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胶东局势危殆,毛主席采纳华东局意见:让许世友接替谭震林

漫步史书 2024-01-16 09:31:24

1947年8月,蒋介石急匆匆飞奔至青岛召开军事会议,也就是在此次会议上,蒋介石决定彻底解决华东战事。

事实上,从内战爆发一开始,华东解放区就是蒋介石重点关注的地区,尽管奋战了一年多,华东解放区绝大多数地方都占领,但国民党军损失也不可谓不惨重。

当然,在蒋介石看来,这个代价还是比较值得的。

当时,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深入国民党统治纵深腹地,蒋介石十分焦虑,为了能尽快抽调出主力进入中原地区,蒋介石制定“九月攻势”,授意陆军副总司令范汉杰统一指挥整编第8、第9、第25、第45、第54、第64师及整编第74师第57旅等部共20个旅,在海、空军的配合下进攻胶东解放区。

应该说这个时间节点,蒋介石选得恰到好处。

华野过去一年虽然歼敌无数,但华东解放区大半还是沦陷敌手,连年作战,解放区的负担也很重,在中央指示下,华野于七月分兵,主力跳转外线作战。

可惜的是,华野分兵之后跳转外线作战,因远离根据地,获得物资补给困难,加上吸纳解放战士过多等客观因素,导致接连几战打的都不是很顺利,部队也很疲乏。

于是在整个八月,党中央毛主席一直在调整华野的战略部署,以期待能有新的变化。

1947年8月1日,陈士榘、唐亮率领华野三、八、十三个纵队抵达山东济宁,与叶飞、陶勇率领的一纵、四纵会师。

当时,华野主力一分为三,陈士榘、唐亮率领的一部分,叶飞、陶勇率领的一纵四纵以及陈毅、粟裕指挥的留在山东的二纵、六纵、七纵、九纵。

陈士榘、唐亮与叶飞陶勇会师后,兵力增加至五个纵队,按照中央部署,需要执行挺进鲁西南的计划,配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这五个纵队中,职务最高者为陈士榘,时任华野参谋长,因陈毅、粟裕远在鲁中,因此这五个纵队就交由陈士榘统一指挥,来完成中央的战略计划。

与此同时,陈毅、粟裕也向中央建议:

“拟成立华野西兵团,由陈士榘、唐亮亲自指挥。”

尽管毛主席同意成立华野西兵团,却没同意由陈士榘、唐亮统一指挥,在他老人家眼中,华野的主要军事行动,还是应该由粟裕负责。

在八月初,毛主席两封急电给华野,一方面是对华野月前几次作战失利表示谅解,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求粟裕迅速出动,统一指挥五个纵队。

毛主席对华野西兵团出击鲁西南的军事行动非常看重:

“刘邓南下作战能否胜利,一半取决于陈唐叶陶5分纵队能否起大作用。”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非得粟裕出马不可。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特意交代华东局,把华野的后勤重心转移到鲁西南,因为那里是主力的方向。

原本的计划中,是粟裕到华野西兵团指挥,陈毅仍然留在山东,不过粟裕认为自己一个人到华野西兵团单独指挥是不妥当的,因此要求陈毅一起随同前往。

粟裕说服了陈毅一起同他联名致电中央,提出两个请求:

一、请陈毅一同西去,加强领导;

二、为进一步集中兵力,达成战役上的优势,增调第六纵队到西线。

三、留在山东的二、七、九3个纵队组成东兵团。

毛主席考虑再三,回电同意他们的请求。

华野东兵团成立后,毛主席根据粟裕、陈毅的建议,任命时任华野副政委的谭震林任兵团司令,黎玉任政委,华野九纵司令员、胶东军区司令员出任兵团副司令员。

其实在我们所熟悉的记忆里,华野东兵团或者说山东兵团,司令员是许世友,但却并不知道一开始是谭震林是兵团司令。

许世友是胶东军区司令,后来军区抽调主力成立华野九纵,许世友就出任了九纵司令员。

华野许多纵队,实际本身是抽调军区主力去东北后,地方部队组建来的主力纵队,九纵成立稍晚,实际上也是因为这个因素,尽管九纵参加过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但毕竟时日稍短。

