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只要你没买房就事不关己了,
这场危机,谁都逃不掉。
最近的基础物价上涨就是最好的证明。
广州水费大幅涨价36%,
上海自来水涨价20%以上,
深圳燃气提价10%,
不仅一线城市,
就连湖南福建也纷纷调整电价。
全国两千多个市、县6月前或将完成一次调价。
水电煤气涨价后,高铁也开始涨价,
铁路运输企业可以自主定价,
以后咱坐的高铁就是动态价格。
一切信号透露出背后那句话,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涨价是必然的
最近一年多,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太低了,
经济不景气,也不利于解决就业问题,
所以,过去只要开货币政策例会,
都会提到一个问题,物价偏低,
去年四季度例会提出“促进物价低位回升”,
今年一季度例会提出“促进物价温和回升”。
怎样才能促进物价温和回升?
那就是鼓励合理、适度的涨价,
这样适当的通胀才能利好经济发展。
纵观近50年的消费价格指数,物价低的那些年份,
恰恰是就业、经济困难时段。
过去基建的高速度、高投资、高负债带来的巨额债务,
地方zf吃不消了,没钱补贴,该涨的东西就得涨,把包袱抛出去。
所以第一阶段,民用生活类,让水电煤这些基础服务费先涨起来,
去撬动“促进物价温和回升”的杠杆,高铁也跟着开启了涨价的开头,
公路、高速、机场这些交通基建是不是也在酝酿涨价中呢?
接下来,公交、地铁会不会也将迎来涨价潮呢?
当所有的运输成本都开始上涨的时候,生产成本也就涨了,商品价格自然上涨。
以上这些都是依赖财政补贴和财政拨款的行业,过去土地财政还富裕的时候,
这些行业也享受着纸面富贵,现在土地财政一吃紧,地方都揭不开锅了。
地方没有收入了,就要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找补收入,拉上大家一起来化债。
所以不管你愿不愿意,只要你喝水吃大米,链条一定会传导到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通胀会一直存在
这个世界,只要有货币存在,就一定会有通胀。
很多时候,我们感知不到通胀,只是很多东西涨的不多,
即便涨价了,也可以选择不消费,牛肉贵了可以吃猪肉鸡肉,
面包贵了大不了啃包子馒头,这类商品的涨价一直都是润物细无声的,
等到大家慢慢开始习惯了,物价上涨也就稳住了。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2000年中环外花50万在上海买了一套100平的房子(假设全款),
你在2015年把房子按照400万卖掉,收益350万。
当你还在狂喜的时候,2024年你还能买回曾经的那套房子吗?
过去的350万,已经无法买到曾经出售的那套房子了。
其实不是房子在涨,而是货币在涨。
现在银行体系里堆了146万亿的居民存款和27万亿的银行理财,
这170多万亿的钱在银行里躺平,是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它们躺平的原因,是因为CPI很低,银行里很舒服。
只有当通胀回到合适的位置,存款利率下降到合理的位置,
躺平的钱才能“活起来”,经济回暖动力也就有了。
所以,下半年的整体趋势你该有个基础的判断了。
未来一定是高通胀低利率的时代。
过去,我们最高存款利率达到10%以上,
现在银行的存款利率是2%,贷款利率也是一样,
现在3.8%的利率大家还是觉得高了,过去5-6%的利率却一堆人抢着去买房。
说白了只要通胀率是高的,真实利率就会下降,
只要能跑赢通胀,房子就不算亏,所以涨价才有人买房。
未来一段时间,“促进物价温和回升”的行动还会继续,降准降息也会继续。
这样中国经济距离走出低迷,也不太远了。
写在最后,
未来我们的生活成本,一定会提高。
“万物皆涨”是不可逆的趋势,
如果水电煤的涨价没有让你有清醒的认知,
等你20年后回看2024年的时候,你会捶胸顿足。
我们普通人身在这样的时局中,
不该带着看戏的心态,而是当成一盘大棋。
如果不参与到棋局中,很可能是被收割的第一批人。
很残酷,但很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