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乃至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阻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疾病。
冠心病患者最害怕的就是发生心梗,而在一天之中有三个时刻是冠心病最危险的时刻。
一、清晨苏醒时刻:心脏的“黎明现象”危险指数:★★★★☆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窗帘,许多人正享受着新的一天开始时,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这却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刻之一。医学上称之为“晨峰现象”或“黎明现象”,指的是清晨时血压、心率迅速上升,血液粘稠度增加,同时体内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容易诱发心肌缺血,甚至是心肌梗死。
预防措施:
缓慢起床:醒来后不要立即起身,先在床上躺几分钟,缓慢伸展四肢,再慢慢坐起,给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适量饮水:起床后喝一杯温水,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按时服药:确保在医生指导下,按时服用降压药、降脂药及抗血小板药物等,以维持血压、血脂稳定,预防血栓形成。适度晨练:选择低强度的晨练方式,如散步、太极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荷骤增。二、餐后两小时:消化的“双刃剑”危险指数:★★★☆☆
午餐或晚餐后,尤其是饱餐之后的两小时内,也是冠心病患者需要警惕的时刻。这是因为进食后,为了消化食物,血液会大量流向胃肠道,导致心脏供血相对减少。如果此时心脏本身存在供血不足的问题,就更容易引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此外,高脂肪、高盐的饮食还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梗风险。
预防措施:
控制饮食:遵循“少盐、少油、少糖”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的摄入。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可采取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减轻胃肠负担。饭后休息:餐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可适当散步促进消化,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脏负担加重。监测症状:餐后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有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三、夜间睡眠时段:无声的“杀手”危险指数:★★★★☆
虽然看似平静无波的夜间是休息和恢复体力的黄金时间,但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夜间睡眠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血液流动速度减缓,容易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加之睡眠中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一旦发生心梗,可能难以及时发现。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睡姿:建议采用右侧卧位或仰卧位,避免心脏受压。睡前检查:睡前检查自己是否有胸闷、气短等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维持生物钟的稳定。定期监测: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