谭震林是华野副政委,资历摆在那里,黎玉是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老人,熟悉地方情况,他们两人出任兵团司令、政委可以说是众望所归。

可毛主席没同意。

原因无他,谭震林过去以政治工作闻名,实际上并不太熟悉军事指挥,抗战时期,谭震林曾出任新四军第六师师长,可第六师的发展始终很有限(也和所处的地域有很大关系),因此中央后来决定一师、六师合并。

黎玉也同样是如此,从他早年革命经历不难看出,他主要负责党的组织工作、地方工作比较多,尽管抗战时期也拉起了不少队伍,并在山东打出了一片根据地,但对军事指挥还是不大擅长。

毛主席后来回电华野,特意要求陈毅、粟裕推荐一位战绩过硬、资历深厚的将领来担纲军事指挥,辅助谭震林。

粟裕考虑再三,又同陈毅商量后,两人决定推荐许世友。

一方面,因为许世友在华野诸多纵队司令员中属于资历老的将领;另外一方面,许世友能征善战,之前就是担任胶东军区司令员,熟悉当地环境。

许世友也因此成为华野纵队司令中,首位出任兵团级别职务的人。

可意外的是,胶东的局势一开始并没有如想象的那样有所好转。

胶东形势一开始之所以不好,客观上的因素是有一些的。

一、范汉杰本身是黄埔名将,同时又指挥七个整编师20个旅,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从一开始,范汉杰也没有分散兵力的想法,而是整齐划一的猛扑胶东一隅,大有把我军赶下海的架势;

二、华野留在山东的四个纵队,之前作战中战损都比较大,比如二纵、七纵,特别是二纵,更是元气大伤。华野政治部到二纵6师18团7连调查,战前全连131人,战后只剩39人。

加上原来内线作战的六纵也被调走后,当时负责包围山东根据地的,就只剩下了九纵还算是保持着完整的战斗力。

因为前几次战事失利,部队的情绪受到了很大影响,据军史称:

“由于伤亡严重,环境艰苦,部队思想相当混乱。疲劳、义愤、悲观失望的情绪都来了。有的吃了睡,睡了吃;枪不擦,衣服不洗,发牢骚讲怪话。”

更关键的是,当时负责胶东保卫战的几个领导人之间也出现了矛盾分歧。

面对范汉杰7个整编师的进攻,华野一开始决定采取合兵一处内线歼敌的策略。

1947年8月23日,陈毅、粟裕以华东野战军指挥部的名义致电谭震林并华东局:

“第2、第7、第9、第13纵队应即靠拢于铁路附近,集中力量,先求得干脆歼灭敌之薄弱一部(整编25或64师一大部或一部),以打开胜利之序幕。”

这里做一个解释,鉴于内线几个纵队兵力单薄,华野抽调了胶东军区的地方部队,组建了十三纵,周志坚任司令员,廖海光任政治委员。

十三纵是胶东军区走出来的第三支主力部队。

华东局还特别指示,要求谭震林迅速做出东兵团的作战计划。

华东局的计划也比较符合中央的决定,党中央毛主席还特意指示东兵团:

“在胶东外线直接配合内线,目前不要南下临沂或陇海。”

