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我这一辈子》,讲了一个苦命人的人生经历。
看这部书的一个感觉,就像是在听刘宝瑞、方清平等名家说单口相声,或像是在北京坐出租车,听司机师傅侃大山,聊人生,满嘴京片子,充满了京腔京韵,语速贼快,信息贼丰富,内容贼扎实,听着贼过瘾。
故事发生在天子脚下的四九城,时代背景是清末民初,经历了改朝换代,但底层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是一样的苦。
书中的“我”15岁去当学徒,学的是裱糊匠。裱糊匠这个职业现在还有,比如白事还得要糊些纸人纸马、扎个花圈。
在过去,裱糊匠不光是给死人糊道具,什么山珍海味、亭船楼阁、金童玉女等,也给活人糊房子顶、还有窗户纸。
学徒学三年。一半学手艺,一半学规矩。可以说学徒在师傅家里就像下人一样,不光学手艺,也得伺候人。
就像书里说的一样,能挺过这么三年,顶倔强的人也得软了,顶软和的人也得硬了。
学徒的脾气不是天生带来的,而是被板子打出来的,像打铁一样要打成什么东西便成什么东西。
也正是这个三年学徒的生涯,让“我”得到了历练,以后再遇到什么事也都能挺得住、过得去。
男大当婚,不知不觉“我”年纪也不小了,就娶妻生子,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没想到老婆却跟着师兄跑了,撇下了一双儿女,“我”只能又当爹又当妈。
裱糊匠挣不到钱,“我”只能改行去当了巡警。
巡警就是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那些民国戏里,手拿警棒,穿着一身黑制服的警察,在街道上来回走动,维护治安。
没想到过了没多久,“我”就遇到了一件大事,改朝换代的一次兵变。
一天晚上,辫子兵对街道的商铺进行烧杀抢掠,之后就是老百姓去白拿吃大户。当时“我”在值班,也只能躲在暗处,不敢吭气,生怕自己被人打死。
“我”的良心还没有大大地坏掉,也学会了和稀泥。好不容易在警局混了十几年,终于混到了巡长。没想到后来因为自己有次留了胡子,而被领导开除。
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没办法也只能四处打拼,混口饭吃。去矿里呆过,去河南也呆过,但都没干多久。
儿子意外病死他乡,只能去外地把灵运回来。看到儿媳妇小孙子孤儿寡母,“我”也是欲哭无泪,活在世上怎么这么难呢?
没办法,还要去挣钱养家,把小孙子拉扯大,除了拉洋车,看房子、卖菜、泥水匠、搬家,什么活都干过。五十多岁的年纪,还要去出二十岁小伙子的力气。
处处透着轻松幽默的腔调,却是在讲述一个让人笑不起来的故事。戏谑自嘲中带着几分辛酸,几分快乐,几分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