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皇登基教科书:光武帝刘秀的“三辞三让”

兴亡多少事历史 2024-03-20 02:23:16
01何为“三辞三让”

所谓“三辞三让”,最初是指主、宾相见的一种礼节,即主人三揖,宾客三让。

三揖至於阶,三让。(《仪礼·士冠礼》)

三辞三让而至。(《礼记·礼器》)

后指周泰伯让位于三弟季历的故事,后人称颂此举为盛德。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泰伯》)

从汉代开始,“三辞三让”演变成为开国帝王登基时的一种必备仪式。

像汉高帝刘邦,三让不得后,“无奈”地表示,为了国家,从了。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汉文帝刘恒,可能是因为非开国之主,皇位也来得突然,所以足足让了五次)。

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

魏文帝曹丕,信史中“被禅让”第一人(王莽说篡位更贴切),汉献帝和第四道诏书来到之后才“被迫”答应。

於是尚书令桓阶等奏曰:"今汉氏之命已四至,而陛下前后固辞,臣等伏以为上帝之临圣德,期运之隆大魏,斯岂数载?

所以,这套形式又称为“三劝进”,顾名思义,是臣子们要进行三次劝进,被劝进者要连续推辞,第三次的时候才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表示接受——之所以做出过这种姿态,完全是出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就是为了进一步表明皇位的正统性和合法性,让天下人看着,自己根本不想当这个皇帝,但大臣们强人所难,才无奈众望所归、顺天应人。

不过,自两汉以后,所谓的“三辞三让”已经严重变味,始作俑者是魏文帝曹丕,他让这种政治礼仪变成了完完全全的政治作秀,之后的司马炎、刘裕、萧道成等人有样学样,煞有其事地玩开了击鼓传花的游戏。

所以,要想领略正宗的“三辞三让”,就只能把时间往前推,像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就是其中楷模。

当时的刘秀不仅出身帝胄、勋业正隆,还据有中原之地,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睥睨天下,帝业已是舍我其谁。但他仍然谦退循礼,在时间、火候和节奏上以教科书般的把握,将循序渐进、勉为其难、最终水到渠成演绎地淋漓尽致。

02第一让:声色俱厉、严辞拒绝

建武元年(公元25年)春,经略河北的刘秀连战连捷,先后平灭尤来、大抢、五幡等割据势力,不仅声威大振,而且在版图上也几乎将整个中原及以北地区全部纳入怀中。

在这种情况下,麾下将领开始谋议拥立刘秀为帝。

大将马武出面建议道,现在天下无主,如果有人趁乱称帝,即便有孔子和孙武辅佐,也会担心于时局无补。为宗庙社稷计,您应当尽快即尊位以定众心,而不是一味谦退,丧失事机。

于是诸将议上尊号。马武先进曰:“天下无主。如有圣人承敝而起,虽仲尼为相,孙子为将,犹恐无能有益。反水不收,后悔无及。大王虽执谦退,柰宗庙社稷何!宜且还蓟即尊位,乃议征伐。今此谁贼而驰骛击之乎?”

刘秀一听非常惊讶,斥责马武说,你怎么可以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这可是杀头的重罪!马武却回复道,不光我这样想,所有的将领都持这种意见呢。

刘秀赶紧让马武将他的意见传达给诸将,便率领部队回蓟城。

光武惊曰:“何将军出是言?可斩也!”武曰:“诸将尽然。”光武使出晓之,乃引军还至蓟。

应该说,刘秀的这番话并非全属作秀,因为在他心里,确实不想这么早就称帝。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虽然当时获得了一些地盘,但也仅限于刚刚河北等地而已,距离一统天下的目标还远着呢。看看当时群雄割据的乱局就明白刘秀的苦衷和矛盾了。

是时长安政乱(刘玄的更始政权),四方背叛。梁王刘永擅命睢阳,公孙述称王巴蜀,李宪自立为淮南王,秦丰自号楚黎王,张步起琅邪,董宪起东海,延岑起汉中,田戎起夷陵,并置将帅,侵略郡县。

对此,他在第三次辞让的时候还表达了同样的担忧。

03第二让:再表拒绝、口气松动

但仅过了几个月,诸将再次劝刘秀称帝,因为又有一件事刺激到了他们:公孙述也在川蜀称帝了。

夏四月,公孙述自称天子。

要知道,在王莽篡政期间,公孙述的职务仅仅是蜀郡太守(导江卒正),之所以能够崛起,也不过占据蜀地险要地势,并打败了几支乱军而已。

所以,刘秀手下这帮人心理又不平衡了。这次,他们结伴上书说,王莽篡汉后,最早起兵是您和大哥刘縯,后来虽被刘玄抢了胜利果实,但他却既没有德行也没有能力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任。大王您却不同,先是在昆阳之战中以少胜多立下大功,接着一举平定北方,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天下,无论是武功还是文德,都已无人可以抗衡。所以,您应该顺应天意和民心,早登大统。