所谓在胶东外线作战,也是希望东兵团各主力纵队不要离得太远,实行内外线配合作战。

可谭震林却不赞同这个意见。

谭震林认为把所有主力放在莱西平原作战,实行被动防御,打不出什么名堂,敌人集中力量进犯胶东,就是歼灭敌人一个旅都困难。

因此谭震林主张分兵作战,以便于尽可能的调动敌人,于是他建议率二纵、七纵南下打鲁中滨海地区的整编28师、38师。

短短几天内,就分兵还是合兵的主张,谭震林与华东局之间数次电文往来,都没有解决这个分歧。当时胶东形势危急,这种主帅之间的分歧,也不利于根据地的保护。

陈毅、粟裕8月25日收到谭震林的电文后忧心如焚,也就是在同一天,他们联名致电中央、华东局,主张内线歼敌的同时,也对谭震林提出批评。

不过,因为大雨阻隔,加上华东局、华野之间几位领导人之间产生的争执,导致了二纵、七纵留在了诸城待机,形成了事实意义上的南北分兵。

8月29日,中央在给华野的电文中也指出这一点:

“这样的安排比饶黎率九纵南下或者谭震林率二纵、七纵到胶东要好一些,这样胶东有九纵、十三纵以及广大的地方部队,可以逐步形成有力的内线作战兵团,直接保卫胶东。”

当然,我们现在站在历史的高度,自然能从各方争执中看出问题所在。

谭震林长于政治工作,不擅长大兵团指挥,因此不久之后,毛主席下定决心,将许世友又提了半级,直接出任东兵团司令员,负责指挥胶东保卫战。

据《张云逸年谱》记载,当时是华东局给中央以及陈粟电文中指出,考虑让许世友出任兵团司令,谭震林任政委,时间是在8月17日,而中央回复同意的电文是在8月21日。

这距离中央8月5日电文(任命谭震林为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任副司令员),实际上也过了才不到半个月。

不过,就从现实问题、军事问题来看这件事,谭震林的决定不能算错,至少他有足够的理由来解释他为什么坚持胶东外线作战。

1947年8月24日,谭震林曾致电陈粟以及华东局,详细的谈了自己的看法。

一、集中主力于胶东,施行内线歼敌很困难;

敌我双方当时打的几乎是明牌,即敌人知道在胶东地区只有一个九纵(十三纵新组建),如果谭震林率二纵、七纵北上,浩浩荡荡的行军极有可能惊动敌人,加上范汉杰指挥尤为慎重,如果得知我军要集中主力保卫胶东,那我们就更难有歼敌机会。

二、南下打鲁中滨海地区的整编28师、38师,敌人来不及援助,我军很有可能得手;

三、经南麻临朐战役后,东兵团各纵队均损失惨重,不利于与敌主力决战;

四、胶东地区有九纵,加上新组建的十三纵以及地方部队,或可抵挡敌一月或数月之进攻,即便战事再不利,胶东失陷,但只要主力尚存,就能再收复胶东。

谭震林所列出的四点理由,理论是很充分,至少是在我们这种历史、军事爱好者来说看不出什么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谭震林很清楚的意识到,蒋介石已经料定了我军会死守胶东解放区,因为胶东解放区当时是华东解放区最后一块根据地,特别是还通着海路,兵员上、后勤上不仅负担着华野,同时还肩负着东北的战事。

事实上,后来胶东保卫战,也基本上是按照谭震林后来所构想的那样去发展的,胶东解放区大片地区沦陷,敌人在根据地内烧杀抢掠,我军差点就被赶下海。

如果不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蒋介石忧心中原战局,调走了胶东兵团部分主力整编师,胶东解放区的形势还要恶化。

到1948年初,敌人力量薄弱之际,许世友、谭震林指挥东兵团大举反攻,又收复了胶东解放区不少失地。

如果说当年华野东兵团能够在胶东集中主力,是不是结果会更好一些呢?答案并不确定,这里可以试着做一些好的方向的猜想。

华野东兵团集中主力后,寻机打了一两场小规模歼灭战,抵抗住了国民党军进攻胶东解放区,至少胶东解放区不会有那么大的损失(国民党军进入胶东解放区后,地主还乡团曾在许多地方制造了大规模流血事件,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而且当时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只要华野东兵团能坚持一二月,局势势必会有转机(从后来发展来看果然如此,蒋介石抽调胶东地区国民党军到中原)。

5 阅读:1370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