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之死,贾府为自己掘好了坟墓,贾元春为何封妃被莫名赐死?

吖胖来了 2024-07-28 16:06:39

贾元春判词的最后一句是:“虎兕相逢大梦归”。

老虎与犀牛都是猛兽,不会用于比喻女子,这句暗喻元春下场的判词,指的是她溺于政治斗争的漩涡中。

她是凤藻宫尚书,是贤德妃,若说是后宫中有争斗倒也平常,为何会因“虎兕相逢”去世呢?

其实,这句话既指元春的下场,也是整个贾府下场的缩影。元春的一生,不过是贾府在皇权斗争中站位的缩影。

这个生于正月初一的优秀女儿,与贾府一样,看似鲜花着锦,实则烈火烹油。

她谨小慎微的一生,只不过是政治博弈的牺牲品罢了。

一、贾府的真正靠山:隐在暗处的太上皇

大观园中太过花团锦簇,很容易让人忽略贾府虽势力庞大,依然只是这个王朝中的臣子。

贾府之上,还有更上位的人在操控他们的生死。

这些上位者中不仅有皇上,还有太上皇。

清朝唯一太上皇和皇上同时掌权的时期是嘉靖朝的前五年,不过红楼写在架空历史中,倒不必将真实的清朝历史代入其中。

书中太上皇和皇上的关系,显然也与乾隆、嘉庆不一样。

太上皇乾隆也依然牢牢掌控着权力,嘉庆不敢有丝毫违拗,处理和珅都要等乾隆去世。

但红楼中的太上皇与皇上,是有一些分庭抗礼的意思在的。

两方势力显然在博弈,后期北静王的出场,更暗示着皇帝这龙椅坐得并不稳当。

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王朝更迭之际,每一个臣子都更应该格外谨慎。

太上皇和皇帝都在这种复杂的情况,更要反复权衡利弊才敢站队。

贾府算是太上皇的亲信。

冷子兴说荣国府时曾经说,贾政的官位是太上皇钦赐的。他从主事到员外郎的升官过程,多半也是有太上皇的影子。

这样的贾府很难不被打上“太上皇”的烙印。

但身为“四大家族”之一,他们的政治立场对朝堂影响也是不小。

因而,作为荣国公府嫡长女,出生日期又格外吉利的贾元春,必须入宫。

她可以是女史,可以是妃子;可以受宠,可以不受宠,这在皇家和贾府眼中都无关紧要。

唯一重要的是,她必须作为贾府的代言人生活在宫中。

对贾府而言,她是中兴的希望,是新的后台;对皇室来说,她是“质子”,是平衡朝堂的砝码。

二、盛大的元妃省亲:贾府站错了立场

元春省亲无疑是书中最为宏大的场面,后期发生无数故事的大观园也是因省亲而建。

建造大观园的贾府众人,无论是感觉到荣耀,还是兴奋于可以从中捞油水,都少有人意识到最关键的问题:

皇帝真的高兴看到如此隆重地省亲吗?

这场省亲的背后,同样是太上皇与皇上的博弈。皇上先提出允许废品眷属“二六”进宫,太上皇却更进一步,允许妃嫔省亲。

省亲之事前所未闻,太上皇如此作为,意在打皇帝的脸。

皇帝的提议是为了彰显孝道,而太上皇所为几乎是明晃晃地在说:于孝道上,皇帝所做的还不够。

这种微妙的时刻,身为人臣,该多有警惕才是。

但贾府众人都被“荣耀”冲昏了头脑,开始积极响应太上皇的政策。

或许是真的没意识到背后的皇权博弈,或许是被眼前富贵迷了眼。

他们大张旗鼓地建立大观园,营造了铺天的声势接元妃省亲。

此情此景,看在贾府的主子们眼中或许是天伦之乐,皇恩浩荡;

