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权:过年感悟|重庆

草堂文化 2024-06-22 09:16:31

重庆专栏CHONGQINGZHUANLAN

图 / 网络

过年,又称春节,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

从古到今,过年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给了许多文人墨客发挥了想象的空间,也留下了许多美文佳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如今读起来,依然洋溢着的节日的气氛和欢乐。

五十多年来,我过惯了老家乡村的年,见证了乡村年的变化。

小时候,最盼过年,一到腊月,开始数天天(倒计时),因为过年不但不用做家务,而且还有新衣穿。大人们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忙年”,孩子们也会多打猪草割牛草,储备猪牛饲料。

腊月二十四,白天打扬尘扫蛛网,晚上送灶神。腊月二十五,推磨点豆腐。腊月二十六,杀猪宰羊。腊月二十七,宰鸡购年货。腊月二十八,开始过年了,今天你家,明天我家。三十天晚饭后,先到猪舍,用刀头肉、豆腐和糯米粑粑祭豕官菩萨,一家再围坐火坑守岁,坐田缺,吃玉米泡。待第一声鸡啼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平时寂静的山村,鞭炮齐鸣。翌日,吃大汤圆,去给祖坟烧纸币,放鞭炮。男女老少无论贫富,都穿上平时舍不得穿戴的新衣,到处炫耀,给长者拜年,相互祝福。送财神的,玩舞狮子的,耍龙灯的,络绎不绝,有的打扑克,有的去学校看演出。初二,走亲戚拜年,一把两斤重的面条,你给我提来,我给你送去,道贺祝福。那时乡村的小路上,人来人往,有时遇上结婚队伍,更是热闹非凡。到了正月初十,开始拔坡,有的开始忙农活,到了正月十五,吃了大汤圆,春节结束。

日落不是岁月的过,风起不是树林的错。小时候,总希望拥有好多更好的东西。可是,成家后,撑起了一片天,白手起家,谈何容易,才渐渐地明白:“这世间纵有万般好,却并非都要全部拥有。”当家了,经历了年的变迁,不但要准备年货,而且还要准备很多应酬,真是“当家才知盐米贵”,依然照惯例不改,换了一些新方式。起初,买肉过年,渐渐到杀猪过年,年年翻着花样,近几年也随大流,流行“吃刨猪汤”过早年;年年守岁,看春晚,看黑白电视到看大彩电;贴春联,也从买春联到写春联过年;手机发信息祝福到发视频祝福过年;真诚的问候与鞭炮声一同冲上云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拥向城市,加之疫情严峻,虽然农村常驻人口越来越少,但多数人心底里,还留存着“有钱无钱,也要回家过年”的思乡情怀,乡村的年味依然十足。

老家年味浓郁的广袤乡村,今年过年,在文化生活进步的乡村,呈现看“村晚”唱“村歌”的景象。乡村的年,在回顾过去成就、开启奋斗新篇的自办“村晚”中展现,让近几年静谧的乡村又火热起来,漫步旮旯角角,喜庆祥和之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我也不轻闲,这个村写春联,那个村编节目。

有的村,村晚在精彩的《舞龙》表演中拉开了帷幕,玩龙队伍说起了吉利:“玉兔高歌添胜境,九州巨变景象新,公仆奉献惠百姓,幸福生活同庆。金龙起舞开新篇,华夏腾飞事事兴,美酒佳肴寻常见,轻歌曼舞好欢心,陶家坪村开村晚,新丰书院领对联,“用宾”学堂看发展,新春佳节大家欢。”接下来的歌舞、小品、三句半、情景剧、器乐演奏等节目轮番上演,穿插着先进典型的表彰,现场抽奖,让寒冷中的群众,热血沸腾,欢呼声、呐喊声,响个不停。

有的村,村晚在“嗨-哟,嗨着落嗨呀......”的石工号子中开篇,真实展现七八十年代劳动人民抬石头的场面,让老年人记住乡愁,让年轻人增长知识。看二胡等节目表演完后,村民们以社为单位,进行拔河比赛,“加油,加油”的呼声响彻寰宇,还争先恐后地去参加套圈等游戏,领春联处,亦排起了长龙。

有的村,村晚很接地气,整个舞台边摆满了花生、南瓜、苕粉、柠檬等当地(新沙地)土特产品,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沙地产业新》,大屏幕展示退伍军人风采和现场军练融为一体,加上军人管乐演奏,飒爽英姿,再配群众诗朗诵《村规民约》等节目,彰显正能量,接地气,激人心,正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又一次探索和创新。

.......

“村晚”又称“乡村春晚”,在村民精心编排,自导自演下,台上好戏连连,选手们互相切磋技艺,台下掌声不断。让村民们想说就说,想唱就唱,想抒发就抒发,真实情感尽情表达,尽情欢唱,唱出心中的向往。让村民大饱了眼福,同时展现系列年味浓,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新面貌,展示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呈现乡村文明新风向。

“村晚”,为百姓送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从文艺演出活动变为向群众文艺展示、特色文化传承、好物美景推介。

“村晚”,由“舞台演”向“云上演”升级,由“现场看”向未归家的游子“网络看”扩展,一幅幸福中国年的欢乐情景,展现在祖国的天南地北。

值幸福年到来之际,看“村晚”,唱“村歌”。

兔归天宫报平安,

举国上下稔福满。

龙腾霄云展鸿运,

民安国泰盛世欢!

往期作品回顾

湛蓝 | 年关,迢迢回家路

康君:家乡纪事·春节的烟 | 巴蜀之地

周庄:春节的习俗 | 校园专栏

作者简介

邱小权,男,中共党员,重庆丰都人,广东省海珠区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丰都县仁沙镇四级调研员,热爱文学,喜欢写作,在《中国报导》、《重庆法制报》、《家》、《华龙网》、《丰都日报》、《强国学习》、《作家平台》、《当代美文与艺术》、《七一网》等杂志及刊物发表诗歌散文论文数百篇,其中《初冬晨韵》在2018年第二届“作家平台”创作大赛征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0 阅读:0

草堂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