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信息让你沦为80%,而深度学习,带你跻身20%的人群!

南音聊故事 2023-07-03 18:35:28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在信息同质化严重的时代,碎片化似乎成了常态。

对于现代人来说,人手一部手机,就可以知晓天下事;凭借抖音、微博、小红书、公众号等软件,就可以掌握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小情,所有人都可以发,可以评论。

与朋友圈一样,别人投喂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但在追求便捷的同时,信息也被撕成碎片散落在各个角落,不懂得总结的,永远找不到答案,只是破碎的观点,在脑海里打架。

根据二八定律,只有20%的人在进行着深度学习,还有80%的人,正在被低质量的碎片化信息吞噬,所以,成功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如果你掌握了深度学习的方法,那么你也有可能跻身于20%的人群,让大脑更清醒。

那么什么是深度学习?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沉浸式学习,将某一个领域的知识进行深挖,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应付。

深度学习能够我们对于一种事物或者说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和模块化,就像在挖一口井,挖得越深,出水量越大。

那么什么样的深度学习更有效呢?

这应该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通常我们进行深度学习,是建立在一定的目的之上的,毕竟快节奏的社会,不允许普通人漫无目的地去学习一种技能。

对于我们普通人,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切资本的前提,我们需要跟时间赛跑,争分夺秒,但也需要稳扎稳打,尤其是在学习这件事上,深度学习则更为重要。

因为它能带来巨大的收益,以及正向的蝴蝶效应。

王专老师在《学习学习》一书里说:

“有深度的输出需要有深度的输入,而想要获得有深度的输入,就离不开‘主题式学习’ ”。

主题式学习指的是,围绕一个主题做各种不同的事情,确定学习的中心,寻找同类别的学习内容,想尽一切办法吃透这个主题。

这个时候,学习类型将不受限定,你可以读书,可以听网课,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只需要确定你所有的输入,都与主题相关即可。

那么主题该如何选择呢?我想这个问题,一定也曾困扰过你。

我们可以分四步走: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主题。

在选择上,很多人都有选择困难症,喜欢去网上搜罗一堆,别人的选择,找到一个,就想照葫芦画瓢似得安在自己身上。

试了一段时间发现,根本不行,因为它没有对你的生活产生正向反馈,所以,坚持就变得更加困难。

你应当选一个,你近期用得上的主题。

比如说,你确定做自媒体写作方向,那就围绕写作准备,给自己一个期限和计划安排,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开始学习了。

这样选择有两个好处:

一来,你更容易坚持。

因为你知道很快,这些知识你可以用得上,它会内化成你的自我驱动力,让你的努力变得有意义。

二来,能够做到知行合一。

当你一开始就知道,你所学的内容,将会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你的思想和行动就会保持同一步调,做起来就更得心应手了。

第二步:构建学习内容。

确定主题后,我们就可以围绕学习内容,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主题内容清单”,根据清单,确定多元化的输入渠道。

在选择书籍的时候,也是有技巧和方法的,遵循高质量原则,你获取到的知识内容,也会更有价值。

至于书籍如何选择,由于内容比较多,下次我会专门出一篇文章,给大家解读。

第三步:保持多样性输入。

在对一件事情的评判上,如果我们单一地关注某一个人的观点,就会导致偏听偏信,往往会忽略许多重要的观点。

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多面体,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不同侧面的过程,都了解清楚,评价的时候尽量客观,不偏不倚。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声音的时代,你必须要掌握多元视角,这意味着,你要去了解多方的观点和证据,正面的反面的,统统不能放过。

这也恰恰是在提升你的认知水平以及认知深度。

第四步:拼拼图,而不是找答案。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一个潜意识:就是希望自己多读书,量多了,自己脑海里存在的问题,说不定在哪天就自动蹦出来了。

这是一种期待答案自己出现的想法,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让你的大脑变得更机械化,因为能找答案,你的大脑就不会想要去思考了。

然而主题式学习,不是寻宝藏,只需要找到宝藏的目的地,就能看到。

主题式更像是在做拼图,答案藏在很多地方,就像散落的碎片,你只有通过综合分析,拼接出来以后。才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看到这里的小伙伴,一定看出来了,主题式阅读,是深度学习里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过程必然有些漫长,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将一个主题吃透,你的思维逻辑,也会提升几个档次。

共勉。

写在最后:

排解焦虑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事可做。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