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茂之登门拜访胡奇才,看到墙上挂着一幅字:是迟总长当年送的?

漫步史书 2024-01-29 08:56:21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技术学院副院长贺茂之(笔名,原名东方鹤)曾写过一篇有关开国中将胡奇才的纪念文章,曾提到了在将军客厅中挂着一幅字。

这幅字是1987年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登门拜访时特意题写的。

胡奇才,真勇敢,指挥八路打冶源。

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个翻译官。

最前面还写着一行小字:

”一九八六年七月十二日,于山东临朐听七十老翁诵抗日歌谣,书赠奇才老。“

最后的落款是:

“一九八七年十月二日”

最初看到这幅字的时候,我一下子就想起来,2004年电视剧《小兵张嘎》主题曲《八路军拉大栓》:

八路军就拉大栓呐

瞄了一瞄准

哎 打死个翻译官呐

他两腿一伸就见了西天呐嗯哎哟

两腿一伸就见了西天呐嗯哎哟

老实说,尽管网上查阅了不少资料,也始终没办法证实,这首曲子和这幅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当年,贺茂之上门拜访时,胡奇才将军还给他详细的讲了这幅字的来历。

1986年7月12日,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第三次进沂蒙山看望老区人民。

迟浩田自己就是山东招远人,后来又是在山东参军,还是出自于赫赫有名的华野九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军),所以对这片土地自然是有着难以言喻的情感。

打孟良崮战役时,迟浩田负了重伤,被子弹击中膝下的动脉,就在战士们要抬着他下火线时,他仍然坚持让战士们不要管他,继续作战,因为失血过多晕了过去。

等迟浩田再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在老乡独轮车上,那时根据地的老百姓,对解放军是真心的拥戴,老乡们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食物,全部都拿去给他吃,甚至遇到敌机轰炸时,老乡还用身体遮住他。

也因为敌机来回轰炸扫射,不少受重伤的战士和老乡一起牺牲,迟浩田心里很是愧疚,心里萌生了撒手人世不拖累老乡的想法,老乡后来看出他情绪上的不对劲儿,竭尽全力的宽慰他:

“不要胡思乱想。有俺们几个在,就有你在;有俺们在,就能把你送到部队医院。”

迟浩田在去临朐的路上,意外遇到了一个在水库边垂钓的老汉,这老汉看样子差不多有七十来岁的年纪,应该也是战争年代走过来的。

也许是有所感触,迟浩田命人停下车,他走到水库边,与老汉攀谈起来。

本来老汉还不大来精神,不过一听迟浩田说自己当年在这儿打过仗,眼神儿顿时有了变化,他把鱼竿转头递给了旁边的一个中年人,自己从怀里抽出旱烟点上,猛抽了两口随即问道:

“问你打听个人你知道吧?”

“叫什么名字?”

迟浩田问了一句。

“胡司令!”

老汉回答道,随即伸出大拇指连连晃动:

“他在这里打仗,是是属这个的。”

听了老汉的话,迟浩田脑海中琢磨了一下,觉得老汉说的人可能是时任鲁中军区参谋处长、山东军区三师副师长,后来曾任东北民主联军三纵司令员、四纵司令员,建国后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顾问组组长的胡奇才。

“是不是叫个胡奇才?”

老汉一听,乐得一拍巴掌,摇晃着脑袋就唱了起来:

“胡奇才,真勇敢,指挥八路打冶源。打死鬼子三十三,活捉一个翻译官。呼嗨呦呦、嗨呦呦……”

一听来人知道胡奇才,老汉高兴地就没收住话匣子,讲了当年八路军攻打沂源后的往事,还对迟浩田说:

“请转告胡司令,欢迎他到俺山里来看看。”

胡奇才听后,心里很受触动,第二年去拜访老首长胡奇才,特意提到了这件事,还把老者的唱词写下来送给老首长。

听了胡奇才介绍这幅字的来历,贺茂之也忍不住问老将军当年打冶源的细节。

胡奇才也只是捋了捋胡须,笑着摇摇头:

“其实这一仗不大,只消灭了30多个鬼子,在我打的多半辈子仗中,这只能算是小仗。”

贺茂之仍然希望老将军能讲讲当年的细节。

也许是拗不过来客的意见,胡奇才也只好照搬,但他想了一下,回过头嘱咐了一句“等一下”,然后转过身“蹬蹬”走上楼,不一会儿的功夫,老将军从楼上走了下来,手里拿着张黑白相片。

“你看看,这是当时的照片。”

一句话,打断了贺茂之的思绪,他接过来相片一看,只见照片上几十具敌人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一角,左上角站着三个八路军战士,大概是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照片有些模糊不清了

胡奇才告诉贺茂之:

“尸体是日本鬼子的,就是在我军攻打沂源后,被我歼灭的前来增援的一个鬼子小分队的全部人马。”

胡奇才还说,照片里三个八路军战士,站在最中间的是他的警卫员。

不过奇怪的是,照片上并没有胡奇才本人。

贺茂之好奇地问了一句:

“照片是随军记者拍的吗?”

