腑,只能说:太好听了!

评剧《秦香莲》最早是根据河北梆子改编而成的,经过数十年评剧艺人的不断创造,它已成为评剧中一个优秀的传统节目。解放后,中国戏曲研究院的邱忻、庄良生等,重新对它进行了整理。整理中吸收了滇剧《闯宫》、河北梆子《杀庙》等情节,不仅丰富了内涵,对全剧在文学上也作了加工,使剧本更加完整。

《秦香莲》是中国评剧院的前身中国评剧团建团后搞的第一个重点剧目,也是筱白玉霜的代表作。白派《秦香莲》的演出超越了任何剧种,这是梨园界公认的,看《秦香莲》还得看评剧,就像看《红楼梦》还得看越剧,看《花木兰》还得看豫剧,是一样的道理。可以说,这出戏是白派的集大成之作,低回婉转处如静水深流,慷慨激昂处如飞瀑击石,大开大合,激动人心。筱白玉霜塑造的秦香莲形象,悲苦中有抗争,性格特征真实可信。她的反调唱腔“琵琶词”则深沉细腻,委婉悲切,把秦香莲的性格发展表现得层次分明,个性突出,富于典型意义。

魏荣元先生塑造的包公,不仅在表演上深挚真切,细腻入微,而且在唱腔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树立起评剧前所未有的花脸行当。

席宝昆先生塑造的陈世美,非常重视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在表演上进行了创新。“琵琶词”一场中他在唱词只有两句唱及念白没有发挥的情况下,采用了细腻的做功,面部的变化,眼睛的传神和多变的外在动作,将陈世美看到秦香连时那种心急如火、如坐针毡,只能恼于心笑于面的复杂心理表现得淋先生漓尽致。

《秦香莲》于1955年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被评为1956年的优秀电影,筱白玉霜、魏荣元和席宝昆都获得了优秀表演奖,每个人各得一枚金质奖章。影片在香港、印尼、泰国东南亚国家上映时都获得很高的评价。

京剧《铡美案》是裘派代表剧目之一,张君秋饰秦香莲,谭富英饰陈世美,马连良饰王延龄,裘盛戎饰包拯,裘大师的唱腔深沉含蓄、细腻委婉、刚柔并济、明快豪放,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特别是“公堂”一场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驸马不必巧言讲”的唱段,更是脍炙人口。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包拯审判陈世美时的一段西皮唱段。唱段开头的【导板】高亢有力,表现了公堂上威严肃穆的气氛和包拯刚直正义的威慑力量。“驸马爷”三字的“爷”字,吐字和收音都短促,听起来干脆,以表现包公对陈世美态度严肃,语气含威,声调较硬。随后四句用【西皮原板】演唱,表现了包拯用平静缓和的情绪对陈世美好言相劝的形象。至“我料你在原郡定有前妻”这句时,速度减缓,好像在试探、观察陈世美的反应。随后,见陈世美态度恶劣,便在劝导中带有了训斥责问的口吻,唱腔的速度还原、句逗缩短、节奏紧凑,好像包拯开始激动起来,因此“反把她欺”的“欺”字收得利落,带有激昂,气愤口吻。

《铡美案》中的包拯义愤填膺力主公道,斗胆置皇姑、国太的压力、权威于不顾,一刀铡下“负心汉”的人头。这一刀铡得真是痛快淋漓,它意味着对“富易交,贵易妻”的封建男权丑恶现象的断然否定,剧中人为之扬眉吐气,剧外人也为之欢欣鼓舞。舞台上道义的胜利,代表着普天下千千万万受苦受难者渴望公正的共同心愿。

如果一定要做比较的话,评剧《秦香莲》弥补了京剧《秦香莲》的一些不足。评剧《秦香莲》与京剧《秦香莲》的情节脉络基本一致,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或者说在表演秦香莲的“柔情”方面,我个人觉得,评剧《秦香莲》似乎要比京剧《秦香莲》更能够激发人们的同情心。

评剧《秦香莲》在情节的设置展开上、细节动作对人物的衬托上,有许多独到之处,特别是在“情”字上下足了功夫,能够激发观众的同情心。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使得评剧《秦香莲》在情感渲染上更加深入人心‌。

比如第二场《闯宫》里,秦香莲在诉说自己饱经风霜千里进京寻夫的苦难,要陈士美“认”的唱段,还有第四场《琵琶词》里那段“夫君豪饮妻卖唱”,那份凄凄惨惨戚戚,整个儿就是一个揪心;在揭露陈士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时,似乎也没有用高腔来渲染秦香莲内心的愤怒;在第七场《大堂》上与陈士美对质时;在第八场《见皇姑》面对皇姑无礼的挑衅时;白派那低回婉转的声腔,让我们酸楚的同时也体会到埋藏在秦香莲内心燃烧着的怒火。这,可能就是评剧白派唱腔的魅力吧。

值得一说的是,在第五场《杀庙》里,当秦香莲要带着孩子离开土地庙时,秦香莲用她的头巾盖住了韩琪的脸,然后,再把庙门关上。这样的设计,我个人觉得,很恰当的体现了秦香莲的心地善良和柔情,又为赢得观众的同情增加了分数。

其实,各剧种有各剧种的味道,不过相比之下,京剧的身段上会比评剧更细腻、唱腔更讲究,评剧则更直爽些。值得一提的,是北路梆子(雁剧)的《杀庙》一折,杨仲义先生和贾粉桃联袂出演的版本精彩绝伦。节奏淋漓酣畅,风格荡气回肠,真正具有撼人心魄、催人泪下的艺术魅力。此折戏当年被专家同行誉为“天下第一杀”,两位主演也双双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

这出戏为何久演不衰,因为它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许多人把陈世美用作“负心汉”的代名词。在生活中遇到比喻男子仕途通达,抛弃前妻另攀高枝的例子,都称为当代“陈世美”,古往今来有多少负心男子,为什么陈世美却成了典型,可见戏曲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其实戏曲就是一种高台教化,让大众对善恶有报,是非分明,有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0 阅读:54

凝梦娱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