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都有哪些常见的病理类型?

张生的记事本 2024-02-21 02:22:50

胃息肉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胃底腺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腺瘤这三种。其他少见的息肉类型有炎性纤维性息肉、黄色素瘤、错构瘤性息肉以及家族性息肉病综合征等等。有研究认为大约16%的息肉无法确定病理类型。

胃底腺息肉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低的国家最常见的一种息肉类型,位于胃体或胃底部(多为胃黏膜皱壁分布的部位),呈多发,透明,无蒂,1-5mm大小,很少会超过1cm。内镜下看胃底腺息肉的表面与正常的胃黏膜相似。

胃底腺息肉。图片来源于WordPress.com

有胃底腺息肉的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比一般人要低,可以认为胃底腺息肉是一个保护性因素。有胃底腺息肉的人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较低,将来患胃癌的风险也比一般人要低,甚至有研究认为有胃底腺息肉的人更长寿。

部分胃底腺息肉跟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有关,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的人更容易出现胃底腺息肉,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4倍。如果长期口服质子泵抑制剂的人发现胃底腺息肉,尤其是息肉数量多,个头大(超过5mm)的情况,建议最好停用现有的质子泵抑制剂,如果病情需要无法停止抑酸治疗,可以考虑改用其他类型质子泵抑制剂并且减量至最低有效剂量或者改用H2受体拮抗剂(比如法莫替丁等)。如果胃底腺息肉比较大,超过5~10mm,调整治疗后一年内要复查胃镜,观察息肉是否消退。有研究显示跟质子泵抑制剂有关的胃底腺息肉在停用质子泵抑制剂平均3月内息肉会消退。

散发的胃底腺息肉癌变风险非常低,几乎不会发生癌变,因此散发小的胃底腺息肉可以不用切除,也不必专门针对胃底腺息肉进行内镜复查。对于大于1cm以上的胃底腺息肉,由于活检无法准确评估病理类型,建议完整切除。年轻患者中(<40岁)发现多发胃底腺息肉或病理上伴有上皮内瘤变(或不典型增生),应该进一步行肠镜检查以除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类患者患肠癌风险较高。

增生性息肉是幽门螺杆菌患病率比较高的国家最常见的息肉类型,经常单发于胃窦部,但是可以发生在胃内的任何部位,也可以多发。增生性息肉通常小于2cm,表面颜色偏红,可以有蒂也可以无蒂。

增生性息肉。图片来源于Radiopaedia

增生性息肉本身癌变风险比较低(癌变概率约1.5-2.1%),但是增生性息肉与慢性胃炎尤其是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密切相关,因此增生性息肉与其他部位胃黏膜发生癌变的风险增加有关。胃增生性息肉与结肠增生性息肉不同,结肠增生性息肉的背景黏膜通常没有明显的异常,而胃增生性息肉往往是在胃黏膜损伤或异常的基础上发生。如果胃镜发现增生性息肉,除了对息肉本身进行活检也要对整个胃的胃黏膜进行仔细的观察,并在可疑的部位取活检,以发现胃黏膜萎缩,肠化,上皮内瘤变或癌变。增生性息肉的患者应该行幽门螺杆菌检查,根除幽门螺杆菌后接近80%的息肉会在一年内消退。对于大于1cm以上的增生性息肉应该直接切除,小于1cm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增生性息肉,可以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治疗后3~6月内复查。

胃腺瘤相对少见,占胃上皮性息肉的3%~26%,通常小于2cm,常见于胃窦,多为单发,通常呈扁平或无蒂。

胃腺瘤。图片来源于ResearchGate

胃腺瘤与萎缩性胃炎和肠化密切相关,是真正的肿瘤和胃癌的癌前病变,因此胃腺瘤不论大小均应考虑切除。胃腺瘤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根除幽门螺杆菌。

本文仅用于科普,不作为诊疗建议,具体问题请咨询医生。

0 阅读:8

张生的记事本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