胡奇才笑了笑回答道:

“随军倒是随军,不过不是记者。”

胡奇才说这话,然后用手一指自己:

“是我本人拍的,还有两下子吧。”

话语间流露出的自豪与欣喜是盖也盖不住,贺茂之倒是有些意外,他也没有想到,眼前这个身经百战的将军,居然还有这样的雅兴。

不过,老将军一开始还是不愿意介绍打冶源这一仗,因为规模太小,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可架不住贺茂之一再的劝说,老将军这才同意讲一讲。

“当时,我在鲁中军区任参谋处长,奉命率2团攻占了冶源,我们预料到驻守临朐的鬼子回来增援,于是提前在来路上埋伏了两个营的兵力……”

胡奇才将军介绍这一战,其实并不大详细,我们还是从史料中去亲自看看这一仗比较好。

1944年初,随着日军发动太平洋战役后,逐渐陷入僵局,日军不断的抽调兵力到太平洋战场,在山东的日军不得不收缩兵力重点防御。

为了抗战胜利,山东军区决心趁敌人兵力少之际,发动战略反攻。当时山东军区对盘踞在鲁中的日伪军吴化文部(后来济南战役期间起义了)进行反击,取得了全面胜利,山东军区决心趁热打铁,发动对沂水的进攻。

1944年8月,时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的罗荣桓亲自布置沂水这一战,鲁中区党委、鲁中军区也多次开会商讨,制定战术。

也因为当时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带着绝大部分团级干部去山东军区开会,因此这一战军区决定,统一交给时任军区政委的罗舜初、区党委副书记高克亭以及胡奇才指挥。

沂水的解放对于山东根据地来讲,确实是件了不起的大事,因为沂水地处沂蒙山区腹地,连缀着鲁中、鲁南、滨海三个解放区,解放沂水意味着,三个解放区就此连成一片。

从1944年下半年一直到1945年初,山东军区通过不断的作战,围绕敌人重兵布防的临朐作战,极大的扩大了根据地,临朐以南大片地方都获得了解放,敌人只能龟缩在临朐以北的地区被动防守。

1945年6月18日,胡奇才率领鲁中军区主力二团连续作战,解放盘阳、七贤,并摧毁了海浮山的碉堡,包围了据临朐不远的冶源。

冶源就是今天的冶源镇,在临朐县下辖,距城中心只有12公里,胡奇才从一开始就预料到,打冶源,临朐的敌人必然会出来增援,因此胡奇才本人并没有在冶源,而是调集二团主力,在埋伏于石河一带围点打援。

敌人在冶源的守军只有伪清乡大队300余人,在被我军包围后,慌忙向临朐求援,临朐敌人当时兵力也不足,向益都求援,在接到冶源守军求援后,临朐敌人派出了日军34人以及300余人的伪军出动。

结果不难想象,这支临朐敌军援军出发至石河附近,遭遇胡奇才率部伏击,伪军根本不堪一击,一哄而散,日军企图负隅顽抗,结果被我军前后夹击,日军33人被击毙,一名日军士兵与一名翻译被俘,伪军被击毙百余人,生俘200余人。

严格意义上说,这次战斗的规模并不大,却是山东军区反攻日伪军的一次经典战例,令许多山东的老人记忆深刻。

据胡奇才后来回忆:

“当时闻信赶来的老百姓看到鬼子的尸体,高兴地跳起来,有的把我们的战士抬起来欢呼。”

贺茂之听了胡奇才的话,也深有感触的说:

“胡司令,难怪人民至今还在感激您!”

“感激?”胡奇才摇摇头:

“人民不应该感激我们,我们倒应该感谢他们!”

胡奇才语气深沉了不少。

从八路军到山东开始,就受山东人民不遗余力的支持,吃得、穿的、用的都是来自于人民,就连受伤了,也是在老百姓家里养伤,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就没有后来抗战。解放战争的胜利。

也正是因为怀着这份感恩的心态,胡奇才后来也四次回到山东老革命根据地,看望当地的父老,并尽自己所能帮助当地百姓。

对迟浩田送他的这幅字,胡奇才后来还写了首和诗,发表在《将军诗词选》,贺茂之也看到了那首诗:

老翁喜,忆当年,红军不怕远征难。

勤回首,常自勉,革命岂能有清闲?

时有疾,虽暮年,革命传统往下传。

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老将军拳拳之心,让人不禁动容。

1 阅读:32

漫步史书

简介:闲话史书,看历史兴衰成败,几家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