对此,刘秀虽然再次表示拒绝,但语气上已经没有了第一次时的决绝和坚持。

诸将复上奏曰:“汉遭王莽,宗庙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王与伯升首举义兵,更始因其资以据帝位,而不能奉承大统,败乱纲纪,盗贼日多,群生危蹙。大王初征昆阳,王莽自溃;后拔邯郸,北州弭定;参分天下而有其二,跨州据土,带甲百万。言武力则莫之敢抗,论文德则无所与辞。臣闻帝王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谦拒,惟大王以社稷为计,万姓为心。”光武又不听。

04第三让:勉为其难、默以许之

虽然被再次拒绝,诸将却看到了刘秀的口气出现了明显松动。于是,没过多久,他们就再次劝进,而且这次他的们态度更为坚决,大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的样子。

这一次,刘秀的语气也缓和了许多,他说:现在寇贼四起,天下大乱,我们尚身处其包围之中,没有必要急着称帝,你们该干嘛干嘛去吧。

言外之意是,称帝可以,但目前时机尚未成熟。

行到南平棘,诸将复固请之。光武曰:“寇贼未平,四面受敌,何遽欲正号位乎?诸将且出。”

那帮人肯定不愿意,继续上前围攻,尤其是耿纯,一着急把实话说出来了。他说,我们之所以抛亲弃属背井离乡,跟着大王在刀尖上混饭吃,不就是为了搏取富贵吗。现在无论是天相还是人事,都已昭示着革命已经取得初步成功,您也是时候加冕称帝了。如果您继续违背众意,犹豫不决,我担心其他人看到希望落空,就会产生背您而去、另谋高就的想法。人心一散,形势就有可能失控。

耿纯进曰:“天下士大夫捐亲戚,弃土壤,从大王于矢石之闲者,其计固望其攀龙鳞,附凤翼,以成其所志耳。今功业即定,天人亦应,而大王留时逆众,不正号位,纯恐士大夫望绝计穷,则有去归之思,无为久自苦也。大众一散,难可复合。时不可留,众不可逆。”

应该说,耿纯表达的意思刘秀早已经想到了,他也明白,如果再不给众人一个交待或者承诺,肯定会有人离开了。于是,他的态度来了一个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对耿纯说,你的意见很重要,我考虑一下。

纯言甚诚切,光武深感,曰:“吾将思之。”

耿纯一听大喜,他知道,刘秀距离称帝只剩一步之遥,目前只缺少一个合法的马甲。

05刘秀登基

三辞三让,基本程序已经表演完毕,但合法即位还差最后一步:老天爷盖章认可。

这难不倒众人。

从南平棘走到鄗这个地方的时候,老天爷的使者、也是刘秀在长安的老同学强华求见,还带来了一道图谶《赤伏符》,其中说:“刘秀发兵讨伐无道,振臂一呼,天下云集,表现出了强大的号召力,而且距离高皇帝刘邦创业正好二百二十八年,对应火德。”

行至鄗,光武先在长安时同舍生强华自关中奉《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

群臣纷纷借机进言:你看吧,老天爷都说行了,真可谓众望所归,即便是周武王的“白鱼之应”(武王伐纣,度孟津,中流白鱼跃入王舟,长三尺,赤文有字,告以伐纣之意)也不过如此。现在天下无主,骚乱不已,你即皇帝位才是顺天应人之举。

见时机已经完全成熟,刘秀也不再推辞,命人在镐城南面千秋亭五成陌,建设祭天的坛场。

群臣因复奏曰:“受命之符,人应为大,万里合信,不议同情,周之白鱼,曷足比焉?今上无天子,海内淆乱,符瑞之应,昭然著闻,宜答天神,以塞群望。”光武于是命有司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成陌。

六月二十二,刘秀正式登皇帝位。值得一提的是,刘秀又在程序上进行了“三让”,将形式主义进行到底。

秀犹固辞,至于再,至于三。腢下佥曰:“皇天大命,不可稽留。”……于是建元为建武。

06“三辞三让”沦为秀场

如果说光武帝刘秀的“三辞三让”是实至名归的话,那么,从魏文帝曹丕开始,则让这一礼仪彻底沦为了秀场。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病逝,终年66岁,世子曹丕接过了父亲的权杖。

不久,曹操的故乡谯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一条黄龙出现了。

不仅如此,据当地呈报的材料显示,45年前,该黄龙就曾在谯县出现过,时任太史令的单飏就预言道:这地方要出帝王,具体时间是五十年之内。一个叫殷登的人记下了这则预言并活到了建安二十五年,听说后感叹道:这是老领导的话要应验吗?

