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元年(前206年)六、七月间,汉中南郑,汉军大营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将大会。
之所以说别开生面,是因为拜将之人一非刘邦发小姻亲,二非故旧宿将,而是名不见经传的治栗都尉韩信。
此举不仅大出所有人的意料,更招致了曹参、灌婴、樊哙等人的强烈不满。
也难怪,因为韩信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都不具备半点拜将的资格和理由。
首先,此人声名不佳,老大不小不置产业,却整天挎一柄无鞘宝剑四外游逛,最令人不齿的是曾遭遇街头混混胯下之辱而毫不为意;
其次,他和陈平一样,属于半路出家,从项羽阵营跳槽而来,身份、资历根本无法与曹、灌等人相提并论;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来到汉营后,不仅片功未立,而且还犯过错误甚至当过逃兵,如果不是夏侯婴的搭救和萧何的挽留,可能早就连命都没了。
这样一个人被凭空拜将,是刘邦的脑子是秀逗了,还是被项羽打坏了?
当然不是,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二的平民帝王,自始至终,刘邦所做的每一个决策、落的每一步棋子都是深谋远虑之举。
韩信拜将当然也不例外。
02三位重臣的推荐韩信最早跟着项羽混,但在其仗下却一直郁郁不得志,经过审时度势,转投了刘邦。
他很幸运,来到汉营,先后遇到三位伯乐,前两位促成了拜将,后一位促成了他的独立将兵。
第一位,夏侯婴。
请注意韩信投汉的时间节点:刘邦受封汉王,并被强逼入蜀——在这个时候归汉,应该说韩信是极具胆略和眼光的,因为谁也不相信刘邦能翻盘项羽。
(韩信)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初来乍到,韩信的新职位还不如楚营:连敖。据考证,这一职位还在县令之下。
但韩信连这点职位也没保住,因为不知道犯了什么罪,被和其他十二个人一起绑上法场,要开刀问斩。
刀斧手效率很高,很快就轮到韩信了。这时,他抬起了头,想留下对这个世界的最后影像。于是,他看到了偶然路过的刘邦的专职司机夏侯婴。
在一刹那间,他忽然福至心灵,一声断喝,成功引起夏侯婴的注意,并完成了自救。
他对着夏侯婴喊道:既然汉王志在夺取天下,那么为什么还要斩杀壮士呢?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適见滕公(夏侯婴),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夏侯婴吓了一跳,端详了一下这个口出狂言的军士,发现他确有与众不同之处,便命人给他松了绑,并随口问了几个问题。
一交谈可了不得了,人才啊。夏侯婴不敢怠慢,赶紧把韩信推荐给了刘邦。
既然是夏侯婴亲自推荐,刘邦连问都不问,就直接封了韩信一个治粟都尉——他可能以为夏侯婴和这个韩信有裙带关系,要官就给呗,至于韩信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没有半点兴趣。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第二位,萧何。
治粟都尉,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肯定与后勤粮草大大有关。于是,韩信就在这个时候与同样分管后勤保障的萧何扯上了关系。
韩信是真有几把刷子的,因为萧何和他交流了几次后,也和夏侯婴一样被折服,而且萧何服得更彻底。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不过,可能是感觉时机未到,萧何一直没有向刘邦举荐韩信。而韩信则以为萧何已经作了举荐,但刘邦却也像项羽一样对自己不感兴趣。
所以韩信很沮丧,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里,他不告而别——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天下之大,就不信没人慧眼识珠,就不信没有我韩信用武之地。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韩)信度(萧)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得到消息的萧何大惊失色,也没来得及向刘邦汇报,就单骑追了上去。运气还不错,没追错道(也可能是韩信根本不是真想跑,沿途留下了讯息),两天之后,他带着韩信回来了。
