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恨农党视为草芥的农民,在一代开国功臣眼里竟然是另外一个样子

史海钩沉峥嵘 2024-06-12 14:11:36

我的舅父现年96岁,是河北省盐山县一名有着光荣历史的离休干部。

作为在当地德高望重的耄耋老人,舅父曾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革命军人。

纵观舅父的军旅生涯,全民抗战、解放战争、大剿匪等贯穿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战事,他老人家几乎全都参加过。

唯一没有参加的抗美援朝战争,还是由于其时,舅父所在部队正准备进驻舟山群岛担负守备任务,所以尽管舅父报了名,但最终没能如愿……

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郑起

2010年,精神矍铄的舅父,有感于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欣然命笔,写下了一篇洋洋洒洒15000字的回忆录。

在这篇回忆录中,舅父用朴实无华的笔触,向后来人描绘了自己亲身经历的,跌宕起伏的历史过往……

下面我摘录其中几段富有代表性的内容,与大家共同分享。

回忆录开篇从伟大的抗日战争展开。

舅父痛心地回忆了幼年之时,家乡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的历史惨状:

猖狂进犯的日本鬼子

“……有一次鬼子去板桥(村名,舅父的老家)一带扫荡,也叫‘抄八路搞粮食’。”

“可苦了老百姓。这时,鬼子、汉奸将老百姓都赶到村中心,……老财主家的大门口。”

“正是六月天最热的时候,连我们小学生也一个不落的被赶了去。”

“为了叫我们说出‘八路’的下落,将老师和部分大人用绳子捆起来,用辣椒水灌,但还是没人说,……群众受尽了折磨。”

“鬼子第一次进村时,……大人们都在到处躲藏,特别是妇女们,都藏在地道里。”

南京大屠杀

“鬼子将老百姓的粮食拿出去喂马;百姓的鸡、猪、羊随便杀着吃;百姓的东西随便破坏。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那几天鬼子扫荡挺紧。……有一天,正好碰上我们的地下交通员去通知各村村干部开会,敌人抓住了他。”

“鬼子当晚就将通知名单上的人员全抓起来了。就在我们板桥村,下坡子,将他们用机枪打死。”

“……第二天才知道,鬼子打死了11个人,全是东西南北几个村的干部。”

惨绝人寰的屠杀现场

日本法西斯令人发指的暴行,使得舅父幼小的心灵里充满了对侵略者的刻骨仇恨,以至于年仅9岁的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抗日儿童团。

从此,舅父与同村的小伙伴们,又是为八路军叔叔通风报信,又是协助武工队锄奸反特,成为神出鬼没的游击队伍中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再往后,舅父回顾了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时期的亲身经历:

“到了47年1~2月份‘大勇参’(指47年大参军,大家奋勇参军的意思),我主动报了名,那年刚好18岁。”

大参军分布图

“……后来村上给去当兵的每个人配上大红花,坐上马车……来到盐山新兵连。”

“……新兵连向山东德平集中,到新兵团集训了半年。”

“……刚到前方时,部队正准备打许昌。新兵连的任务就是住在近处听炮响。”

“那几天正在下大雨,也就是部队打胜仗的好机会,……许昌打了3天3夜,就将敌人消灭了。”

“……然后新兵就开始下连了……我被挑选到侦通连当通讯员。那时板桥的王丫头挑到师通讯连,王江到团警卫连,王景分到1营机枪连当射手。其他人员就不清楚了。”

负重前行

“……到连队后,每天要行军90里地,……来回转,就是为了找机会消灭敌人。”

“……到了河南睢杞,打了几天阻击战。……打确山,是为了打增援。”

“……后来继续向开封进军。就在这中间,又打了个金刚寺战役,……叫歼灭战。”

“……47年的新年是在河南的漯河过的。部队包围了郾城的敌人。”

“……还有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就是通过黄泛区。……在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为了阻挡日本鬼子的进攻……将黄河扒开一个口子……这一下可苦了百姓,村庄不知道淹没了多少,闹得百姓逃荒要饭。”

长长的行军队伍

“我们部队在此通过时,……有的房子还露点屋脊,还看到部分人民群众搭着临时住的三角形草坯房子,过着很艰难的生活。”

