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纪录片‖评分9.9,还有0.1留给观众去感受

南音聊故事 2022-12-09 14:35:36

有几个数字,我想放在前面:

我们的世界,每天都有近5万个新生命的到来;

这些孩子中的大多数,是在全国21名产科医师和18万助产士的帮助下,在2.6万家机构助产机构里诞生的;

在全国,麻醉分娩镇痛的开展率还不到20%;

这个数据来源于记录片《人生第一次》涂松岩的讲述,2020年甚至更早之前的数据,只是觉得很震撼,那么多是生命因为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交织在一起,随着时间统统变成了记忆,而记录片记录下了这些感人的画面,在两年以后甚至若干年后,依然可以被人们翻出来回味。

我是家里的老大,妈妈的第一个小孩,那时候妈妈20岁,正值青春年华里最美的年纪。

通过家里的照片:

我发现那时的妈妈真的好美,她的刘海有点微卷;

在那样一张昏黄的照片纸上,都能感觉到她细腻的皮肤;

她笑起来很甜,可以融化一个人的心……

很开心,我能成为她的女儿,因为妈妈的美貌,儿时也会被夸赞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出生时撕心裂肺的啼哭声了,我被时光推着长大了,而妈妈被岁月拉扯着白了头发,弯了腰,我想她也一定不记得当时生我的时候有多痛,只是在谈起的时候,仿佛身体里还残留着那时的记忆,刺痛过后又恢复正常。

我家三个孩子,意味着妈妈这一生在轮回里逃亡了三次,这三次的分娩疼痛,每一次都是一道坎,她都坚强的跨了过来。

我不知道她在分娩的时候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因为不曾为人母,不曾经历那样的场景,所有的痛和感受都无法传递给我,任何人都不能在事情没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感同身受。

对我来说,一个新生命在我身边诞生的最近的一次,是我弟弟。2002年,我8岁,他在大年初四的半夜11:48出生,那时我是睡熟的,被爷爷摇醒后揉揉惺忪的睡眼,踉踉跄跄地走进了妈妈的房间。

那时候的医院很紧张,妈妈没有去医院,是请接生婆婆来家里接生的,没有无痛,没有麻醉,纯纯地自然顺产,妈妈从下午5点开始阵痛,直到弟弟出生。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刚出生的小宝宝,弟弟的哭声,让我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一股强有力的力量注入到我的血液里,因为那是我和妈妈每天祈祷来的小生命。

全家人都很高兴,尤其是爷爷,他替代了奶奶那一份愉悦。一个男孩,对于农村人来说,真的是全家的宝贝,在我家更甚,因为此前是两个女孩,用了无数的偏方,求了多方的神仙,才得来的这样一个男孩。

我并不怪他们重男轻女,是时代束缚了他们的思想。同时,我依然感觉到庆幸,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相比于那些我们看不到的家庭里,我们家人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并不那么浓重。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世界都会随之而改变。孩子在哭,家长在笑,那种抱在怀里的欣喜一定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在眼眶里,颤抖的手臂,还有跳动的心里。

然而生命并不都是那么顺利的,在养育的路上会发生各种你无法预料的事情,面对眼前的这个可爱而鲜活的小生命,我们又该抱着怎样的一种心态给予她我们的一切,用什么样的方式陪伴她长大。

都说都没有生过人,何以谈人生。这样一句寻常的话却蕴藏着生命强大的力量,我想跟托马斯·卡莱尔的那句:“没有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如出一辙。

每一个来到我们身边的生命,每一个被时光夺走的生命,我们都该赋予以敬畏之情。

有哪些第一次在你的生里留下了最深刻的记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你说,我听啊!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