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如何让一个抑郁忧伤的孩子走出来?我是这样开始的

开济说育儿 2024-04-04 05:34:12

在既有的印象中,我们常常会用阳刚、坚强、勇敢、稳重等关键词来形容男孩的人格特点。传统观念认为男孩子不应该像女孩子那样可以随意哭,即使是遇到痛苦、挫折,也不要轻易在外人面前展露脆弱的一面。我却发现了这样一个男孩,在他阳光的外表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忧伤。

阿坤是一个外表看起来帅气,在同学眼里幽默豪爽的男孩。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带着微笑和母亲一起来到咨询室,在与我深入沟通的过程中,他自述,我觉得自己很阴沉,已经有两三年了。我现在啥也不想干。只要是集体活动,我能不参与就不参与。我现在做什么都是在装,怎么说呢,就是戴着面具那种,我装着去交朋友,装着写东西。

记得初三时,我父母经常说我是考不上高中的。于是那时沉迷打游戏。初三下学期,我喜欢上一个被保送高中的女孩,当时我觉得成绩有了意义,于是我拼命地学,但是当我表白后,却被她拒绝了。当时我感到天都塌下来了。后来我也不想考,觉得写卷子没有意思,随便做做,后来我来到这所普通高中,本来我也是可以上好中学的。曾经我还以打游戏来麻木自己,现在我也不想装了。

进入高中后,我一直都回避集体活动。我写的日记,如果你看了,一定会觉得很古怪。我写的是那种两种人的内心表白,一面是内心的,一面是表面的。这周我完全崩溃了。我做了一个梦中梦,在梦里我醒了,我去追那个我喜欢的女孩,但一直没有找到,我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我又重新去看我自己写的东西,看着看着我就哭了,哭了好久好久。我拿着日记到一个没有人的厕所又哭了好久。我想让自己回到现实,变得像以前一样,但我知道不可能。

从小我的家长都是逼迫我,有什么都会怪罪在我头上。我现在的目标就是完成父母和班主任的期望。我在一个大型社交网站上看到过类似的帖子,他们的经历和我差不多。也是说到尽完孝之后再离开,这样不会万劫不复。我小时候基本是随从他人,没有自己想干的事情。我的父母对我都是口头支持,我对他们的支持心存感激,我的所有兴趣都是靠自学的。例如,我小时候想学乐器,例如吉他、钢琴,他们总会以各种理由拒绝。他们说只要我考多少名,考多少分就可以给我奖励东西,但一直没有给过,即使我达到了也没有兑现。

我的成绩退步很大,从好的班级调整到了普通班级。父母也想改变我的现状,想矫正我的问题,总是讲很多大道理,但我就是听不进。我觉得他们讲晚了。我永远记得那次,父母答应给我买电脑,说一定会买,他们完全忽略了这件事。后来我暑假去打工,挣了一点零用,自己买了一些组装的零件,反而被他们骂浪费。于是,我自嘲了很久,一个人躲在房里哭了很久。决定从此以后,就把他们的话当空气。

阿坤还说,自己的姐姐22岁不到就结婚生子了,姐姐以前成绩很差,但美术很好,参加市比赛还拿过一等奖。但父母不让她学美术,觉得这样是浪费。后来姐姐读中职期间有轻生经历,中途退学。姐姐经常开导他,让他看开点儿,经常帮他。但是现在姐姐结婚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彼此的交流很少。

我观察到,阿坤在诉说的时候很动情,有时低下头,眼神闪烁,好似想控制自己悲伤压抑的情绪。

针对阿坤的情况,我与他的母亲进行了沟通,阿坤母亲反映,阿坤小时候都是乖乖的,成绩上也不让人操心,很体贴懂事。她感到阿坤进入高中后变化很大,周末回到家经常关门玩电脑和游戏,不与家人交流。有亲戚聚餐之类的活动,也一概拒绝参加。阿坤母亲说家人都是做生意的,也不知如何和孩子交流。我与阿坤母亲的沟通比较顺畅,阿坤母亲对我的建议基本表示认同,非常愿意配合。通过深入交流,阿坤母亲了解到,阿坤的所有表现其实是青春期的动荡,所谓的沉迷游戏其实是阿坤逃避现实的一种反应。家长只需保持平和的心态,耐心地陪伴他,正面应对他目前所经历的成长变化,度过这段特殊的干预期。

我关注到阿坤的母亲说他小时候很乖,因为知道家里经济条件不够好,他主动给父母减轻经济压力,父母则以为孩子是真的不想去上兴趣班。其实阿坤的懂事是一种表象,他的内在心理需求是想去上兴趣班的。但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内心需求。所以长大后的阿坤在心里有诸多埋怨:“为什么他们没有看到我的内心其实是想去的,我也想和其他孩子一样去学点才艺”,这个没有被关注的心理需求已经在阿坤心里埋下了一个病理性记忆。作为父母,我们要观察孩子与其他同龄的孩子相比,是否过早懂事。对于孩子来说,有时过于懂事也许并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也许孩子压抑了潜藏的想法而只为满足父母的期待,这就为以后的心理问题埋下根源。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言出必行,才会培养出诚实守信的孩子。阿坤提到自己的父母“他们说考多少名、多少分就可以给东西,但一直没有给过,即使达到了也没有兑现”。因此,他感受不到成绩的快乐,觉得成绩没有意义,因为他什么也没有获得。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兑现承诺不仅仅是言而有信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兑现承诺表达了对孩子的爱和关注。父母不兑现诺言,童年的孩子理解为,他们不爱我,不关注我。从而造成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低。

从这里能发现两个问题。首先,阿坤的父母代表了许多父母的共同点,认为在激励孩子成绩方面,只要达到目的就行,承诺不用当真,久而久之,孩子会逐渐变得失望,从而丧失了成绩的内驱力。对于有切实原因不能实现的诺言,父母需要真诚地对孩子加以解释,不能认为孩子什么都会明白。其次,对孩子的鼓励不能仅局限在物质奖励,应更多关注内心层面的奖励。阿坤在学业上有天赋,但并不代表家长就不用操心,家长应更多关注、认可孩子身上所谓的天赋,并对其进行及时鼓励和肯定,引导孩子不断去深入挖掘和发展自己的天赋。

在阿坤的描述中,姐姐在美术方面很有天赋,但出于家庭经济原因,父母并没有让其选择读美术,导致阿坤姐姐厌学且未顺利完成学业。之后又过早结婚生子。阿坤觉得父母把姐姐毁了,现在又要毁掉自己。言辞之间听起来有些过激,但也让人看到了阿坤父母的无奈。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家庭,父母们忙于生计,有的以家庭条件为由阻断了孩子继续深造。但也有一些家长,他们砸锅卖铁也会支持孩子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不管哪一类,家长都理应充分发现自己孩子身上潜藏的优势。但父母没有关注,也没有及时表示肯定,反而在他自己通过劳动赚取零用后还批评和打击他,对孩子造成深深的伤害,也由此造成后续的亲子矛盾。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坤的心态有所转变,变得更加正面,表示将把注意力集中在成绩上。不再逃避现实,并决心付诸行动。当孩子能够逐渐解开心结,就意味着孩子长大了。当父母看到了孩子忧伤背后受伤的心灵,也就逐渐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当我们共同努力引导孩子逐步发现自己的正面优势,肯定其自我价值,有了强烈的信念“我相信我可以做到”,他的内在动力就会再次被点燃。

1 阅读:62

开济说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