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之死,是一起“伴君如伴虎”的常规性悲剧。
对于解缙被杀,很多人说他是“作死”,个人很不认同这种评价。领导者以己度人、容不得任何不同意见,板子却打在干实事的部下身上,这种逻辑,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不正常的。
首先,解缙对明朝、对朱家是有大功的。他在职业生涯中的最大成就,就是主持编修了《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公元1403),解缙奉朱棣之命,召集了147位儒生编纂一部“类书”(指古代的大型资料型书籍)。第二年底,书籍初成,当时名为《文献大成》;
但朱棣认为内容不够完备,难以符合自己的期望,于是在两年后,在对编修队伍进行大规模扩编后,新一轮的修书工作再度拉开帷幕。解缙、姚广孝以及礼部尚书郑赐共同担任全书的监修。
公元1408年,这部类书编修完成。它囊括了上至先秦、下到明初的8000多种古书资料,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共计22937卷(目录就有60卷),装订成11095册,累计3.7亿字,全部用毛笔工楷书写而成,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大百科全书。
朱棣对此稿非常满意,亲自定名为《永乐大典》,如愿把自己的年号与这部中华文化的瑰宝、世界最大百科全书联系起来。
姑且不谈《永乐大典》对中国文化、人类文明的重大意义,此书的成功编修,对于朱棣本人而言更是犹如及时雨。
之前的靖难之役,在本质上属于藩王谋逆、以下犯上,在儒家眼中是典型的大逆不道。加上建文帝为人仁厚、根正苗红,深得朝野爱戴,因此,虽然朱棣在战场上获得了成功,但在舆论、人心层面却遭受了极大压力。
为了打压异己、夯实宝座,朱棣对建文旧臣召开了大规模的清除行动,诛十族、瓜蔓抄,令人闻之色变、毛骨悚然。虽然以血腥屠杀压制了反对者,但朱棣与文人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大。
因此,编修《永乐大典》,对于朱棣而言至关重要:体现自己的“文治”,拉近与儒生的距离;转移文人圈的注意力,缓和社会矛盾;让自己青史留名,淡化谋逆夺位的事实。
而牵头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大才子解缙,自然称得上朱棣的大功臣。这也从侧面证明,解缙并不是个清高迂腐、不懂人情世故的文人。
其实早在朱元璋时期,解缙就体现出了“非典型文人”的气质。
在古代的开国皇帝中,朱元璋无疑是个传奇,但他为了巩固统治而采取的血腥屠杀手段称得上蛮横无理、血腥暴虐。在他刻意发起的明初“三大案”中,数以万计的勋臣贵族、贪官污吏和知识分子人头落地。面对空前的高压,文人无不噤若寒蝉,更别提直言劝谏了。
但当时的青年才子解缙却是个另类,他上了一封万言书,痛斥“天下皆谓陛下任喜怒为生杀”,赤裸裸地指责朱元璋滥杀。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解缙的指责,朱元璋不仅不气,甚至还喜笑颜开、连连夸赞:“才子,才子!”这种反应看似反常,实则自有合理之处。
第一,朱元璋善于识人。他不仅欣赏解缙的才华,还能看出他只是就事论事、没有其他用心,更能洞悉其耿直的天性。所以后来朱元璋曾当面指出解缙缺乏涵养,必须修身养性、闭门思过,否则会成为大臣们攻击的对象。
第二,解缙也懂得如何逢迎。有史记载,某一天,朱元璋在金水河边钓鱼,但过了好久也没钓到一条,于是便让一旁陪同的解缙做诗解闷。解缙不愧为一代才俊,他略一思索便赋诗一首,其中有这么一句:“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不得不承认,文化人连拍马屁都这么有水平。朱元璋龙颜大悦,钓鱼不顺的烦恼随之烟消云散。
其实这就是封建官场的现实:想要安身立命,光有才华远远不够,还得精通人际关系学,更要懂得迎合上级、保护自己。历史上,才华横溢者比比皆是,但既能立业、又可安身者却寥寥无几,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那么,被朱元璋高看一眼、为朱棣立下大功、懂得迎合帝王的解缙,为啥最终栽了跟头呢?