初,汉熹平五年,黄龙见谯,光禄大夫桥玄问太史令单飏:"此何祥也?"飏曰:"其国后当有王者兴,不及五十年,亦当复见。天事恒象,此其应也。"内黄殷登默而记之。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飏之言,其验兹乎!"

这个时候曹操刚死,帝王之相是给谁的呢?

曹丕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下令免去了谯县两年税赋,下边人一看,立即就有人“闻弦歌而知雅意”。

在一个叫李伏的首倡之下,大臣们先后五次劝进,汉献帝也从宫中发来贺电,说自己早就不想干了,让曹丕赶快接手。而且为表诚意,不仅将两个闺女聘给曹丕,让使节带去天子玺绶,还在第一时间安排人大搞与“禅让”有关的基建项目,为权力交接作准备。

汉承尧运,有传圣之义,加顺灵祇,绍天明命,釐降二女,以嫔于魏。使使持节行御史大夫事太常音,奉皇帝玺绶,王其永君万国,敬御天威,允执其中,天禄永终……营中促狭,可於平敞之处设坛场,奉答休命。

曹丕不为所动,上书汉献帝自陈“无德以称”,并奉还天子玺绶——献帝的两个闺女他笑纳了,因为传说中舜在受禅的同时,就迎娶了尧的两个女儿,真是欲盖弥彰——这是“一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让了,但他额外提醒众人说,泰伯当年可是经历过“三让”,才被圣人赞为“至德”。

泰伯三以天下让,人无得而称焉,仲尼叹其至德,孤独何人?

过了不几天,给事中博士苏林、董巴等人再次上表,表示像周代商一样,魏也应该代汉而兴,你就别推辞了。

汉献帝也二次下诏,说我们汉家已经四百多年、历二十余世,“运周数终,行祚已讫,天心已移,兆民望绝,天之所废”,所以“致位于王,天不可违,众不可拂”。

曹丕再次表示自己和尧、舜二圣相比可差得远了,所以继续拒绝——这是“二让”。

和第一次一样,他又提醒众人自己要完成“三让”。

冀三让而不见听,何汲汲于斯乎?

连续被拒绝两次,汉献帝有点急了:老天爷让你当皇帝,又不是我的意思,你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呢。赶紧的吧,再不干的话老百姓都不愿意了。

丁卯,册诏魏王曰:"天讫汉祚,辰象著明,朕祗天命,致位於王……神器不可以辞拒,皇位不可以谦让,稽於天命,至於再三……今使音奉皇帝玺绶,王其钦承,以答天下向应之望焉。"

任汉献帝怎么着急,在程序走完之前,曹丕是不会点头的,借口还是那几句,德行浅薄,不是当皇帝的材料——这是“三让”。

臣以蒙蔽,德非二圣,猥当天统,不敢闻命。  

明明是被抢还得装出心甘情愿的样子,估计汉献帝死的念头都有了。但在人屋檐下,这头还得继续低下去,他第四次派人到曹丕府上,说你再不即位的话我就亲自来给你送了。

今遣守尚书令侍中顗喻,王其速陟帝位,以顺天人之心,副朕之大愿。

众人也有点失去耐心,纷纷劝说道,人家都让了四次了,看在心诚的份上,您就从了吧,别让人家为难了。而且这个月的二十九就是好日子,趁热打铁把事办了。

於是尚书令桓阶等奏曰:"今汉氏之命已四至……陛下应天受禅,当速即坛场,柴燎上帝,诚不宜久停神器,拒亿兆之愿。臣辄下太史令择元辰,今月二十九日,可登坛受命,请诏三公群卿,具条礼仪别奏。"

曹丕无可奈何地说,那好吧,这可不怪我,是你们逼我干的。

令曰:"可。"

纵观这场闹剧,曹丕是导演兼男主,汉献帝是男二(确切说是配角),而大臣们则是群演。在导演的一手炮制和其他人的全力配合下,该剧分三幕上演。

第一幕:汉献帝“高风亮节”,苦苦哀求曹丕接受帝位;

第二幕:众大臣慷慨激昂,联名劝进。

第三幕:曹丕在义凛然,执意不肯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并三次上书“卑辞下意”表示拒绝。

在这三个环节中,主角、配角以及群演都表示出了极大的诚意和克制,尤其是众群演,恰到好处地进行了推波助澜和锦上添花,最终让这场“禅让”大典得以顺利圆满完成。

公元220年10月29日,曹丕受禅称帝,改元黄初。

站在祭坛上,他踌躇满志,壮怀激烈。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仅仅四十多年后,这场闹剧竟然再次上演,只是他的曹氏后人变成了汉献帝一样的配角,主角则变成了此时正匍匐于自己脚下的司马懿的子孙!

正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后汉书》、《三国志》

0 阅读:0

兴亡多少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