刘邦已经在家闹翻了天。
因为看不到希望,很多将士在入蜀途中就偷偷逃亡了,刘邦以为萧何也是如此,正在家大发脾气呢。一看萧何回来,他又喜又怒,问他这两天去哪了。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
萧何说,我没作逃兵,是追逃兵去了。
刘邦问是哪个人能值得他亲自去追,萧何说是韩信。
刘邦一听大怒,这段时间跑了几十个人了,也没见你着急,怎么一个韩信你就这样了,这其中肯定有诈。
萧何说,韩信属于国士,天下无双,和那些人可不能相提并论。汉王您如果只想呆在汉中,那么有没有韩信都无所谓;但如果您想和项羽争夺天下,那就非韩信不可。
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前有夏侯婴,现有萧何,刘邦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不甚起眼的韩信了。
略作沉思,他对萧何说,那我看在你的面子上,拜他为将(吾为公以为将)。
萧何摇了摇头说,只拜将是留不下韩信的(虽为将,信必不留)。
刘邦咬了咬牙,那我就拜他为大将军(以为大将)。
萧何大喜,又进一步对刘邦说道,韩信素无根基,怕不能服众,为了给他立威,就必须挑个好日子,专门登坛拜将才行。刘邦同意了。
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
刘邦要登坛拜将的消息一经传出,曹参、灌婴、樊哙等人都大喜过望,认为非自己莫属。结果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登坛的是外来户韩信。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第三位,张良。
拜将后的韩信并没有立即独当一面,刘邦给了他一个试用期。
这很正常,刘邦的心再大,他也不敢在第一时间把自己和数万人的身家性命交到一个不知底细的新人手上。
在这个试用期内,刘邦经历了一胜一败。胜是用韩信之谋暗度陈仓、平定三秦,败是在彭城被项羽以三万铁骑大破自己五十万杂牌军。
这两战让刘邦看到了韩信之长和自己之短,尤其是张良也在此时站了出来,又把韩信往前推了一步。
他对刘邦说,目前这帮人当中,只有韩信是个可以独当一面、能办大事的人。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刘邦手下猛将如云,为什么张良却说只有韩信“可属大事”,并引起了刘邦的共鸣呢?
从沛县起兵到入关中再到巴蜀直至还定三秦,这一路走来,他和刘邦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确切说是一个巨大短板:汉营之中不缺将,缺帅!
03将、帅之别:局部谋划和全局思维哈佛大学教授、现代“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过:战略的本质是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
所谓“抉择、权衡和各适其位”,其实就是一个统盘考虑、决策部署并最终落实执行的过程。
对此,伟大的军事家兼战备大师毛泽东同志也曾做过著名论述:“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这是因为,抉择和权衡是宏观性的目的谋划,照顾的是大局;各适其位则是微观性的技术手段,关注的是细节——这里面体现的是一种全局思维和局部思维的区别。
以诸葛亮的《隆中对》为例。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占据荆、益,并以此为基,从荆州攻宛、洛,从益州攻秦川以成霸业——这就是立足全局,从战略层面上研究问题,考验的是统帅的格局和决策能力;
而采取何种方式攻打宛、洛以及如何出秦川,就属于具体战术的范畴,其考验的则是大将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由此可见,如果只有战略,没有战术,那么战略就成为“空中楼阁”,无法落实。
反之,如果只讲究战术而无视战略,缺乏全局谋划,走一步说一步,则容易赢得局部、失掉全局,最后因小失大。
最典型的例子还是刘、项之争。
在持续五年的楚汉争霸战中,刘邦一直在打败仗,而项羽则是连战连捷,甚至在彭城(徐州)取得了三万对五十万的歼灭性大胜。但是,连战连败的刘邦却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在关键时刻总能成功续命、满血复活,并最终在垓下一战而天下定。