洪武末期,为了保护、磨炼解缙,朱元璋层曾劝其随父归乡,这一待就是八年;
建文年间,在礼部侍郎董伦的帮助下,解缙被召回京师复职,任翰林待诏;
永乐元年,解缙被朱棣升任翰林侍读,随后进入内阁、参预机务,紧接着就是主编《永乐大典》,期间曾升任内阁首辅。
能够在血雨腥风的明初连续被三人皇帝启用,由此可见,解缙对于如何在官场安身立命很有一番心得。其实这也很合理,毕竟像他这种博览群书、学通古今的大才子,必定对对古人的经验教训了如指掌。
而解缙随后从巅峰跌落、并最终死于非命,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卷入了立储之争,并旗帜鲜明地支持朱高炽。但我们能因此就认为解缙这是不知天高地位、摆不正位置,纯属自作自受吗?显然不能这么扣帽子。
当时,在立储问题上,明朝官员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满朝文官都支持朱高炽,理由很简单,这是朱棣的嫡长子,也是早年由朱棣亲自确立的燕王世子。而且其为人仁慈宽厚,按照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规律,他很适合接替风格凌厉霸道的朱棣,有助于明王朝的持续健康发展(就跟当初朱元璋选择朱标、朱允炆一个道理)。
而武将们则普遍力挺朱高煦,原因也很直接,这位汉王也是武将。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他们间早已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在这场激烈的夺储之战中,解缙起到了关键作用,他的一句“好圣孙(朱瞻基)”可谓一锤定音,帮助因身体肥胖、行动不便而被朱棣嫌弃的朱高炽成功入居东宫。
饱读儒家经典的文人们,在立储问题上向来会遵循两个原则:选择遵守宗法制、力挺嫡长子;支持仁厚之君。这不是什么派系问题,而是儒家思想体系中的基本政治伦理,无可指摘。解缙旗帜鲜明地支持朱高炽,只不过是遵循浸透到自己血脉中的政治理念,践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职业操守,有什么问题?
同样持这种态度的,还有后来威名赫赫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但所谓枪打出头鸟,说到名头之响亮、才华之出众,当时有谁比得过解缙?所以,他很不幸地沦为了朱高煦一党火力的集中点,饱受诽谤与排挤。
而解缙并不是不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但当时的夺储之战仍未结束,朱棣丝毫不掩饰对朱高炽的不满、对朱高煦的偏爱。
面对这一局面,解缙没有独善其身,而是竭尽所能、力保朱高炽,因此被多疑朱棣视为离间骨肉、职场投机。朱高煦等人趁机嫁祸栽赃,解缙因此被贬,并在公元1410年因“觐谒太子朱高炽”,被朱棣下令投入诏狱。
讽刺的是,朱棣的命令还在半路,返回岭南途中的解缙目睹江南大地旱情严重,便上疏请求开凿运河、引水灌田。但他的满腔热忱,在朱棣眼里却是摆不正位置、妄议国是。盛怒之下,朱棣命令锦衣卫立即逮捕解缙,大量文官也因此被牵连,其中多人惨死狱中。
这一关就是5年。公元1415年正月,在朱棣的暗示下,解缙被锦衣卫都指挥佥事纪纲灌醉,随后拖到积雪中闷死,年仅47岁,家中财产被抄没、妻儿宗族全被流放辽东。
而在9年后,朱高炽如愿登基,随后大举回馈当初力挺自己的文官,杨士奇、杨溥等东宫幕僚飞黄腾达、掌握权柄,大明王朝进入了一个鼎盛的“仁宣之治”;至于朱高煦,又过了两年因谋反被处死。
但当初豁出性命力挺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并准确预测政局发展的解缙,直到公元1465年才被彻底平反;到了今天,还不断有人说他“作死”。忍不住吐槽一句: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傻子”、都是“大聪明”,那才是真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