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北京申奥两票憾负,邓小平:关键还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搞好!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2024-06-11 14:08:43

1990年9月,北京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第一次承办的大规模综合性国际运动会,亚运会的顺利召开,给当时的全国人民以莫大的信心和鼓舞。

亚运会开幕2个月前,已经退休的邓小平同志第二次来到亚运村视察准备情况,宏伟的建筑物让他印象深刻。

在邓小平心中,亚运会不仅仅是个体育盛会,关键还在于它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象征。

经历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现在全世界都注视着中国在90年代的第一年会走出什么样的步伐。

更重要的是,随着苏联的全面衰落,冷战结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到那个时候,西方对中国的围堵形势将会更加严峻。

1990年北京亚运会

而当时中国有许多人还是被80年代中美“蜜月期”的假象所迷惑,对西方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那一套深信不疑。

邓小平一下车,就意味深长地对随行人员说:“我这次来是看看到底是中国的月亮圆,还是外国的月亮圆。”

时年已经86岁的邓小平到处走走看看,对建设和筹备进展表示满意,他突然问陪同的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伍绍祖和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

“你们办奥运会的决心下了没有,为什么不敢干这件事呢?建设了这样的体育设施,如果不办奥运会,就等于浪费了一半。”

既然亚运会的举办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申办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强的奥运会,将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最好机会。

邓小平在亚运村植树

那时候,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就只有中国没有举办过奥运会,而且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韩国也已经分别于1964年、1988年举办了奥运会,按道理,也应该轮到中国了。

多年后伍绍祖回忆道,在视察结束后,邓小平坚定地对大家说:“看来中国的月亮也是圆的,比外国的圆。现在有些年轻人总认为外国的月亮圆,对他们要进行教育。”

根据小平同志的意见,国家体委和北京市政府立即投入到申办第27届奥运会的紧张工作中。

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得到通过,并立即成立了奥运会申办委员会,伍绍祖担任申办委员会执行主席,

对于申奥工作伍绍祖感到压力山大,因为一般来说申奥都需要四年准备,可是这次距离1993年蒙特卡洛奥委会会议就只剩下2年时间,还有很多事情都得加班加点办。

1990年邓小平视察亚运村与运动员合影,左一伍绍祖

而且奥运会的筹备费用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当时距离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还差一年半,但根据可靠消息,西班牙政府已经为了本届奥运会投入了80亿美元,总的预算将达到100亿美元,几乎是上一届汉城奥运会的2.5倍。

100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国家1990年的财政总收入为3236.53亿元,也就是说办一届奥运会要用掉一年财政的四分之一!

钱是个问题,但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巴塞罗那的开支是按美元算的,而中国的购买力和西班牙毕竟不一样,用七年时间准备奥运会,相信那时候国家应该有相应的财力。

只不过,第一次申奥确实还有很多规则不熟悉,虽然时任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十分欣赏北京申奥,但说实话那次申奥伍绍祖确实是硬着头皮上的。

1991年12月4日,中国向国际奥委会正式递交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提出的申奥口号为“开放的中国盼奥运”,在当时的国际环境大背景下,这一口号的含义不言自明。

当年的新闻发布会

22年之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为最终赢家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全面遏制和打压接踵而来。

1992年9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批准对台湾当局出售150架当时非常先进的F-16A/B型战斗机,总价为60亿美元,创下美国对台军售中单笔总价最高的纪录。

F-16战机是当时比较先进的四代机,其在海湾战争中展现的性能远超中国空军当时的主力战机歼-7和歼-8,因此引发中方强烈不满,但美国一意孤行,不顾中国的坚决反对依然向台交付了这批战机。

1993年6月10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一个反对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决议,并荒谬地要求国际奥委会成员反对北京申奥。

1993年7月,美国政府妄称驶往伊朗阿巴斯港的中国“银河”号货船载有制造化学武器的化学品,强迫中国政府要求货船停船接受所谓的联合检查。

银河号船员合影

这一粗暴侵犯中国尊严的行为史称“银河号”事件,一直被爱国人士视为美国对华的严重挑衅。

时间很快来到了1993年9月,蒙特卡洛会议召开前夕,奥委会内部的氛围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9月16日中国申奥代表团刚刚抵达蒙特卡洛,就收到了一记“下马威”:当日欧洲议会仿效3个月前美国国会的做法,通过了所谓强烈反对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决议。