这要归功于刘邦的全国战略。
首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张良、张耳、郦食其为六国后裔或遗民,陈平、韩信择良木而栖,彭越是地方豪强势力代表,英布则是彻头彻尾地来自敌方阵营——这是刘邦的统一战线。
其次,多条战线配合作战。按照军事分工,刘邦负责正面战场,在荥阳、成皋一线牵制项羽主力。彭越负责敌后游击,搞点断粮道、顺便歼灭小股楚军等小动作。韩信则负责大规模集团作战,先后降灭魏、赵、燕、齐,实现对项羽的全国战略包围。
第三,稳定的后防根据地。项羽从他舍关中而都彭城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败局。这除了因为彭城四战之地,战略位置无法与关中相提并论外,还因为在人才上他只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而刘邦则恰恰相反,他不仅占据富庶且易守难攻的关中、前面有一大帮人为他冲锋陷阵,在大后方他更有一个萧何为他持续输血。
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
所以,刘、项二人虽然貌似强弱立判,但实际上,在五年的时间里,其实一直是刘邦在牵着项羽的鼻子走。
《史记》中的这一段记载很能说明问题:
汉王三年,彭越常往來为汉游兵,击楚,绝其后粮于梁地。汉四年冬,项王与汉王相距荥阳,彭越攻下睢阳、外黄十七城。项王闻之,乃使曹咎守成皋,自东收彭越所下城邑,皆复为楚。越將其兵北走穀城。汉五年秋,项王之南走阳夏,彭越复下昌邑旁二十余城,得谷十余万斛,以给汉王食。
正因为明白战略谋划的重要性,刘邦这才弃一帮故旧宿将于不顾,勉勉强强地拜将韩信。
不过,韩信随后的一番战略分析却真正让刘邦喜出望外,因为他知道自己基本找对人了。
这就是比诸葛亮《隆中对》早了四百年的《汉中对》。
04韩信的“汉中对”拜将完毕,刘邦将信将疑地把韩信叫到自己的府上,他要亲手把一把这位被萧何和夏侯婴吹上天的新晋大将军的脉。
他说,萧丞相多次对我夸赞你的才能,你就和我说说你的思路吧。
拜谢之后,韩信从容说道,所谓争霸天下,其实就是您和项羽之争。表面上看,在勇悍仁强这几个主要指标上您都落了下风,但实际却不然。
第一,项羽个人能力太强,以至于他不相信并任用其他人;
第二,有功不能赏,有过不能罚,项羽的仁其实只是妇人之仁;
第三,项羽目光短浅,放弃关中而建都彭城,是大大的战略失策;
第四,他不仅背信弃义,把义帝放逐到江南,还封赏不均,引起各地诸侯的不满;
第五,项羽残暴肆虐,尤其喜欢屠城,导致民心不附。
由此可见,项羽其实是外强中干,不足为虑。
所以,只要汉王您反其道而行之,“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
最后,韩信拿出了制霸天下的战略基石:定三秦,王关中。
他的依据亦有三。
第一,根据当初的约定,刘邦应该得关中之地(先入关中者王之);
第二,刘邦入关后,除秦苛法,更约法三章,秦民都盼着刘邦能管理关中(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第三,虽然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三分关中,但这三个人在秦人的眼中就是叛徒,“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
所以,如果刘邦出兵关中,喊两嗓子他们就会望风而降(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略规划把“巴蜀”和“关中”进行了统盘考虑,像秦对六国一样,不仅取得对关东乃至全国居高俯瞰的地利优势,还占据着巴蜀天府之国这一稳定的后勤基地,即使不东向争霸,也已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之前的大秦,后来的前秦、大唐莫不如此。
刘邦深以为然,立即安排全军做好出兵事宜。
於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
随后,韩信的第一奇计隆重登场,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05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刘邦的测试题一番《汉中对》虽然听得“汉王大喜”,但是,作为从刀光剑影中摸爬滚打出来的优秀军事将领,刘邦可不会立即将军事指挥权全部放手,万一韩信是第二个赵括怎么办呢?
