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的调治需从「攻补兼施、扶持正气」两方面入手

若菱评健康 2024-06-04 06:48:55

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生长及发展过程是机体正邪斗争、彼此消长的过程。肿瘤的形成是由于正气虚衰,机体失衡,客邪留滞而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病变反应。

西医采用手术切除或放、化疗等治疗手段,虽能消除局部癌症病灶,或使瘤体缩小,但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了正常细胞,并产生一系列毒副反应。

因此,攻补兼施、扶持正气,是肿瘤患者调治的重要方法。

攻 补 兼 施

攻即祛邪,对癌症而言即消灭或抑制癌细胞;补即扶正,对病人而言即扶助正气,让机体各项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如血液循环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代谢系统,以及心、肺、肾等器官功能。

癌症当前仍需手术、放疗、化疗、生物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等综合治疗,单打一疗效必差。

手术、放疗、化疗等以攻邪见长,而生物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以扶正为优。当然,这种攻补观点不是绝对的,如手术、放疗、化疗等切除或缩小癌块,改善了机体进一步恶化的情况,可谓“邪去则正安”。

而生物免疫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扶助人体正气,以防手术、化疗、放疗等“敌我不分”的毒副反应的伤害,防止癌细胞“死灰复燃”,即“扶正以祛邪”。

扶 持 正 气

长期的手术、放疗、化疗,极大地损耗癌症患者之正气,使身体免疫力降低,使患者处于感染疾病的中心。

此时,服用膏方进行调治,重在“补虚”,滋养脏腑之本以扶正。而健脾益气法、养阴生津法、滋阴补血法、温补脾肾法,都是膏方治疗癌症中常用的扶正培本之法。

01 健脾益气法

治疗肿瘤患者以气虚为主要表现的基本方法。

主要适用于脾胃气虚证,如肿瘤术后、化疗后脾胃功能损害及中晚期癌症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胃胀、乏力、便溏、恶心且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等。

临床上常用方剂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加减。

02 养阴生津法

治疗肿瘤患者阴虚内热,或放、化疗后以阴津耗伤为主要表现的基本方法。

临床表现有潮热、口干、烦热、头昏、耳鸣、便秘且舌红无苔等。

临床上常用方剂如沙参麦冬汤、生脉散等加减。

03 滋阴补血法

治疗肿瘤患者以血虚为主要表现的基本方法。

表现为面色无华、心悸、失眠、手足发麻且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

临床上常用方剂如四物汤、十全大补汤、八珍汤、当归补血汤等加减。

04 温补脾肾法

治疗肿瘤患者以脾肾阳气不足为主要表现的基本方法。

如中、晚期癌症,或放、化疗之后,或老年患者出现肢冷、乏力、腰痛、尿频且舌淡质胖、苔薄白、脉沉细等。

临床上常用方剂如右归饮、肾气丸、附桂理中汤等加减。

除“补虚”外,膏方还能佐以“疗疾”,调和脏腑气机以祛邪。如清热解毒法、以毒攻毒法、化痰软坚法、活血化瘀法等均是祛邪之法。

如见炎症则可选用半枝莲、七叶一枝花等清热解毒中药;

全身情况尚可但见肿块变化不大可选用蛇六谷、半夏、南星、黄药子等化痰软坚中药;

在见有青紫舌及舌脉异常或血液高黏状态的癌症者,可选用川芎、延胡索、牛膝等活血化瘀中药;

癌症患者出现免疫功能紊乱状态则可选用黄芪、生地、黄精等补益中药……

由此可见,中药膏方虽以扶正为优,但其祛邪之功也不可小觑。

中医治疗强调辨证论治,为开好一剂调治癌症的膏方,中医师会先根据患者的证候,从益气、养血、温阳、滋阴等诸多方剂中确定以何方为基础,再通过辨证论治,佐以解郁、祛痰、化湿、理气、清热、活血等调治,随症化裁,个性定制,如此方可最大限度发挥膏方“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作用。

膏方调治肿瘤

膏方对于调治各类肿瘤有很好的疗效,如乳腺癌、宫颈癌、脑肿瘤、鼻咽癌、甲状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前列腺癌、肾癌等。

1 阅读:129

若菱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