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是蜀汉大将,当初以部曲的身份随刘备入川,屡立战功而升任牙门将军,之后在选拔镇守汉中的将领时脱颖而出。时人皆以为会选用张飞,张飞也以为非他莫属,不想刘备却拔擢魏延担任汉中太守。刘备当众问魏延如何镇守汉中,魏延回道:若曹操亲来,我为大王当之;若曹操遣十万之众,我为大王灭之。众人皆服其胆气。
在刘备时期,魏延在地位上虽然没有进入第一等将领的行列,但在实际的重要性上是属于前沿的位置。刘备拿下汉中之后,以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此四人为蜀汉地位一等之军事将领,而魏延不在其列。可魏延被任命为汉中太守,守卫蜀汉的北部要地,其军事上的重要性是仅次于镇守荆州的关羽。
事实上刘备对于魏延的重用还是非常正确的,可谓是慧眼识人。在魏延镇守汉中期间,无论是蜀汉声势大震之时,还是夷陵之败后的势微之时,对手对于汉中都没能形成威胁。魏延镇守下的汉中,几十年里可谓是固若金汤,成为了守护蜀汉政权的坚固堡垒。
到了诸葛亮北伐时期,官至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的魏延,封爵南郑侯,无论在官职、爵位还是实际作用上,他都毫无疑问的是为蜀汉在军事层面上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这也是魏延在得知诸葛亮死后,要求只是丞相府的下属护送灵柩返回、而自己则统帅大军继续北伐的底气所在。
但诸葛亮在安排后事时,却把魏延排除在外,在没有知会魏延的情况下,将兵权交予丞相府长史杨仪并撤军。而且还告诉杨仪,以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听从安排就不理会他。结果就造成了魏延不服从命令,最终引发和杨仪的权力之争而身亡。
当时的杨仪和魏延同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是其北伐的重要助手。但两人又不和,经常发生冲突,甚至于魏延曾经拔刀相向。诸葛亮也只能是居中调和,勉强维持平衡。诸葛亮明知魏延和杨仪不和,还在临死前将大军交给杨仪,并安排魏延为之断后。要知道虽然杨仪实际权力不小但毕竟只是丞相府的长史,而魏延却是蜀汉的头号战将、军中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存在,他怎么可能服从这个命令,以至于最后造成了事端。这里我们就得搞清楚,诸葛亮为什么不把后事托付给魏延呢?
其实原因大致有两点,第一点就是魏延的战略思想和诸葛亮不符,第二点魏延本身就恃才傲物,诸葛亮在时尚能控制,如果诸葛亮不在了就无人能够钳制,魏延必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基于这两点,诸葛亮是难以将后事托付于魏延的,哪怕是当时他的地位最高。
诸葛亮和魏延在军事战略上最大的分歧就是一个分兵合击的问题,早在第一次北伐时,魏延就提出了子午谷计划。如果单纯从军事角度来看,这个子午谷计划虽然凶险,也还是有它的可取之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个计划风险极大,而蜀汉又绝无冒险的本钱,因此被诸葛亮否决。而之后街亭大败,使得北伐失利,魏延为之忿忿不平。这以后的数次北伐,诸葛亮对于魏延都是重用但又限制,使得魏延大有不得志之感。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北伐,是看到了时间不在蜀汉这一边,是想趁着宿将还在、自己还在,以攻为守,寻找机会。对于其身后,他认为是没有人可以比他做得更好,因此对于伐魏的坚定分子魏延是不可能付之以大权的。事实上,在诸葛亮死前给刘禅的上书中,他确立的继承人是蒋琬。而蒋琬掌权之前,如何把北伐大军带回成都是诸葛亮要考虑主要的问题。
诸葛亮是个政治家,我们知道军事是政治的延续,是为了政治服务的,因此诸葛亮的军事行动都是有着其政治上的考虑的。但魏延只是一个纯粹的军事将领,只是单纯从军事角度上考虑事情,在政治上可以说是极其低级的。就好比那个子午谷计划,魏延只看到此计的奇,而忽略了险,一旦失利,对于蜀汉可以说是一场大灾难。简而言之,蜀汉没有冒险的本钱,而魏延考虑不到这个。
魏延本身地位高、战功大,性格又高傲,诸葛亮之后基本上无人可以制衡,因此诸葛亮也就不可能把后事托付于他。如果魏延在诸葛亮之后掌握蜀汉的军事大权,他必定继续伐魏,而且很有可能实施那些诸如子午谷计划的冒险行为,这些都是诸葛亮不愿意看到的,因此魏延虽然是当时蜀汉的头号军事将领,诸葛亮也不愿意把大权交给他。
但魏延此人桀骜难制,诸葛亮在时也只能曲意安抚,而魏延对于诸葛亮则是十分不满,如果发现诸葛亮最后的安排不和心意,必定会反对,发生暴走的情况也有可能。大概出于这种考虑,诸葛亮就没有让魏延参加最后的托后会议,只是让和他关系尚为融洽的费祎将会议的内容通知他而已。对于魏延的可能不服从,诸葛亮也是有预案的,那就是他对杨仪所讲的那样,如果魏延不服从你们就不要管他自己走。
说到这里,我们了解了诸葛亮为什么不托后事于魏延的原因,那就是魏延不是诸葛亮既定政策的可靠执行者,也就不可能成为诸葛亮的继承人。而且出于对魏延的了解,他是有可能反对干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所以诸葛亮直接将魏延排除出最后的决策圈,不让他参与此事,更是有着放弃的意味在里面。
之所以把兵权交与杨仪,一是杨仪作为丞相府长史,一直跟随诸葛亮,统帅全军有合法性,再就是杨仪作为荆州系的成员,符合蜀汉政权当时由荆州派执掌权柄的情况。但他和魏延之间的矛盾,没有成为考虑的重点,由此可见魏延的被放弃。
严格而言,魏延虽然公然违抗诸葛亮的遗命,挑起纷争而最终殒命,但他在危急关头并没有选择投降曹魏,而是南奔汉中,表明他对于蜀汉还是忠心的,只是由于权力争夺才和杨仪发生冲突。相比而言,杨仪在回朝之后,发现是蒋琬继承了诸葛亮的地位,自己没有什么所得,于是开始愤恨不平,甚至于口出怨言,说自己当初应该率军投魏,最终被朝廷流放。
回过头来看整个事件,魏延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忠心于蜀汉,是坚定的伐魏派,而且战功卓著,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情况下被排除在决策圈之外,而且还被安排给自己瞧不起的对手断后。于公,魏延认为丞相虽死,但不能因此而耽搁国家的大事;于私,魏延认为自己作为国家的大将有责任继续率军北伐;再者,让杨仪统领全军更是不能为他接受。这些,都是他最后悲剧的原因之一。
简而言之,还是开始说的,魏延是个杰出的军事将领,但缺乏政治头脑,而这就是他最终悲剧的核心原因。不论什么时候、什么人,不能只是低头拉车,一定还要抬头看路,有时候台面上正确的事情,不一定真正的适合于现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