更何况,韩信的《汉中对》虽然从刘项的性格差异、民心向背等方面分析了获胜之道,而且也笼统地提出了一个东定三秦进而争夺天下的大略。但是,如果我们细究一下就会发现,其中对于为将之法、用兵之道以及出关(函谷关)之后的战略规划则几乎完全没有涉及。
所以,刘邦折了一下中:“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也就是说,他听从了韩信的战略谋划,但他自任大将,亲自带兵出蜀作战。
汉元年八月,刘邦命樊哙带兵万人,大张旗鼓地前去修复入蜀时烧绝的栈道。章邯很快听说了这个消息,但只是笑了笑,对刘邦这个近乎脑残的行动未作任何理会,因为他知道,栈道要完成修复,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剩下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刘邦带着主力部队,兵出子午谷,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在咸阳城外。没有任何悬念,章邯死,司马欣和董翳降,刘邦迅速拿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关中。
测验通过,韩信算是在汉营站稳了脚跟,但距离行使大将军的权力还差一步。
彭城之败促成了这件事。
汉二年三月,汉军出函谷关并东渡黄河,魏、韩、齐、赵望风而降。四月,刘邦乘项羽胶着于齐地之际,合五诸侯军约计五十六万人,一举拿下楚都彭城。
形势一片大好。
但所有人都低估了战神项羽的意志和战力,他留下诸将继续攻齐,却自率精骑三万疾驰南下,半日内即击溃诸侯联军,收复彭城,并一路追击至安徽灵壁。
是役,汉军几乎全军覆没,刘邦仅以身免。
关键时刻,韩信再次出现,他帮助刘邦收集残部,退守荥阳,楚汉两军进入相持。
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这一战几乎将刘邦的军事信心和锐气打击殆尽,他发现,专业的事必须让专业的人来做。
于是,他把汉军的主力指挥权正式交到了韩信手里。
韩信开始表演!
06近乎上帝视角的全局思维:从背水一战到十面埋伏汉二年八月,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命其出兵攻魏。韩信采取声东击西之计,一战而破魏都安邑,生擒魏王豹。
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鲊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定魏为河东郡。
随后,韩信与张耳又领兵数万,在距太行井陉三十里处陈兵,欲东出攻赵。
夜半时分,他安排二千骑兵,每人持一面红旗,从间道小路翻过太行山,望见赵国军营即止。并追加一条密令:一看到赵军倾城出动,就立即进城,把城头的赵国旗帜换成红旗。
安排完毕后,韩信亲自带兵万人,背水列阵。
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背水列阵,与自置死地无异,所以韩信此举让赵军大起轻视之心,天一放亮,就迫不及待地出城向汉军扑来。
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
一阵厮杀之后,汉军貌似不敌,弃甲仗而退。但是,不远便发现已经退无可退,无奈之下,只能转身拼命死战,双方一时难分胜负。
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关键时刻,韩信的疑兵开始发挥作用。
因为汉军人少且有韩信这条大鱼,所以赵军果然倾城而出。于是,先前派出的二千骑兵轻松进城,遍易赵帜。
看到老巢失守,以多打少却难求一胜的赵军心理迅速崩溃,开始四散奔逃,赵将不能禁。汉军则回身掩杀,同时伏兵尽出,大败赵军,阵斩陈馀,生俘赵王歇。
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背水破赵是韩信独立将兵的第一战,也是他的成名一战。在这一役中,他除了创造“背水一战”这一成语外,还使用了以下计策。
间谍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史记》载:“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也就是说,在充分了解敌方情报的情况下,韩信才敢玩一把背水列阵这样的险招。
诱敌战。面对二十万赵军,韩信不仅亲自上阵,而且只带了一万人——之所以如此,他的目的就是以身作饵,诱使赵军倾巢出动,为二千负旗之兵创造进城的机会。
伏击战。从攻赵的汉军人数上看,韩信是带了好几万人去的(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除去疑兵两千(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和背水列阵诱敌的一万(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之外,剩下的都被韩信当作了伏兵——这在《史记》中也有明确记载:於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可见,韩信在兵力上同样留了后手,并非一直以为的1:20,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他从来不打无把握的仗。
心理战。城头遍插赵帜,告诉赵军根据地失陷,从而使其军心大乱,不战自溃。
大处着眼(战略),小处着手(战术),全盘谋划,多计并用,以少胜多,“破赵会食”,谈笑间即完成一场灭国级战役。
纵观韩信一生,他的这种作战风格不只体现于此役,而是贯穿整个楚汉战争:无论是传檄定燕、背盟灭齐;还是天下布武,对项羽形成战略合围;抑或垓下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最终一战功成,无一不是谋定而后动,格局宏大,计划周详,执行得力。
这种近乎上帝视角的全局思维和用计不用力是一名优秀统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特质,而这,也正是刘邦选韩信而弃曹参、灌婴以及樊哙等人的主要原因。
07将才而非帅才:曹参等人的铁血军功反而导致落选汉五年(前202年),天下初定,论功行赏,结果就功劳大小出现争议。最后,刘邦一槌定音,萧何第一,不仅受封酂侯,还得到最多食邑。
群臣争功,岁馀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
这再次引来诸人的极大不满,尤其是曹、灌、樊一众武将纷纷表示:我们在一线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为什么还不如一个管后勤的文官?
