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高中毕业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并不是成绩优秀的学生

红蓝双 2024-06-06 08:47:57

我是今年高中毕业班的班主任,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安排,6月4日晚自习结束后,高三将不再上课,腾出教室迎接高考。

昨天(6月4日)晚上,上了两节晚自习后,第三节就是学生高中生涯的最后一节晚自习,当然得由我这个班主任来主持。

在第三节晚自习上,我首先提醒同学们高考前需要准备的各种文具,然后感谢同学们三年对班主任的支持和信任,还对自己在班级管理上的缺点和不足做了总结,并真诚对学生道歉,最后,祝愿所有同学高考取得好的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同时还不忘提醒学生们不要忘记一起三年的学习经历,永葆同学之间真情。

后面这句话刚说完,正准备给同学们说再见的时候,这时,教室里传来了哭声,随着一个同学开始流泪,然后,更多的同学也加入其中,看到这个场面,我也忍不住落了泪,以至于晚自习结束半个小时都没有一个学生提前离开,最后在我的劝说下,大家在互相告别之后才依依不舍走出教室。

作为班主任老师,此刻是学生高中最后的一节自习课,我自然要守到最后,目送每个学生离去。

在目送学生离开教室的时候,我发现了两个现象,与原来送走的毕业班学生大差不差。

一是那些平日成绩很好的同学几乎没有流泪,或者流泪很少,相反,成绩一般甚至很差的学生反而流泪更多,有的出教室门时眼睛都是红红的。

二是男生相对于女生来说,流泪的人数要少些,流泪的男生大概只有一半,而绝大多数女生都流了泪。

作为带过几届毕业班的班主任,我深知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而是普遍存在的规律。

一是成绩好的学生,高考考入好的大学机会很大,大学学业完成后,还要读硕士、博士,而成绩差的同学,大概高中就是学习生涯的最后一站,面对十二年学习生涯的结束,自然会流泪更多。

二是成绩好的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大多用于学习,用于学习的时间多了,自然与同学之间交流就少,而成绩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时间多了,同学之间感情就更深了,在毕业之际,自然更会依依不舍一些。

三是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感情更细腻、丰富一些,当然流泪的要比男生多一些。

0 阅读:0

红蓝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