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考时,全班一人上本科线,去年儿子高考,全班都上了二本线

红蓝双 2024-06-07 10:45:25

我是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实话实说,没有上过幼儿园,七岁之前都是放养状态,每天和村里的同龄小朋友一起在村子里嬉戏玩耍。

村子里的小学,只有两个班,要隔两三年才会招收一年级,六岁那年,恰好村里的小学送走了毕业班,幸运开始读了一年级,记得当时我们小学这个班,有六十余人,年龄大的差不多十来岁,小一点的六七岁,年龄差距四五岁之间。

小学一到五年级,中途陆续有学生留级,还有学生退学,到了小学四年级末的时候,原来六十多个同学只剩四十多人,不过,五年级时候班上又来了十来个没考上初中的复习生,这下班上又有五十来个学生了。

当时的小学毕业生,要想上初中,就像现在初中升高中一样,需要通过考试,达到录取线才能被初中录取,结果,全班五十来人参考,只有十五个同学被乡里的初中录取,其余的人要么回家帮助父母劳动,要么继续选择复读一年,争取来年考上初中。

到了初中时候,班上同样有六十名同学,大多数同学都来自乡里各村小学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同样,像小学时候一样,从初一到初三,留级的留级,退学的退学,到了初二期末时,原来六十人的班级只有不到五十人,初三一开学,班上又来了十来个复读生,全班又接近六十个同学。

作为农村的孩子,绝大多数同学当时读初中的第一愿望是考进中师或者中专,这样就能脱离农村,端上铁饭碗,可当时那个年代,中师和中专招生人数太少,竞争太激烈,全校三个初中毕业班,当年只有一人考上了中专,一人考上了中师,记得两个同学考上的消息还反复通过乡里的广播站向全乡各个村播送,成为家长同学羡慕的对象。

而我们班,在中师和中专上剃了光头,不过六十个人的班级,最终还是有三名同学被高中录取,其余五十多人都名落孙山。

高中因为在县中就读,开始住校,由此开启了独立生活,高中三年,实实在在的说,同学们都很努力,可到了高中毕业时,全班五十个学生,全班只有一人上了本科线,上专科线的也仅仅只有两人。

时间推移到三十年后,去年,儿子参加高考,全班五十个学生,百分之七十的同学都上了一本线,百分之百的同学都上了二本线,其实儿子这个学校,也只是普通地级市市区稍微好一点的高中,也不属于重点班。

儿子是2005年出生的,当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600多万,而去年全国高校共录取差不多有900万,从这个出生人数与高校录取人数对比,差不多接近百分之六十的人都能进入大学的校门。

而七十年代中期,大约每年出生有两千万人口,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根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大中专招生人数在80万左右,从这个数字可以推算出,七十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大约只有百分之三到四的能走进大中专的校门。

对比两组数据,真心话,非常羡慕现在的孩子,能有很大机会走进大学的校门,而不像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适逢高考之际,在此祝愿今年高三毕业生,每个人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

0 阅读:393

红蓝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