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馀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刘邦答非所问抛出一个问题:你们懂得打猎吗?
众武将:当然懂得。
刘邦:知道猎狗的作用吗?
众武将:知道。
刘邦这才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在打猎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是人,而猎狗只是按照猎人的指示去追杀猎物。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们在前方冲锋陷阵,只能算是有功劳的猎狗;而萧何在后方统筹安排指挥若定,他才是那个功劳最大的猎人。
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其实,刘邦的这段话最想表达的是,后勤保障在战争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并且把萧何换成韩信的话,这个故事却又可以解释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的巨大差异——韩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是楚汉争霸的总设计师和主推手,也就是猎人;而诸武将攻城拔寨、斩帅夺旗,虽然同样武功赫赫,但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线冲锋的猎狗。
我们再以曹参和樊哙为例看一下诸武将的战功。
曹参:
将击胡陵、方与,攻秦监公军,大破之……复攻胡陵,取之……击秦司马枿军砀东,破之,……攻爰戚及亢父,先登。
其後从攻东郡尉军,破之成武南。击王离军成阳南,复攻之杠里,大破之。追北,西至开封,击赵贲军,破之,围赵贲开封城中。西击将杨熊军於曲遇,破之,虏秦司马及御史各一人……还击赵贲军尸北,破之。
击章平军於好畤南,破之,围好畤,取壤乡。击三秦军壤东及高栎,破之。复围章平,章平出好畤走。因击赵贲、内史保军,破之……三秦使章平等攻参,参出击,大破之。
樊哙:
战砀东,卻敌,斩首十五级……击章邯军濮阳,攻城先登,斩首二十三级……从攻城阳,先登。下户牖,破李由军,斩首十六级……从攻围东郡守尉於成武,卻敌,斩首十四级,捕虏十一人……击破赵贲军开封北,以卻敌先登,斩候一人,首六十八级,捕虏二十七人,……攻宛陵,先登,斩首八级,捕虏四十四人……东攻宛城,先登。西至郦,以卻敌,斩首二十四级,捕虏四十人,赐重封。攻武关,至霸上,斩都尉一人,首十级,捕虏百四十六人,降卒二千九百人。
曹参战功中频繁出现“出击”、“破之”、“大破之”、“先登”等词汇,而樊哙更是具体到了人头数。
夏侯婴和灌婴的战功在此不赘述,但前者也四次出现“以兵车趣攻战疾”,后者则连续出现“疾斗”、“战疾力”、“疾力”、“疾战,破之”,很明显都是身先士卒甚至是近身搏杀的场景。
所以,如果说楚汉相争是刘邦全国战略对项羽局部战术的胜利的话,那么,韩信封王而诸将封侯,则是统帅对猛将、战略大师对战术大师的胜利。
08结语刘邦个人业务能力一般,但却知人善任、从善如流;韩信出身微末,虽小行有亏却大节慷慨。两人在秦末乱局中风云际会,相互成全,写就了一副君与臣、国与家的双赢局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