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小草书法入选全国展,主要突出了三点,第一点很多人都能做到

滨滨谈文化 2024-01-24 19:36:08

那些入选全国书法篆刻展的作品,在一般人看来,一定是有很大运气在里面,也有人觉得,其实人家作者的书法水平还是很高的,还有人觉得,也未必都是这样,与评委的欣赏水平有关。的确,那些入选全国展的书法作品,有时候是运气,有时候是水平,也有时候则是与评委的欣赏水平不无关系。可以说,这是一个综合因素所导致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作者的创作水平。

这幅小草书法为什么能入选全国书法篆刻展?这是要具体来分析的,不能说是某一个方面就能取决定因素的。我认为,它之所以入选,至少与下面的几个因素是密不可分的。一是作者的书写水平,或者说是人家的学古能力,二是作者在这么多拼接小片作品章法上的处理方法值得肯定,尽管国展作品不要求过度拼接,但这样的拼接则是正常处理的,算不上是过度拼接。三是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笔墨善于变化。下面分别谈谈我的看法。

作者的学古能力。小草书法与大草不同,它当中的每个字基本上都是字字独立的,不像大草那样,连绵不绝,气势横生。小草作品讲究字字独立,问题就在这里,既然是独立的字,那就要求小草的书写要达到精妙程度,包括其中的每一个笔画。这幅作品多取法于《书谱》,但也有章草的特点,例如《出师颂》等,作者既然采用了小草方式创作作品,根据自己所长,把多者小草融合书写,这就是说明人家不仅遍学诸帖,最可贵的是,还融合起来创作,这是最大的特点。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就会觉得,在前些年,很多人都学习过孙过庭的《书谱》,并且是学有成就的。有的人还把《书谱》学得非常精致到位,像入展的这幅作品,许多人可能都会超过他。是啊,单就学习《书谱》的人来说,有很多人都会学得非常到位,这个不可否认。但是,最有难度的就是,如何把多个字帖的字形和风格进行融合创作,这才是关键性的问题,最终人家做到了既像又不像,当下很多高手都是这样去创作的。

二是拼接的方法,也就是整件作品与单

片作品的章法处理问题。在这幅作品中,作者采用了五个长方形拼接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的方法,组成起来成为一件完整的作品。但是,这里的难度却在于,每个小的长方形在章法上的处理都是不尽相同的,它们的空间留白、疏密、轻重、方向等,都各有不同,并且显得自然而然,尤其是最下面的一个小片中,既有轻重的呼应,还有书体大小的不同,更有笔墨轻重的不同,这些组合在一起,就给整体带来的精彩之处,也是评委在评委时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这或许是又一处关键所在。

三是笔墨变化,增加了作品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笔墨是书法的灵魂,也是许多书法家在炫技的优势表现。有的人精心练字几十年,手下练就了很多过硬的本领,在书法展上,通过展现自己的笔墨能力,以期达到入展的目的。而这幅作品在创作时,也没有逃脱炫技关,一会是线条上的粗细变化,一会是墨色的轻重变化,一会又是书体的交替书写,一会又是章法上的多重变化,最后精彩纷呈,营造了小草书法创作的最大可能性。

对于这幅入展全国书法篆刻展的小草作品,大家还有哪些看法?或者说它还有哪些优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发表观点,一起讨论学习提高我们书法创作的更高水平。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书法古今

推荐阅读:

2 阅读:135
评论列表

滨滨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