“……部队经过东转西拉到了河南开封,……打开封最难打的是首府‘官厅’,……上有飞机,下有大炮,敌人飞机就在头顶上来回扫射,扫得高粱刷刷的响。……同村的王景就是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

“……打完开封……打洛阳。洛阳战役打得很艰苦,牺牲人不少,所以打出一个‘洛阳营’。”

“……敌人修筑了一个工事叫‘九龙台’,……控制着洛阳一面城墙和一条护城河上的桥梁,……这座桥是进城的必经之路。”

冲锋的号声

“我们部队伤亡人数不计其数,桥上桥下不知道死了多少革命同志,桥下河水都是红的。”

“我们过桥时死人活人好几层,……我这算命大的就过去了。”

“虽然我们打仗胜了,可我们的代价太大了。一个营打完仗,全营伤亡一大半。……我的耳朵就是这场战役中震聋的。”

“……转眼来到了山东济南。……打济南这一任务由第3野战军主攻,第2野战军配合。3野的任务又主要分给3纵老8师。”

“……吴化文认清了形势,起义投降。……王耀武就慌了神。就这样攻城还打了8天8夜,才解放了全济南。”

粟裕大将在前线

“……我们8师师长就是在这次战役中牺牲的。王吉文师长是个英雄,打起仗来不顾个人安危(这个人是个秃子)。”

“打仗前上级就调他去纵队当司令员,他非要打下济南再去。在打仗中他跑到最前面指挥突击队怎样打……结果敌人打来一发炮弹……”

“……部队南下,进入淮海战场。敌人是3个兵团(杜聿明、邱清泉、黄伯韬、孙元良)。”

“据说这次战役是毛泽东亲自指挥,包围圈也相当大。北至黄河,南至长江……真是把敌人层层包围,堵得水泄不通。”

数百万之众的支前大军

“……除去部队外,周围各个村都住着支援大军,担架队、民兵、民工,大车小辆。敌人在地上的后路完全被切断。”

“后方供应,蒋介石只好用飞机从南京运,勉强供给几个兵团的吃穿和弹药。”

“……再说,国民党和共产党又不一样。我们是官兵平等,而国民党是当官的压迫当兵的。南京运来的东西不够当官的吃的,所以他们的兵是在饥饿中打仗。”

“……有一次我们正在急行军,村头有一些民工、担架队员。这时正看到同村的臣叔,连停也没停,小跑着说了几句话……”

生命运输线

有关本人舅父的真实故事讲到这里,不得不说,历史正应那句老话,兵败如山倒。有着解放战争分水岭意义的淮海一战,国民党军惨遭失败,从此一蹶不振。

舅父所在部队紧接着南下,渡江战役成功之后,一路穷追猛打,将敌人追到宁波、象山……然后就是“大剿匪”。

随后这些环节,由于舅父回忆录中记载比较概括,在此不多赘述。

唯独上文提到的淮海大战,说起其辉煌胜利的重大意义,则不能不与朋友们分享一个耐人寻味的小插曲……

那是2017年春节期间,我们照例去给舅父拜年。

盐山县千童祠

在老人家的住处,我们再次津津有味地翻阅起这本回忆录。恰好又是读到“淮海大战”有关章节。

一向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舅父,竟少有的打开了“话匣子”。

更令我们惊讶的是,这样一位曾经一、二、三等功都占全,仅荣誉勋章就有几十枚之多的开国功臣,居然念念不忘那些当年默默无闻,如今被“恨农党”视为草芥的底层农民。

他满怀深情地说道:

“‘60万’战胜‘80万’!这次我们总共歼灭国民党反动军队将近60万人。取得这样大的战果,没有千百万农民的支持,想都不要想!”

陈毅元帅

“我们的老首长陈毅元帅说的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接下来,老人由衷地对国家向老年农民发放基础养老金的政策大加赞赏:

“以前困难没有办法,但国家总归还是没有忘本。这样做非常及时也非常正确!”

“尽可能对这部分人提供帮助是完全应该的,不能让人家说我们共产党没有良心……”

0 阅读:0

史海钩沉峥嵘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