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说,”检查“已经成了队组的重要工作之一,各层级检查接连不断,要想不被罚款、不提问题、不挨批评,必须在迎检上下功夫,少放一遍炮、少进一米尺都不在话下。
朋友说:来检查的人总认为矿井搞生产的人对检查不理解,认为他们来得频繁,影响了工作和生产。检查团的同志说检查是为了发现隐患和生产中的问题,他们每年才来四次到五次,根本不会影响到生产。而且他们下来检查,都有检查计划、规定时间和次数,检查人数和要求等,不会临时增加检查的。可是,检查的同志完全错了,他只把自己单位检查的次数单拿出来说,确实不多。可据朋友不完全统计:全年国家级的检查1次、异地的监察2次左右、省里监察检查4到5次、省里主管局的检查4到5次、各处室的专项监察5到8次、关键时间和节点的监察检查5到10次。上级公司每月1到2次检查,上级公司领导每年10余次检查,公司领导每周2到3次检查,公司各部门平均每月4到5次检查,不完全统计,全年共130余次检查,平均每3天一次迎接外面检查的频率。这些检查都需要大动干戈,从地面安排汇报会议室、材料印刷、桌牌摆放、入井接待、吃饭安排等细节需要大量人力去支撑。而到矿井井下各工作地点检查,迎检地点准备、陪同人员准备,谁接待、谁陪同,怎么说话,都要事先安排落实。检查完了,马上离开,避免夜长梦多,影响检查效果。本单位检查,矿领导、部门检查不计其数,每年也是多达几百次。矿领导下去检查,也不能马虎,他们有罚款权力,罚款多了影响收入和考核。只要知道领导大约去的地点,区域收拾、巷道收拾、工作面收拾,卫生搞好、垃圾收收,三个小时的时间过去了,就为了领导们的愉悦和满足感!迎接检查已经成为制约正常生产秩序的顽疾和形式主义的代名词,频繁的检查让工人劳动强度增大、为了迎检把大把的金钱投在刷油、刷白灰、铺水泥地面上。有时为了取得好效果,还要卖出一定的人情面子,依靠关系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依靠金钱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提出不影响继续生产的问题,否则后续整改问题,回头看检查遗患无穷。