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被称得位不正,为啥朱棣的口碑远逊李世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正史漫谈君 2022-06-20 15:57:44

以安史之乱为分界点,之后的帝王普遍比之前的差劲,就算是创造了“盛世”的也不例外。朱棣就比李世民差得多,理由如下:

第一,从夺权的法理来看,李世民属于“功臣夺储”,朱棣属于纯粹的“藩王篡位”,性质天差地别。

李世民是大唐建国的头号功臣(没有之一)。毫不夸张地说,所有最难啃的骨头,李渊都会让这个儿子出面解决;每每唐军局势不利,都得靠李世民力挽狂澜。

刘武周、宋金刚袭击太原时,李元吉弃城逃跑、李渊考虑退守关中,李世民主动请缨、绝地反击,不仅拿回了李氏的“龙兴之地”,还一股脑灭掉了刘武周势力。王世充坚守洛阳、窦建德率众十万前来支援,唐军面临腹背受敌危机时,李世民果断分兵,带着精锐骑兵奔赴虎牢关、击破十倍于己的河北大军,创造了一战灭两强的壮举…

李世民对唐朝的战功之大,让李渊“封无可封”、只好发明了“天策上将”。但随后他也面临了“功高震太子”的困局,当时的形势不单是太子与秦王的储君之争,而上升为东宫与军功集团的权力对抗,是你死我活的派系争夺。

因此,关于玄武门之变,后世虽同情建成、元吉的结局,但也理解李世民“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遭遇和处境。

至于朱棣,则是典型的帝二代—没有分担父辈创业的艰辛,只是幸福地坐享其成。

朱棣出生时,朱元璋正忙着应对进攻太平的陈友谅;

朱棣八岁时,父亲已经称帝;两年后,他被封为燕王,享受着锦衣玉食、最好的教育;

十六岁时,朱棣与徐达之女成婚,其后被安排去凤阳体验生活,到了二十岁就前往北平、镇守一方。

纵观朱棣的履历,完美诠释了啥叫命好:一生下来就位居王侯,享受着几乎所有人究其一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满足了多少人“霸道总裁”的梦想?

对王朝的建立毫无寸功、坐享先辈艰辛奋斗带来的红利,朱棣理应维护父辈打下江山、帮助父亲选定的接班人。但事实呢?面对父亲耗尽心血培养、性格宽厚仁慈的建文帝,他选择了以武力取而代之,不惜祸害数以万计的生命、破坏百废待兴的家业,于私属于以长凌幼,于公纯属以下犯上,何来一丝公道、合理可言?

第二,看对待政敌的方式,李世民隐忍克制、顾全大局,朱棣嗜血残暴、杀戮无辜。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对于太子一系采取的是只诛首恶、余者不问的态度,无论是前期主张对自己先下手为强的魏征,还是在玄武门杀害不少秦王府将士的冯立、谢叔方、薛万彻,都被视为“忠于所事”的义士,不仅没被祸及,反而获得重用、建功立业。

反观朱棣则不然。靖难之役中,双方臣子都没有超过本职之外的恶劣言行,说到底都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而已,这些尽职尽责之人理应受到尊重,相信朱棣也不希望自己的部下是趋利避害、鼠首两端之徒。

但在获取胜利后,朱棣却以极度血腥、骇人听闻的手段对付建文帝的旧臣:

方孝孺被诛十族;

主张削藩的齐泰、黄子澄被凌迟处死、诛灭三族;

兵部尚书铁铉被碎尸万段,80岁的父母被罚做苦役、妻女沦为官妓、幼子被虐杀;

大理寺丞刘端被割掉耳朵鼻子,随后乱棍打死。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朱棣还发明了“瓜蔓抄”—大量建文帝时期大臣都被找借口株连,甚至连旁边的邻居也难逃一死。这种血腥屠杀,前后持续了十年之久。一个帝王,如此对待自己的臣民,叫人如何熟视无睹、一味歌功颂德?

第三,看执政结果,李世民拨乱反正、为万世榜样,朱棣虽有所作为,但也遗患无穷。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朱棣的永乐盛世,都是古代著名的治世,国家武力强盛、经济繁荣、声威远播,他们俩人都是史上优秀的皇帝。

但如果跳出在位时的政绩、进一步比较对后世的长期影响,我们会发现李世民更值得尊敬。

说到李世民的最大功绩,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武功赫赫、让四夷宾服的“天可汗”,但他本是军人出身,这一点倒也水到渠成。最难能可贵的,在于他的文治。

贞观年间,大唐帝国整合南北朝以来各方之所长,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集时代之大成的制度,除了奠定政治、经济、军事框架的府兵制、科举制、租庸调制,还有大臣集议时谏官、史官在一旁监督的朝议制,鼓励中书舍人发表不同意见的“五花判事制”,以及慎重审核死刑的“三复议、五复议”制。

这些政策,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进步,它们有效结束了南北朝以来的混乱,真正把分裂了数百年的天下整合为一个蓬勃向上的大一统帝国,对后世而言是可贵的政治遗产。后来李隆基之所以创造开元盛世,史书称离不开“恢复太宗旧制”。

在治国方面,朱棣同样优秀。他整顿吏治、重视人才、尊崇儒学、发展生产,有效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的安定;他对外积极进取,北征蒙古、南下安南,派遣舰队远涉重洋,有力维护了国家的稳定、重振中原帝国的声威。从政绩而言,他不愧为一代明君。

但朱棣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少祸患。

他恢复了一度被朱元璋废除的锦衣卫、诏狱,并且确立为祖制,后世沦为当权者铲除异己、打压文官的工具;

他违背了不准宦官参政的祖制,视这些人为心腹,安排他们肩负出使、征税、监军甚至镇守一方的任务,开启了宦官参政的先河,他的后代明宣宗、明英宗把这一习俗发扬光大,不但造就了祸国殃民的土木堡之变,还让宦官乱政成了明朝挥之不去的顽疾。

以上,都代表了历史的反动。

综上我们很容易明白,为何同为一代雄主、同样谥号为“文”、同样得位不正,朱棣的名声口碑会远逊于李世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必然的结果。

1 阅读:108
评论列表
  • 2022-06-20 21:46

    嗨,主要是功不够大,唐太宗时期连战连捷,灭国不少。明成祖北伐却失利过,不过明成祖如果转换一下思维,用郑和当时世界第一的海军 嗑南洋的话。如今就可以成得上唐宗明成 一代天骄了 可惜!

    像素画动力战舰 回复: 浮生若梦
    得了吧,就建文帝那智商和迷之操作,我都怀疑是不是朱元璋的种
    浮生若梦 回复:
    李世民可以说是争储双方各凭本事决胜负,必竟李建成不是皇帝。玄武门只死几百人,朱棣数十万人为他野心陪葬。侄子己经是皇帝,推翻他就是谋反!
  • 2022-07-16 23:04

    李世民统帅能力无出其右,打仗注重效率成本,善于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唐朝越大越富,朱棣打仗穷尽人力物力越打越穷,多次出击蒙古声势浩大战果一般,蒙古并没有伤筋动骨

  • 2022-06-20 23:52

    主要是朱棣没有像李世民那样舔着儒生,,所以被儒生狂黑

正史漫谈君

简介:读正史,学正理,办正事,有温度的历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