看在皇帝眼中,那就是贾府坚决站位太上皇,要一起来给他这个皇帝没脸了。

书中一个小人物很能说明问题——来传旨的太监夏守忠,身为“六宫都太监”,他大概率是现任皇帝的人。

来贾府传旨,他一方面守口如瓶,另一方面连一杯茶水都不喝。

前者还可以说是最严,后者是非常明显地不想和贾府沾上任何关系。

此时元春刚刚晋升,可谓如日中天。

六宫都太监却连杯水都不肯在她娘家喝,这已经很能说明皇帝对元春省亲一事的看法了。

皇帝的不满也见于元春省亲的时间。

既然不能在外住,那肯定是让她越早出来,能享受天伦之乐的时间越长。但元春直到傍晚才到贾府,凌晨就得走了。

只可惜,整个贾府可能也就元春意识到了这件事。

回来这一趟,她自己见到园子如此奢华都吓了一跳,赶紧借着劝导父亲、祖母勤俭持家的话做一些含蓄的提醒。

等到该作诗写皇恩浩荡的时候,底下这群弟弟妹妹,一个个不管是素有才名还是真的抓猫逗狗,没一个人有心夸一夸皇恩浩荡,全都在写这园子。

喝水不忘挖井人,喜欢园子也得知道这园子怎么得来的吧?

哪能只写园子,不感谢允准省亲的皇上呢?

元春的这份心思只有玲珑心的黛玉看了出来,帮贾宝玉作弊了一首《杏帘在望》,算是全了大家的面子。

孩子不懂事也就算了,他们这群人作诗的样子,证明家里的大人们一点儿也没提点他们,更显出贾府主人身处政治博弈而不自知的迷糊。

想必当时的元春看到家里搞得如此奢靡,下人脸上都带着小人得志的表情,还没有人用心感恩皇上的时候,心情也是崩溃的吧。

三、秦可卿之死,贾府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在元妃省亲不久前,贾府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宁国府少奶奶秦可卿去世。

这场葬礼的排场极大,规模和制式都说是僭越也不为过。代表性的一点就是:给秦可卿用了前义忠亲王的棺材板。

这寿材存于薛家的木材店,据薛蟠说是“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后来老亲王“坏了事”,就不曾拿去。

短短一句话,信息量相当不小。

首先,这木材的质量必然是极好的,不然也不敢给亲王用,薛蟠也说它“万年不坏”。如今拿来给秦可卿用,以她的身份,用得起吗?

其次,薛家当时为什么会给老亲王备下一副寿材?

这说明薛父和老亲王的关系必定相当亲近,很有可能已经是明晃晃地站队。

最后,老亲王如何“坏了事”,到棺材都不能拿走的程度?

对于皇室子弟来说,连下葬都不给的大错,只有可能是造反,或者是皇位争夺中的失败者。

这让此事更加耐人寻味——薛家曾站队皇位斗争失败的老亲王,还替他寻了一副上好的棺材。

如今这棺材不仅没烧掉,还给贾府的少奶奶用上了。

换做任何人是皇上,此时恐怕都得多转一个念头——贾家和薛家,到底在干什么?

他们是否对朕这个皇帝不满?

也是在秦可卿出丧时,宝玉遇到了北静王。

这位王爷大赞他的通灵宝玉,又送了宝玉一串御赐的鹡鸰香念珠。

也只有宝玉会觉得两人真的是“一见如故”。堂堂王爷,为何会着意与他结交?

北静王所看重的,分明是贾府的势力和声望。

皇上此时正着意削减“四王八公”的权利,宝玉偏偏上来和北静王交好,又是和皇上对着干的表现。

贾府如此作为后,贾元春反倒升了位分,又被赐予省亲的殊荣。

前后联系起来看,分明是皇帝对贾府的试探,也是贾府最后的机会。

但是,从秦可卿之死开始,贾府就一步步地给自己掘了坟墓。这是元春身在深宫无法完全得知,更无法做主和改变的事情。

所以最后,当皇帝不再忌惮贾府的势力时,身为质子的贾元春第一个保不住自己的性命。

她本是贾府中最为清醒之人,只是父母兄弟被骄奢淫逸迷了眼,惰了性,无人能在政治漩涡中保持清醒。

而这个贾府最出色的女儿,从来也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她的地位也好,荣辱也好,生死也好,系于贾府之上,握在皇帝手心。

可怜榴花开无处,徒有大梦空一场。

贾元春的一生,最直观地反映了红楼中的政治博弈。她自己在其中犹如浮萍,最后也消逝在政治博弈的漩涡中。

1 阅读:32

吖胖来了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