中国代表团对西方国家这种把体育运动政治化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结果西方却立即倒打一耙,令人目瞪口呆,深感其厚颜无耻。

第二天奥委会内部突然传出一则消息,说中国方面有关人士近期接受澳大利亚记者采访,表示如果美国阻挠北京申奥,中国将抵制1996年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以示报复。

萨马兰奇

这个传言让萨马兰奇和时任奥委会副主席的何振梁大吃一惊,虽然伍绍祖当即表示根本就没有这回事,中国从来没有考虑过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但依然被西方媒体传得满城风雨。

从巴黎到蒙特卡洛,从纽约到悉尼,电视台一小时一次地播放“中国要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新闻,还播出了澳大利亚电视台采访时的一些镜头来证明他们“言之有据”。

西方几大通讯社一天几次地播发有关“中国要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消息,希望借此搅黄中国的申奥行动。

其实美国最清楚,针对自己之前的种种恶行中国完全可以进行报复,传播这种谣言谁是得益者,谁心里有鬼已经不言自明。

而在投票前夕故意搞谣言突袭乱泼脏水的卑劣行径,西方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何振梁与萨马兰奇

9月23日晚上6点多,国际奥委会第101次会议正式开幕,并开始对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进行投票。

经过两轮投票,柏林、曼彻斯特、伊斯坦布尔三个申办城市相继退出,候选城市只剩下了北京和悉尼。

很快举行第三轮投票,原先支持柏林和曼彻斯特的国家代表大多把票转给了悉尼,支持伊斯坦布尔的国家代表则大多把票转给了北京,两个城市一时间难分伯仲。

在关键时刻,保加利亚和埃及两国代表将票投给了悉尼,导致中国最后以43票:45票的微弱劣势落选。

当地时间20点27分(北京时间24日2点27分),萨马兰奇在摩纳哥的路易二世体育场综合体育馆内宣布澳大利亚的悉尼当选为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城市。

澳大利亚代表欢呼雀跃

看到澳大利亚代表和支持他们的英联邦代表欢呼雀跃,把帽子抛上天空,从中国代表团名誉团长李岚清同志到伍绍祖,再到时任代表团秘书的闫仲秋,心里都说不出地难受。

何振梁强忍着失落,向澳大利亚的奥委会副主席高斯珀表示祝贺,回到旅馆后又接到了许多人打来的慰问电话,放下电话后他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

24日早上,在北京的邓小平刚刚醒来就向家里人询问申奥投票结果,当得知北京以2票之差落选之后,他本能地意识到有人在背后搞鬼。

其实有人搞鬼也是很正常的,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起来,千方百计地卡我们的脖子,特别是像奥运会这么重要的国际活动,让中国露脸更是比要了他们的命还难受。

因此伍绍祖在回到北京机场的时候,看到了许多气愤的年轻人前来迎接,并齐声呼喊“强烈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口号。

失落的中国民众

10月1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归国的中国申奥代表团成员,在谈到此次申奥失败的经过时,他平静地对大家说:“申办不成,没有关系,要总结经验。”

气不过的伍绍祖当即提出,这次是西方国家某些人使用政治手段阻挠我们申办,在背后捣鬼。

邓小平点点头说:“以后这样的事还会很多,上一次当,学一次乖。什么允诺都靠不住,这个道理要管好多年。”

随后,邓小平向大家回忆了英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的恶劣表现:“他们当场不辩论,对“一国两制”也不反驳,我们开了五六年会,搞《基本法》,他们不声不响,到后来他们又闹,真够会忍、够会搞啊!”

几天之后,邓小平在接见张百发时再一次对他说:“(申奥)不成功是预料之中的事,最要紧的是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把自己强大起来。”

任何挫折都挡不住中国发展

其实,邓小平“解决问题主要靠自己”的思想是一以贯之的,早在1980年1月,他就告诫全党同志:祖国统一的实现,归根到底还是要我们把自己的事情搞好。

西方国家什么样的承诺都靠不住,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唯一办法就是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把自己强大起来。邓小平的这两个经典论断,不仅以前有效,现在有效,以后也依然有效。

0 阅读:27

每日一段大国崛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